同事愛借錢的背後,自私的巨嬰

前些日子,公司一女同事說,急用錢,問我借10萬,我其實有這個錢,但是我不想借。


女同事說等等一段時間年終獎下來了就還我,我本想直接拒絕,又怕傷了同事間的感情。
我說什麼事,她說道:“這你不用管,你只管借我就可以了”。
她這也不是第一次在公司跟同事借錢了,聽說到現在也還沒還人家,好像別人的錢是打水漂來似的。
本來她不跟我借錢,我們還是友好同事!這下如果不借肯定會翻臉的。
我想了一會,說道:我沒那麼多錢,都在我老婆哪裡,身上只有一千多來一點,你要不拿去應應急!
她不說話了,轉身離去。
話說,同事管你們借錢,你們會借嗎?

何為巨嬰?


百度百科給的定義是成年性嬰兒的貶義詞,沒有國界的差異。

同事愛借錢的背後,自私的巨嬰

圖為人們參加巨嬰為主題的活動


在我們的眼中的巨嬰,一般是媽寶男、長不大的人這類。

武志紅將“巨嬰”心理的全能自戀特徵概括為:我一動念頭,世界就得立即按照我的意願運行;如果世界不按照我的想法來,我就會憤怒,甚至大哭大鬧。

甚至在借錢的時候,他們就表現出理所當然模樣,好像你就該借給他一樣!

而讓他還錢的時候,他沒錢,說以後有錢再還,這時,在他腦海中他認為是因為經濟困難,還不上不是我的錯,總有一大堆理由來證明自己行為的合理性。

同事愛借錢的背後,自私的巨嬰

小孩和她的錢


這類人將幼兒階段的理論用到了現代職場,變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變成了職場“巨嬰”。


向同事借錢,自私心作祟


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人們生來是自私的。人類窺見了社會關係中基本的對稱性和邏輯性,在人們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後,人們的政治見解當會重新獲得活力,並對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柱。


私下裡,我問過一位喜歡借錢的同事,我說你怎麼喜歡借同事的錢?

同事愛借錢的背後,自私的巨嬰

爭吵中的同事

他說到:反正也不是很熟悉,他們也找不到我親戚朋友,借了後面發工資了可以慢慢還,沒什麼壓力。銀行還要利息,特別是要辭職的時候借,更爽!辭職後把他電話一拉黑,他們就找不到我了。

如果被他們找到,就說電話被偷了,之前聯繫方式找不到了,這時候再慢慢還,他報警也沒用,我又不是不還!

他說這話的時候,我在想被他借錢的人喝水會不會嗆到。

完全不照顧別人的感受,利用同事的同情心借錢,還理所當然。

這真的很自私,實話實話。


職場巨嬰,如何改變


1.自私,人的本性

中國古代文學家荀子曾經說過:“人性本惡”後期的引導可能使之向善,也可能會引之向惡 。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一個危險測試實驗:當一個人遇到危險的時候,大多數人想的是自身安危,其次才是身邊的老婆孩子,當然,也有不少第一時間就抱起身邊的孩紙,拉走老婆就跑的人。


同事愛借錢的背後,自私的巨嬰

在呼喚公民道德

當然,不能說這是惡,而只能說是人性,無論它是赤裸裸還是帶有溫度的。

借同事錢,方便還沒利息,只要感情深,故事說得好,就沒有借不到錢的同事!

自私這就是這種人的本性,要想改變,首先就得從自己本性出發改變。


2.適度允許自己自私,再到理解他人

改變,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於自私慣了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有些人在嚐到自私的惡果後,就想著嘗試改變 ,卻發現沒那麼容易。

我一位朋友曾經就是這樣的人,他說他曾經試過,在做事情的時候,嘗試以別人利益為重,不考慮自己,還經常強迫自己養成助人為樂習慣。

同事愛借錢的背後,自私的巨嬰

登山者正在幫助他的朋友

結果這樣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反而把事情搞砸了,別人更生氣了。

改變從來都是需要時間,只是我們需要適度,需要慢慢來。

適量的自私,適度的理解,反而有助於事情的完成。

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助人也是。


3.欲速則不達 ,過剛易折

欲速則不達,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

從自私到付出奉獻這本就是一條極難的路,也是根本上的改變。


同事愛借錢的背後,自私的巨嬰

發芽的種子


需要我們循序漸進,不斷摸索,不斷試驗,正如唯物辯證法所說的。

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

從身邊的的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積小成大,最終才會引起質變。


面對借錢巨嬰,我們該如何拒絕?


面對著同事借錢,我們不想直接與之鬧翻,畢竟都是同事。

我們都想著能夠合理的拒絕,而又不傷同事感情,畢竟都是辛苦錢。


說老婆管錢

當同事問你借錢的時候,你都不好意思直接拒絕,這時候就可以說是家裡的老婆管錢。

你要借多少,我回去跟我老婆商量一下,然後看看他拿不。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同事愛借錢的背後,自私的巨嬰

男人在拒絕


哭窮,沒錢

當同事和你說了他的遭遇後,要借錢。你就這樣說,哎,我這個月都想要借錢呢,家裡房貸、車貸又要到還的時候,你有沒有借到多餘的?

借我一點,同事肯定會識相的走開。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拒絕,這類經常跟別人借錢的同事,遲早會跟同事鬧翻,最後離開這個公司,沒必要在乎那麼多。

做人得開心才重要,想那麼多就是給自己添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