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如此偉大,卻沒成為“中科院院士”?他的履歷已說明一切

眾所周知,中國科學院是中國自然的最高學術機構,能到這裡工作,是無數科研人員的畢生追求,雖然想象很豐滿,但是現實往往很骨感,中科院這個神聖的地方可不是一般人能進的,不僅要有超乎常人的實力,還要有突出的貢獻,這個時候,可能有朋友會問,鍾南山不就是這樣的人嗎?他為什麼不是中科院的院士呢?

鍾南山如此偉大,卻沒成為“中科院院士”?他的履歷已說明一切


最近這段時間,我們關注的最大焦點除了疫情就是鍾南山先生了,作為一個80多歲的老人,鍾南山先生本應該安享晚年,可是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毅然決然的站了出來,肩負起抗擊疫情的重任,這一舉動震驚了所有人,也感動了所有人。

除了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2003的時候鍾南山先生也在抗擊疫情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沒錯,就是“非典”,當時,鍾南山先生不僅被大家稱為“抗非英雄”,還被評為感動中國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他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所以,這樣一位厲害的人物,為什麼不是中科院院士呢?

鍾南山如此偉大,卻沒成為“中科院院士”?他的履歷已說明一切


據瞭解,鍾南山先生1960年從北京醫學院畢業後,就一直在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工作,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工作,鍾南山先生從主治醫師發展為廣州醫院的專家主任,雖然早就過了退休的年紀,但是他一直活躍在治病救人的一線。

鍾南山院士雖然不是中科院院士,但是他可是工程院院士,要知道,中科院和工程院都是我國有名的醫學聖地,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中科院更注重理論,工程院更注重實踐,鍾南山先生畢生都在和病人打交道,作為一個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他自然更適合工程院。

鍾南山如此偉大,卻沒成為“中科院院士”?他的履歷已說明一切


其實,無論偏向於研究還是實戰,他們都是偉大的,技術和理論缺一不可,大家只是根據自身情況,做該做的事情,就比如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女士,也不是中科院院士,但是她的成就我們有目共睹,所以,一個人的成就不在於有多麼高的稱呼,更在於做了多少貢獻,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