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有可能長期存在?無需過度擔心!王辰:我們要做好準備

昨日,國家衛健委公佈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最新情況,其中包含四個好消息,一是全國除湖北以外的新增確診病例人數實現了15

連降(今天已實現16連降),二是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反超新增出院病例,三是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特區實現單日確診病例零增,四是湖北以外地區的累計確診病例裡,治癒率即將過半

全國疫情形勢看起來總體向好,各地也開始陸續進入返程復工階段,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表示,"勝利就在不遠處"。但是,昨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在與央視白巖松連線時卻表示,像新冠肺炎這樣的疾病,很有可能轉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樣長期存在於人間的病。也就是說,我們要做好和新冠肺炎長期共存的準備。

新冠病毒有可能長期存在?無需過度擔心!王辰:我們要做好準備

這一說法,很快引起了網友們的恐慌,難道人類就永遠無法完全戰勝這種新冠病毒了嗎?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已經開始在全球範圍內肆虐,累計有75727例確診,造成2128人死亡。其中,中國確診的就有74677例,佔總數的98.6%,歐洲、北美洲......甚至處於熱帶的非洲國家埃及、四面環海的大洋洲國家澳大利亞,都無法從中倖免。

連一艘承載超過3000人的"鑽石公主"號郵輪,都確診了621人,感染率超過20%,如果沒有實行有效的防控措施,隨著時間的推移,感染人數必將越來越多。昨日,船上的乘客經過檢測後,雖已經下船離開,但是根據中國的防控經驗,他們已被感染和感染他人的風險依舊很高。新冠病毒令人談之色變的原因就在於此,要和它長期共存,幾乎是意味著人們日後都要過上如履薄冰的生活。

新冠病毒有可能長期存在?無需過度擔心!王辰:我們要做好準備

實際上,和這種傳染性高的病毒長期共存並不可怕,我們早已和其他的致命病毒、細菌共同生活很久了,之所以沒再發生大規模的疫情,是因為疫苗、藥物和醫務人員在為我們的生命保駕護航。

一百年前發生的西班牙大流感,於1918年到1920年之間在全世界流行,當時全球的人口也不過有18億,這次流感就造成了10億人感染。大約死亡5千萬到1億人,比一戰還要多,也成為了一戰提前結束的原因之一。感染的患者症狀於18個月後完全消失,為了遏止它的繼續傳播,絕大多數人的屍體都被焚燬,這使得毒株從來沒有被真正地辨認過。直到1933年,科學家分離出首個人類流感病毒H1N1後,人們才知道流感病毒的存在。

在人類生存的歷史上,流感一直與我們如影隨形。流感和感冒不相同,季節性流感也和季節性感冒大相徑庭。感冒一般也就持續5-7天,症狀比較輕,流感則多持續1-2周,還可能引發肺炎、腦膜炎等併發症,有傳染性、易流行,嚴重的還會致死。流感肺炎的死亡率可達9%,幾乎接近2003年非典10%的死亡率。而2009年發生的豬流感,和2013年發生的禽流感,現在都成為了季節性流感。

新冠病毒有可能長期存在?無需過度擔心!王辰:我們要做好準備

2009年發生的墨西哥豬流感(後來改名為"甲型H1N1流感"),歷時16個月才結束,感染了214個國家和地區,造成約1.85萬人死亡。後來有研究者發現,這種H1N1流感病毒和1918年的大流感病毒基因極為相似。

2013年我國的禽流感,致病的H7N9病毒則是禽流感的變種。禽流感這種病毒存在於禽鳥體內,本來是和雞鴨等禽類和諧相處的,完全不會致病,H7N9卻會讓人生重病甚至死亡。2013年至2017年間,H7N9共在全球感染1486例,死亡571例。但有意思的一點是,H7N9雖可以人傳人,卻是有限的人傳人,一般的接觸傳染不了,患者經過抗病毒治療後可以痊癒。現在,禽流感在我國還時有發生,今年2月初,湖南和四川就分別報告了禽流感疫情,由於發現早、控制得當,疫情沒有爆發開來。

新冠病毒有可能長期存在?無需過度擔心!王辰:我們要做好準備

除了流感,其他曾導致人類大規模死亡的病毒、細菌,如今要麼絕跡,要麼就選擇和人類共同生存。如唯一被人類消滅的傳染病——天花,至今都沒有特效藥,患者只能接受隔離和支持治療。這種病毒在感染未免疫人群后,15-20天內致死率為30%,重型天花病死率約為25.5%。但它卻於1980年正式宣告絕跡,就是因為人們發現,接種牛痘能夠有效預防天花。

1347至1353年,歐洲爆發的黑死病,差點毀滅了整個歐洲,它奪去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相當於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黑死病就是鼠疫,是一種名為鼠疫桿菌的細菌造成的,所以1928年青黴素這種抗菌藥物的發現,為人類抗擊鼠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至今為止,鼠疫還沒有完全消失,所幸現在已有鏈黴素等抗菌藥物來治療,用藥後患者可痊癒。去年年底,我國內蒙古就出現了兩例鼠疫患者,前往北京治療後痊癒出院。

同理,由霍亂弧菌引起的霍亂,可以使用抗菌藥物來治療;由麻風桿菌引起的麻風病,治療也可以使用抗菌藥物,健康人還可以接種卡介苗來預防。

新冠病毒有可能長期存在?無需過度擔心!王辰:我們要做好準備

抗病毒藥物、抗菌藥物的發明,疫苗的成功研製,使得以上這些嚴重疾病暫時遠離了我們的生活,大部分人可以過上歲月靜好的日子。然而,人們更需要認識到的一點是,醫生所能做到的事情是很有限的,健康還需要自己平時多注意。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流感雖然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來治療,也可以接種流感疫苗來預防,但是流感病毒為了存活下來,它每年都在變,這使得流感疫苗起作用的概率只有60%。

即便流感病毒發展成我們完全不認識的樣子,也不用怕,只要恢復病毒的基因序列,醫生還是可以對症下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就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流感病毒是迄今為止人類有辦法對付的病毒,因為它是有藥物可以治療的。我們怕的是什麼,是具有抗藥性的細菌感染的流行,是不知名的病原體的侵入。

新冠病毒有可能長期存在?無需過度擔心!王辰:我們要做好準備

非洲的埃博拉病毒,到現在都沒有特效藥可以治,隨著世界各國的交通渠道日益通暢,很難保證這種病毒不會流傳到別的國家。1月7日,發表在bioRxiv的一篇論文更是指出,在青藏高原的冰核樣本中發現了28種新病毒,全球變暖導致的冰川縮小,很有可能也釋放出了冰封多年的微生物和病毒。

當這些新病毒虎視眈眈的時候,我們每個人、整個社會能不能做好完全的準備,當下次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們還能否如此幸運,都是未知的問題。所以,像新冠肺炎這樣傳染性高、病死率卻僅有3.06%的病毒,會變成慢性疾病,長期在人類社會中生存,一點也不稀奇,人們也完全不必擔心。在此之前,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儘量規避生活中的各種風險。比如,不吃未完全做熟的食物、不喝不乾淨的飲用水,外出或接觸野生小動物後要勤洗手,流感季節戴口罩出門......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做好防護,規避風險,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社會建設良好的公共衛生環境,一定能將病毒、細菌隔離在我們的生活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