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唐朝名將蘇定方和薛仁貴誰更厲害?為什麼?

牡丹之都


我是閒翻古書笑談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1。薛仁貴戰績

從《舊唐書。薛仁貴傳》可以看出,薛仁貴主要的戰功如下:

第一是唐太宗時期徵遼東,

其次是唐高宗時期多次作為副將隨同出征遼東,

第三是李績滅高句麗一戰中大放異彩,戰功顯赫。

第四是三箭定天山,九姓突厥自此歸附,不再威脅北方邊境

第五是晚年徵突厥,大破之

失敗則是在征討吐蕃之時的“大非川慘敗”全軍覆滅。這也使薛仁貴在中國武將史上沒有能夠獲得更高的地位。

2。蘇定方戰績

按《舊唐書。蘇定方傳》記載,蘇定方戰功如下:

1.太宗初年,以先鋒隨李靖突擊東突厥,大獲全勝。

2.高宗初年,隨程名振徵高麗,以戰功授右屯衛將軍。

3.次年隨程知節出征西突厥,500破2萬。

4,再次年,為伊麗道行軍總管,獨立領軍1萬破西突厥,擒賀魯可汗

5.蔥嶺國叛亂,任安撫大使,率軍破蔥嶺國,擒都曼可汗

6.任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登陸十天滅百濟,擒百濟國王及其太子。

7。另據吐蕃史書記載,烏海之戰1000破八萬,陣斬吐蕃副相

失敗一次:任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大破高句麗後圍攻平壤,遇暴雪全軍而退。

3.歷史地位對比

薛仁貴:

《舊唐書》記載李治評價薛仁貴:“卿身先士卒,奮不顧命,左衝右擊,所向無前,諸軍賈勇,致斯克捷。”
《舊唐書》記載李世民評價薛仁貴:朕舊將並老,不堪受閫外之寄,每欲抽擢驍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蘇定方:

神龍元年追封前代功臣,蘇定方在名單上。

建中元年評定前代功臣蘇定方等三十四人被定為功臣上等。

建中三年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包括"右武衛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

貞元五年以褚遂良、蘇定方等二十七人繪圖凌煙閣。

宣和五年宋室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蘇定方。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蘇定方亦位列其中。


4.綜合評估

從《舊唐書》的記載和後世的評價可以清晰的看出,無論戰功還是歷史地位,薛仁貴雖然是一代名將,卻無法和蘇定方相提並論。

北宋李綱評價“裴行儉、蘇定方術略之奇,秦叔寶、薛仁貴、李嗣業搏戰之勇”
杜佑則評價:“國朝李靖平突厥,李績滅高麗,侯君集覆高昌,蘇定方夷百濟”

由此可以看出,蘇定方是帥才,是和李績一樣的將將才,而薛仁貴只是將才,當然,如果他“大非川”能夠勝利則歷史地位肯定不同,說到底還是吃了大非川的虧。

蘇定方一人滅三國,記載史冊,滅東突厥和圍平壤則未計算在內。

薛仁貴一生沒有獨立滅國的記錄,如果勉強計算,“三箭定天山”可以算沾邊,滅高句麗則是跟隨李績,只是他戰功突出,三軍之冠!


閒翻古書笑談歷史



北斗星3557


蘇定方、薛仁貴都是大唐功臣他倆位誰更厲害?

蘇定方和薛仁貴都是李世民手下一名大將,兩位大將都(曾經為大唐李世民開疆擴土、立下不休戰功,讓大唐開枝散葉讓李世民過上搞這無憂盛世)。

但這兩位大將在歷史上名聲卻差距很大,讓大家對這兩位大唐名將有了賞識和有了排擠認識。

不過這兩位大將雖然聲望不一但都是被歷史專家和李世民認知的軍事指揮奇才,都為大唐可以獨擋一面大旗,這也是不朽的事實。

那麼蘇定方與薛仁貴誰更厲害呢?

單從一方面評價蘇定方與薛仁貴誰更厲害是很難評價,必須有一個滿意答案讓人才能信服,“否則答案不一就會變成一個惹人話題的節目一樣”。

很多人之所以能夠認識蘇定方與薛仁貴都是從影視劇中瞭解他們兩位,但是蘇定方在影視劇中往往都是被演成反派角色。

而薛仁貴則變成正義之道的聖人一樣被人吹捧,這樣就會被大家有所誤解,也是對蘇定方不公平的審判批評。

那麼蘇定方到底有多厲害呢

蘇定方先後曾經為大唐滅三國,這也是其他大唐開國功臣不能相提評論的一個事實。

李世民登基後北方遊牧民族突厥不斷騷亂大唐邊境讓李世民對此非常憤怒決定派;李靖、蘇定方前去征討突厥。

統帥以李靖為主、先鋒以蘇定方為任。幾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兵伐突厥老巢。

由於突厥對大唐並不瞭解也沒有相對的信息,這讓突厥變得對大唐作戰沒有了相應辦法。

雖然主帥李靖但是這次滅突厥功勞最大是蘇定方卻不是李靖。

蘇定方一箭滅突厥國

李靖和蘇定方駐紮在突厥老巢附近並沒有直接採取對突厥行動,而是選擇先試探對突厥打法。

李靖決定讓蘇定方先去夜襲突厥老巢,結果蘇定方這次夜襲突厥老巢讓突厥直接滅亡。

夜晚蘇定方帶騎兵摸到突厥老巢看到突厥夜晚都在睡覺,蘇定方看到機會來了順手拿起弓箭射向看門的守軍當場死亡。

蘇定方連忙帶兵衝向突厥老巢讓突厥軍根本沒有反應機會被殺掉很多人,突厥蒼茫逃竄從此突厥滅亡。

薛仁貴過於被歷史影視劇神話

薛仁貴主要成名在小說中,他的大名就是薛仁貴掃北,可是現實歷史上很難找到薛仁貴對大唐的貢獻更難找到李世民對他的應夢賢臣,這一說法對薛仁貴來說是一個很難做決定的事情。

即便大唐功臣很多但也不會隨便抹去歷史功臣,由此可見薛仁貴功勞很大就是起源於小說中。

如果將蘇定方與薛仁貴兩位大將比較無疑是一次小說人物和歷史人物作比較。

薛仁貴掃北時候還有羅通,在歷史很難找到羅通這個人。也許羅通本人根本不存在只是一個小說,而薛仁貴他本身就是過於神話將自己變成一個正義之道的先鋒主帥。

蘇定方與薛仁貴比較等於歷史和小說比較一樣,就像(魯智深與秦瓊一樣一個有歷史鑑證一個只是在小說中存在根本不能與歷史相提並論)。


談笑歷史


正史中蘇定方厲害,小說中薛仁貴厲害,我們先看一下他們的官職就能看出來,蘇定方是左驍衛大將軍,而薛仁貴是死後追贈左驍衛大將軍,

蘇定方一生馳騁疆場數十年,北擊頡利,西滅突厥,東平百濟,南鎮吐蕃,縱橫萬里,“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西域諸國震懾降服。為大唐帝國立下不世之功。先後遷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晚年受命擔任安集大使,全面負責對吐蕃的軍事防禦

薛仁貴的主要成就是大破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取得雲州大捷,功勳卓著,不過卻在大非川戰敗,是自己的一個黑點吧,薛仁貴身上有著很多傳說,比如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等等故事,不像蘇定方雖然功勞大。卻沒有拿的出手的故事。

所以說從歷史來看,蘇定方不但有著滅三國,擒三主的戰績,還從高句麗打到越南,再到吐蕃,到突厥。到中亞,從沒敗過。所以蘇定方要更勝一籌。


聊聊古代歷史


蘇定方算是薛仁貴的老前輩,倆人沒有特殊關係。若硬要說的話都是唐高宗手下大將,一起討伐過高句麗。

二人均是唐初名將,蘇定方是全程參與了唐朝開國到貞觀之治的,比薛仁貴年紀大了22歲。蘇定方已經功成名就,薛仁貴才剛剛嶄露頭角。

蘇定方和薛仁貴都參加了太宗李世民的討伐高句麗之戰,雙雙建立功勞,但在高句麗之戰中,蘇定方年紀太大了,且主要任務是領軍在北部戰線策應,所以功勞不如小將軍薛仁貴立得大。

後來,李世民去世之後,蘇定方基本上處於退休狀態,而在李治一朝,薛仁貴先後擊破突厥、擊退吐蕃,戰功赫赫。

薛仁貴(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

蘇定方(592年—667),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漢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縣)人,唐朝傑出的軍事家。十五歲時,以驍悍多力,膽氣絕倫的氣魄追隨父親作戰,先登陷陣,鄉里依賴他得以安定。隋朝末年,投奔竇建德、劉黑闥義軍,亂世中屢建戰功。貞觀初年歸李唐,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夜襲陰山一役中,作為前鋒率先攻破頡利可汗牙帳。顯慶二年,累功升任行軍大總管,開始獨當一面,並以其非凡戰績和正直為人深受唐高宗的賞識與信任,屢委以重任。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定方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將唐朝國土向西開拓至中亞,向東擴展至朝鮮半島,為大唐帝國立下不世之功。先後遷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晚年受命擔任安集大使,全面負責對吐蕃的軍事防禦。乾封二年去世,年七十六歲,追贈幽州都督,諡曰莊。

蘇定方薛仁貴誰更厲害?

如果是小說裡面的,當然是薛仁貴厲害,小說裡面的蘇定方一文不值。但如果從歷史來看的話,蘇定方厲害多了。蘇定方顯然略勝一籌,有著滅三國擒三主的戰績。並且蘇定方從朝鮮打到越南,再到吐蕃,突厥,中亞,在不同的地方他總能獲勝,是中國歷史上足跡最廣的大將。

薛仁貴有大非川之敗,這個是其武將生涯最大的黑點。





史大大歷史課


現實歷史中蘇定方貢獻最大,最厲害,小說裡面薛仁貴最厲害!

  薛禮(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貴,山西絳州龍門人,大業九年(614)生,是南北朝時期名將薛安都的後代,屬於河東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輩已經沒落。父親薛軌早喪,雖自幼家貧,但是習文練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過人.但是生於亂世之中,未有什麼發展,長大務農,娶妻柳氏,生得一副大飯量。到30歲的時候,記載中描寫他窮困不得志,希望遷移祖墳,以希望帶來好運,他的妻子說:“有本事的人,要善於抓住時機。現在當今皇帝御駕親征遼東,正是需要猛將的時候,你有這一身的本事,何不從軍立個功名?等你富貴還鄉,再改葬父母也不遲!”仁貴聽了,覺得有道理,就告別妻子,去新絳州城裡找張士貴將軍,應徵入伍,開始了他馳騁沙場40年的傳奇經歷。

  剛當成小兵不久,薛仁貴就憑藉自己的勇猛立功了,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於洛陽出發出征高麗。同年三月,在遼東安地戰場上,唐朝將領劉君邛被敵軍團團圍困,無法脫身,無人能救,在此危難時刻,薛仁貴單槍匹馬挺身而出,直取高麗一將領人頭,將頭懸掛於馬上,敵人觀之膽寒,遂退,劉君邛被救.想一想他只是唐軍的一個小兵,但敢為大將之事,勇氣甚甲,本領更佳,此役過後,薛禮名揚軍中。

  蘇定方一生馳騁疆場數十年,北擊頡利,西滅突厥,東平百濟,南鎮吐蕃,縱橫萬里,“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西域諸國震懾降服。唐朝立國二百八十九年,其廣袤疆域至高宗朝達到了巔峰,大唐的聲威隨之播及西北邊隅和東方遐邦,既為中原的穩定繁榮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各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今天中國版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蘇定方不僅英勇蓋世,且為人正直。王文度殺降謀財時,“唯定方一無所取”;在滅亡西突厥後,定方讓“諸部各歸所居,通道路,置郵驛,掩骸骨,問疾苦,畫疆場,復生業,凡為沙缽羅所掠者,悉括還之,十姓安堵如故”;都曼投降時曾答應饒他性命,於是定方又信守諾言,頓首乞求唐高宗免其死罪,以保全信義。更難得的是,蘇定方在人生的最後時光卻依然被委以重任,“為諸將節度”,以七十多歲高齡默默鎮守在吐谷渾戰場的最前線。

  如果是小說裡面的,當然是薛仁貴厲害,小說裡面的蘇定方一文不值。但如果從歷史來看的話,蘇定方厲害多了。蘇定方顯然略勝一籌,有著滅三國擒三主的戰績。並且蘇定方從朝鮮打到越南,再到吐蕃,突厥,中亞,在不同的地方他總能獲勝,是中國歷史上足跡最廣的大將。






唐僧觀世界


唐朝名將薛仁貴出身更尊貴,是北魏名將河東王薛安都之後,忠誠勇猛、馳騁沙場、征戰半生,共計敗鐵勒、降突厥、破高句麗戰功卓著可惜晚年遭遇慘敗先被免職後雖又重新啟用、但不久憂憤而死。另一名將蘇定方忠君報國、驍勇善戰、戰果輝煌,共計破東突厥、滅西突厥、平蔥嶺之亂、伐高句麗、定吐蕃、平百濟。因此名將蘇定方略勝一籌,更厲害。


小龍女5505


1.蘇定方,名烈,字定方,以字行於世,漢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縣人,唐朝傑出的軍事家;

2.蘇定方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朝鮮半島南部,蘇定方歷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晚年受命擔任安集大使,全面負責對吐蕃的軍事防禦;

薛仁貴人物事蹟:

1.薛仁貴,名禮,字仁貴,漢族,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

2.薛仁貴,中國唐高宗時期名將,歷任右領軍中郎將,左武衛將軍,右威衛大將軍,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等職,封河東縣男、平陽郡公,大敗回紇,大破突厥,滅高麗等事蹟。


巖影視


我覺得蘇定方應該比薛仁貴強

蘇定方為大唐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也是戰績斐然

當然薛仁貴也不差,

唯一的遺憾就是薛仁貴死的憋屈,被自己兒子射死

所以薛仁貴的後半生功績直接給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