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執勤人員喝口熱湯,父親讓三年級孩子送宵夜引爭議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名片,孩子什麼樣,他身後的父母就是怎麼樣。最近一條微博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對內容中的父親甚至“痛批”不已。

為了讓執勤人員喝口熱湯,父親讓三年級孩子送宵夜引爭議


事情的經過在這樣的:蒼南一家長為讓孩子懂得感恩,也為了能夠讓那些防疫執勤人員在大冷天喝上一口熱湯。於是,堅持在家和妻子做好湯圓或者銀耳湯等後,開著車,讓三年級的孩子去各個執勤點送。

為了讓執勤人員喝口熱湯,父親讓三年級孩子送宵夜引爭議


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這位父親的想法確實值得讚賞,抓住一切機會讓孩子去學習和感知這個真實的世界。然而,也有不少網友對此提出了異議。認為他們是在作秀,認為這樣做並不安全,甚至還有網友認為這個父親的做法太不負責任了……

為了讓執勤人員喝口熱湯,父親讓三年級孩子送宵夜引爭議


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作為孩子父親也許只是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機會,讓孩子對那些默默付出的人進行感恩,同時也讓他去懂得如何面對別人的付出;認為把孩子送到“前線”的家長,其實也並沒有錯。這樣的特殊時期,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孩子這樣在外面跑來跑去,確實很不安全……

很多事情確實並沒有非此即彼的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是我們從這條新聞中獲得的啟示遠不在這位家長的做法是否正確,而在於應該看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有著怎樣的影響。

為了讓執勤人員喝口熱湯,父親讓三年級孩子送宵夜引爭議


可憐天下父母心,沒有哪個父母不愛孩子,只是怎樣愛,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卻值得所有的家長深思。

​前段時間,有個14歲的男孩也和防疫執勤人員一起上了熱搜。

原因就是14歲的他想要硬闖執勤關口,當執勤人員阻止他硬闖時,他破口大罵,甚至還口出狂言“我爸是縣委的”……

為了讓執勤人員喝口熱湯,父親讓三年級孩子送宵夜引爭議


不管父母是做什麼的,教會孩子懂得對別人的付出感恩,敬畏他人的職業,這才是一個父母最正確的做法。

在教學界有個法則叫“尊重法則”,就是指孩子與父母之間關係平等,相互尊重,且保持溝通交流的家庭,孩子的智商明顯比別的孩子高出許多。

為了讓執勤人員喝口熱湯,父親讓三年級孩子送宵夜引爭議


那麼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感恩呢?一般來說有四種方式可以借鑑:

​教會孩子感恩父母

告訴孩子父母給予了他生命,並把他帶到這個世界,同時也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或許這樣的說教顯得有些籠統,可以把自己孝敬父母的行為或者故事說給孩子聽,當然,如果能夠以身作則,孝順地對待家裡的長輩則是對孩子感恩教育的最好方式。

他們的模仿行為會教會他從父母對長輩的孝順中明白什麼是對父母最好的感恩。

為了讓執勤人員喝口熱湯,父親讓三年級孩子送宵夜引爭議


​教會孩子說感恩的話

感恩不僅僅在行為,也需要說,就像愛一樣,也需要說出來。

在平時的教育中,告訴孩子當別人給予了自己方便或者得到了別人的幫助的時候,要學會用感激的語言來答謝對方。比如:“謝謝叔叔”、“阿姨辛苦了”、“給你添麻煩了”等等,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教育孩子學會時時說感謝,事事說感恩,不知不覺中自己也就學會了感謝。

還比如在母親節時,給母親送上祝福的話,感謝媽媽的養育之恩;教師節時送給老師自己親手做的賀卡,感激老師的教育之恩等等。

愛要大聲說出來,感恩同樣如此。

為了讓執勤人員喝口熱湯,父親讓三年級孩子送宵夜引爭議


​教會孩子學著做感恩的事

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

美國早教專家艾米·麥克瑞迪在她的《正面管教魔法書》中提出,想讓孩子感恩,並不是會說“謝謝”就可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身邊一些常見的事來引導孩子用實際行動去感恩。比如:在公交車上主動給孕婦,殘疾人、老人讓座,你就可以告訴孩子,當媽媽肚子裡懷著你的時候,乘坐公交車,也經常有人主動給媽媽讓座,奶奶坐公交車的時候也有很多人給她讓座等。又或者讓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一些學習用具,去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可以告訴他,爸爸小的時候家裡也很窮,正因為有好心的叔叔阿姨資助爸爸,才得以完成學業;當孩子為了我們做了一些事情的時候,也不要忘記表達對他的感謝,讓他知道感恩不是隻有他才需要,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去感恩別人的付出……

讓孩子在耳聞目染中把感恩當作一種習慣,慢慢地也就越來越懂得什麼是感恩了。

為了讓執勤人員喝口熱湯,父親讓三年級孩子送宵夜引爭議


​教會孩子學著感恩這個社會

​這點更多地體現在一些日常行為之中。

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里,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在自己的國度裡享受了許多免費的資源;告訴孩子,我們天天生活在舒適、衛生的社區裡,我們應該為社區義務做點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為社區義務打掃衛生,體驗勞動的快樂,看望社區的孤寡老人,體驗為他人服務的快樂等;告訴孩子我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城市裡,作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我們是不是該為這個城市盡點力?我們清除牆上的牛皮癬,撿起路邊的垃圾,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

為了讓執勤人員喝口熱湯,父親讓三年級孩子送宵夜引爭議

讓三年級的孩子去給執勤人員送夜宵的爸爸,就是在用行動告訴孩子:“這麼多人為了我們的健康默默守護,我們也應該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回饋他們。”

孩子如果能常懷感恩之心,不僅能培養他們與人為善、與人為樂、樂於助人的品德,促進他們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對其今後和諧人際關係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這個父親的行為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