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放得更開、管得更嚴、服得更準”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貴州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系列決策部署,在全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通過放得更開、管得更嚴、服得更準,推動審批落地再提速、監管方式再創新、服務保障再優化,切實有效服務疫情防控大局,保障市場供給,為企業發展和群眾辦事增便利,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大力“放”,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


貴州:“放得更開、管得更嚴、服得更準”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綠色通道快速審批疫情防控項目。各地對生產防疫物資企業和應急重大工程項目“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壓縮時限、快速審批,全力保障疫情相關項目高效辦理審批業務。如,按照“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集中”的要求,建設省級集中救治醫院,省、市、縣三級通力協作,在立項、資金撥付、臨時用地及規劃、施工許可、消防等多個環節,實行應急並聯審批,將原需耗時半年以上的審批時限壓縮到3天完成。在貴陽市原肺科醫院舊院區基礎上,快速啟動省級集中救治醫院將軍山院區擴建項目,1月28日完成舊房拆除,2月3日完成土建基礎,2月9日交付使用,新建病區床位415個。


 採取承諾告知方式發放臨時許可。對疫情防控相關的衛生許可事項,按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採用“專人辦”“優先辦”“承諾辦”審批,派出工作組指導企業完成申請材料,對暫時無法提供完整材料的,實行“告知承諾、容缺後補”辦理,企業書面承諾可先行辦理臨時許可,後補齊相關材料和手續。截至2月15日,為26家醫用物資生產企業辦理臨時生產許可,抓緊生產84消毒劑、75%酒精消毒液、二氧化氯消毒液、含醇60%以上消毒液。緊急徵用改建貴州職工醫院(近千張床位)作為省級集中治療場所,為其辦理64排以上X線斷層掃描儀、1.5T磁共振成像系統等乙類大型醫用設備臨時配置許可,對新冠肺炎病人早期篩查、重症患者後期治療等提供有力保障。


  保障重點醫藥物資採購交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紮實做好防控工作,全力保障交易雲系統正常運行,為交易主體各方提供24小時不間斷網上交易服務。根據全省防控應急物資需求清單、採購清單、分配清單和儲備總清單,第一時間發佈公共資源交易公告,對防控藥品和器械採購交易實行“一項目一措施”,提供“預約辦”服務,提前統籌安排、穩妥組織交易。對多個同時現場評標交易項目,提供“錯峰辦”服務,延長工作時間,減少人員聚集,確保當天完成採購。截至2月15日,全省1709家醫院採購藥品4680萬盒(瓶)、金額8.82億元,188家企業配送藥品3563萬盒(瓶)、金額6.65億元,順利保障醫院藥品、醫療器械採購等疫情防控物資交易。
 創新“管”,進一步強化監管力度


貴州:“放得更開、管得更嚴、服得更準”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打造全省監管“一張網”。省、市、縣三級市場監管、發改、公安等多部門聯動,建立“橫到邊、縱到底”的監管網絡。強化日常調度,對巡查檢查、價格監督、案件查處等情況一日一調度、兩天一會商。強化暗訪督導,全時段隨機對各地市場監管、防控措施、營業場所關閉等情況暗訪檢查,確保監管無死角。充分運用“互聯網+監管”平臺,規範行政執法檢查,及時向社會公開檢查結果,提高監管服務質量。依託12315熱線舉報投訴平臺,全天候24小時接聽處理舉報投訴。截至2月15日,12315熱線共受理投訴舉報2368件,已辦結1291件。
  築牢聯防聯控“雲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管控,彙總衛健、公安等部門的疫情數據,導入47260條實時數據,於2月7日建成貴州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決策分析系統。通過“疫情概況”“疑似人員分佈”“密接人員分佈”“醫療資源”“核酸檢測分佈”等模塊,調度疫情信息、重點觀測人員、108個定點醫院、醫療物資等信息,多維度全方位展示全省疫情信息,為疫情防控的指揮決策提供有力支撐。截至2月15日,完成1500多萬條相關數據的入庫和清洗,形成15天涉鄂來(離)黔人員清單。同時,彙集三大通信運營商數據,搜尋、定位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通過對重點疫區入黔人員進行二維碼掃碼登記識別管理,搭建重點人員管控碼系統,築牢入黔“防疫牆”。截至2月15日,共核查手機號碼256589條,識別出近期在湖北有活動軌跡號碼1038條,進一步提升疫情排查效率和精準度。



貴州:“放得更開、管得更嚴、服得更準”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打擊違法行為“零容忍”。全面提升依法防控能力,省級統一制定疫情期間價格違法行為認定與處罰標準,為基層規範執法提供依據。加強對口罩、藥品等重點商品的監管,從嚴從重從快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違法銷售防疫用品、違法銷售食品等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截至2月15日,共檢查醫藥企業、藥店、超市等市場主體3.4萬家,受理價格舉報投訴722起,立案查處違法案件148起,處罰420萬元,分六批次向社會曝光公佈27起典型違法案例。對涉案金額較大、違法性質惡劣的企業依法納入嚴重違法失信黑名單,實行聯合懲戒。立法對個人有隱瞞疫病史、重點地區旅居史和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依法追究責任,並納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黑名單。


 優化“服”,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


貴州:“放得更開、管得更嚴、服得更準”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大力推行政務服務“線上辦理”。全面啟動省市縣鄉村五級線上優質服務,推行網上辦、遠程辦、手機辦、微信辦、郵政辦等非直接接觸式服務,細化網上辦理流程和指南,引導企業群眾“線上辦”。開展網上辦事跟蹤服務,保障網上申請辦件及時辦理。各地對急需現場辦理的業務事項,通過線上預約申請、靈活設置“綠色應急窗口”進行辦理。自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截至2月15日,全省通過“一雲一網一平臺”提供各類服務1707萬次,開展“非直接接觸服務”辦件22.12萬件,其中,移動辦、掌上辦等移動政務和民生服務辦理量大幅增長,同比增加173%。根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實際,2月17日起,全省政務服務大廳線下現場服務分批次、錯峰恢復開放。


  提供群眾關切事項“定製服務”。貴州政務服務移動端多彩寶在省啟動一級響應當日就推出“疫情防控服務專區”,設置“疫情動態、在線問診、患者行程查詢、生活用品配送”等14個防疫板塊,形成具有貴州特色的公眾個性定製版疫情應用服務。省市縣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及時公佈疫情,上線疫情實時追蹤小程序,對確診和疑似病例數據趨勢、性別年齡、人口分佈等主要信息進行可視化展示,讓群眾及時瞭解查詢疫情動態。截至2月15日,疫情防控專區服務總量達3456萬人次。依託12345政府服務熱線,及時響應和認真解決群眾反映的疫情隱患、防控物資、路況信息等方面訴求。截至2月15日,共受理各類來電20.11萬個,其中與疫情直接相關的有4.99萬個,做到件件有辦理、事事有迴音。


貴州:“放得更開、管得更嚴、服得更準”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幫助復工復產企業“輕裝上陣”。創新對重點疫區來黔等五類人員進行集中核酸檢測篩查,5天完成3.7萬人核酸檢測,對無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和核酸檢測陽性者的43個縣(市、區),率先組織復工復產。出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系列政策措施,制定15條幫扶中小企業具體措施,執行疫情防控期間企業支持性電價政策,每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25億元。督促企業建立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機制,採取14天固定小班制模式輪崗排班,建立全環節、全流程疫情防控臺賬,形成從企業管理層到車間班組、一線員工的全員防控責任體系。2月15日起,取消所有“關卡”暢通省內交通,省外入黔人員只要核酸檢測和肺部CT檢查結果正常,無需隔離14天可直接上崗,確保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月底全部復工復產。持續發佈省內外企業復工復產時間表,引導務工人員錯峰出行、安全返崗,針對農民工返崗和出省務工出行需求,指導運輸企業以“一車一策”制定運輸方案,按照指令性包車運輸方式組織專人、專車、專廠、專線,實現“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