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朋友仗義執言:這是我們共同的“戰疫”

當前,中國正在全力以赴抗擊疫情,並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的態度加強與國際社會合作。這份擔當與付出贏得國際社會的讚譽與支持。很多國家、國際機構和組織、企業和民眾更是紛紛表達慰問,積極伸出援手。


疫情也猶如一面鏡子,照出了一些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的外媒報道和不實言論。面對種種抹黑論、標題黨的操作,很多外國民眾發出正義、理性的呼聲: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


落井下石令人不齒!

外國網友仗義執言


近期,德國主流媒體《明鏡》週刊在報道疫情時製作這樣一張封面圖,稱新型冠狀病毒為“中國製造”。


外國朋友仗義執言:這是我們共同的“戰疫”


2月1日,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就《明鏡》週刊封面圖片表明立場:“製造恐慌、相互指責、甚至種族歧視毫無益處,我們對此表示鄙視。”


德國網友“Neue Zukunft”在《明鏡》文章頁面下留言說:“這是對病毒受害者開‘德國玩笑’嗎?為你們感到羞恥。”


外國朋友仗義執言:這是我們共同的“戰疫”

早些時候,丹麥《日德蘭郵報》刊登一幅漫畫,用新型冠狀病毒的形象侮辱中國國旗。


丹麥民眾對《日德蘭郵報》的漫畫表示憤慨,認為這樣的漫畫“麻木、缺乏尊重、令人難過”,不能代表丹麥政府和普通民眾的看法。


署名為Gunnar Sumberg的丹麥網友說:“這幅漫畫沒品又無聊,取笑痛苦和死亡,傷害了其他國家人民的感情……對我來說,媒體刊發類似報道就是為了博眼球,這是一種麻木不仁!如果我是它的廣告客戶,將馬上停止合作!”


外國朋友仗義執言:這是我們共同的“戰疫”


丹麥歐登塞市議員簡·傑基得在社交媒體上說,當別人正竭盡全力抵抗疫情之際,這種漫畫傷人且帶有偏見,對逝者及其家人來說非常冷血,媒體應為此承擔責任並道歉,這不是言論自由的問題,而是關乎人性的問題。


外國朋友仗義執言:這是我們共同的“戰疫”


法國地方媒體《皮卡爾信使報》發表充滿強烈種族主義色彩的文章,使用“黃禍”這樣的詞語描述疫情。這種做法更是引發廣泛批評。


法國《費加羅報》直接發文回應說,這種做法顯示出“某些法國人在新型冠狀病毒問題上的確存在妄想症”,是“以幽默為幌子公開嘲笑亞洲人”的種族歧視之舉。


外國朋友仗義執言:這是我們共同的“戰疫”


法國亞洲反種族主義協會創始人雷諾·安德烈直言,種族主義出現在法國媒體上值得警醒,須知“病毒沒有任何國籍”。


“我不是病毒!”

外國民眾以行動回擊


除了上述媒體報道,法國部分地區出現了針對包括華裔在內的亞裔族群的歧視行為。


對此,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發起話題#JeNeSuisPasUnVirus(我不是病毒)進行回擊,吸引了很多人參與。


外國朋友仗義執言:這是我們共同的“戰疫”


網友Adrysuki說:“令我震驚的是,在我們的社會有這麼多針對亞裔的種族主義行為,非常可悲!在法國的土地上,我向亞裔表示支持,我們法國人從來不認為你們是病毒!”


外國朋友仗義執言:這是我們共同的“戰疫”


網友@Axel228說:“埃博拉危機時,因為我來自剛果,就遭到歧視,我很理解這種憤怒。”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戰“疫”是國際社會必須攜手應對的重大挑戰。


時窮節乃見。為避免疫情在全球大規模擴散,中國人民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言:“中方採取的措施不僅是在保護中國人民,也是在保護世界人民。”


外國朋友仗義執言:這是我們共同的“戰疫”

這張在法文社交媒體上流傳的海報上寫著“我保護自己,也保護你們”


患難見真情。多國政要、官員、專業人士連日來積極評價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透明、公開、快速的應對,並相信中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很多國家政府紛紛捐贈防疫醫療物資,表達對中國抗擊疫情的堅定支持。


歌聲、話語、“武漢加油”的字樣……外國民眾也在用不同方式為中國祈福和加油。


他為何要印上“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最後,想再講一個小故事。


近日,下面這張照片在社交媒體上廣泛轉載,獲贊無數。


外國朋友仗義執言:這是我們共同的“戰疫”


照片拍攝的是日本漢語教學考試機構HSK事務局向中國湖北捐贈的口罩等物資。引人注意的是,紙箱上印著一行小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外國朋友仗義執言:這是我們共同的“戰疫”

圖片說明:《宋高僧傳》記載了與唐僧鑑真有關的一段故事,提及日本千身袈裟繡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等字句。鑑真日後東渡日本,是中日人文交流歷史上的佳話,也為兩國民眾熟悉。


新華社記者瞭解到,印製這行詩的主意來自日本青少年育成協會理事、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長林隆樹。這位日本老人熱愛中國文化,熟讀中國歷史。


他告訴記者,1300年前,日本遣唐使去了文明國度——中國,便有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樣的詩句;1300年後的今天,中國正遭受疫情,他們想把與古人相通的情感寄託在一副副口罩中,才特意寫下古人的詩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