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橋“紅色信使”:防疫扶貧兩不誤

洪橋“紅色信使”:防疫扶貧兩不誤

“紅信使、上面又來新通知了啊?”村民老高看見拿著防疫宣傳頁飛奔的長興縣洪橋鎮亭子橋村黨員志願者王俊,連忙打招呼,王俊回答道:“是啊,現在防疫一點也不能放鬆,今天給你們一張防疫生活小妙招。”

像王俊這樣的黨員志願者,洪橋鎮每村每個支部都有。他們走村入戶宣傳黨的政策、收集民聲民意,並第一時間幫助群眾辦家中難題瑣事,所以被百姓親切地稱呼為“紅色信使”。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洪橋鎮所有的“紅色信使”都馬不停蹄地奔走在防控檢查卡點與各自然村之間,積極開展卡點檢查、外來人員排摸、居家觀察人員服務、防疫知識宣傳等工作。他們在防疫的同時,沒有忘記需要幫助的群眾。像陳家埭村“紅色信使”黃秋華,也是村“民政協理員”的他在排查走訪中,瞭解到村裡幫扶戶欽元德養殖的5000斤河蝦,由於疫情影響嚴重滯銷,他一邊安慰欽元德“請你放心,我們紅色信使幫你賣”,一邊拿出手機撥了一通電話,果真立馬就成交了40斤。

回村委會後,黃秋華立即把欽元德河蝦滯銷的情況向村、鎮彙報,並開始起草“助銷方案”。他翻遍所有電話本、發遍所有朋友圈、聯繫認識的媒體記者打電話、發抖音、傳郵箱,忙得不亦樂乎。功夫不負有心人。訂單源源不斷地來了。有來自美團配送的、有大型酒店的、有單位公司的……更多的是私人生活購買的,一個下午甩過來的訂單超過了3000斤。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來了。非常時期大家都不能出門,需要送貨上門。而欽元德又不方便開車,甚至走路都困難。黃秋華再啟動“援助鍵”,和妻子一起,通過一晚上的時間,把所有訂購者地點路線優化成了17條配送路線。次日一早,他@所有當天有空的“紅色信使”爭當配送員。開始3個人,陸續增加到5個、7個,後來很多允許出行的私家車車主也加入了進來,人多力量大,到晚上9點左右3000斤蝦全部送貨到位。

據悉,洪橋鎮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以來,圍繞群眾需求設置跑改內容,圍繞百姓需要創建志願隊伍。黨員帶頭拼擔當,講奉獻,打通百姓服務最後一納米。據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洪橋鎮共有這樣的特色志願者隊伍18支,共計356人,全年共開展各類志願活動近1000餘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