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人工智能時代,未來教育會如何改變?

Amuwa


機器學習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同時也在帶相關方向的研究生,所以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教育領域將產生連續且深刻的變化,教育領域將是人工智能產品率先實現落地應用的領域之一。

人工智能產品的應用從本質上來說,要解決三個問題,其一是具備學習能力,告別“長頸鹿模式”;其二是與人類共同創造知識和運用知識;其三是具備通用性。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漸普及應用,整個人類社會的知識結構將面臨“重構”,而教育自然也將面臨深刻的變化。

在人工智能時代,教育將產生以下三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從傳授知識向創造知識轉化。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將全面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而根本的做法就是從單純的老師傳授知識向老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知識的方向轉化。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式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

第二:教育資源全面數字化。人工智能的發展有一個重要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各種資源的數字化,隨著大數據的發展,社會資源數字化的腳步正在逐漸加快,隨著5G標準的落地以及物聯網的普及應用,未來大量的資源都將逐漸實現數字化管理,教育領域同樣如此。未來,數字化老師、數字化實驗室將得到廣泛的普及。

第三:多學科走向融合。隨著人工智能產品的應用,教育領域將打開各個學科之間的壁壘,真正實現全領域教育,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單位時間內獲得的知識量將得到全面的提升。多學科的融合教育能夠讓學生對不同領域的知識都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知過程,從而選擇更適合自身發展的方向,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IT人劉俊明


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變革會是翻天覆地的。



我們都知道,現行的教育體系是工業時代的產物,毫無疑問這個體系在工業時代,對於推動工業時代的文明和進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當一個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的時候,這套教育體系會產生明顯的不適應。因為不同的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工業時代教育的顯著特徵是大規模和標準化。比如中國的九年制義務教育,確保每個人都可以接受9年的基礎教育,實現了大規模化的教育普及。我們的教育體系也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可複製化的教育體系。這個體系可以快速的培養出不同崗位所需求的人才。



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會表現出大規模化和個性化,也就是真正要根據孩子的特長和天賦,來有針對性的施教。因為在人工智能時代,絕大多數崗位都將由人工智能來取代。這將會把人類的真正的從繁重的體力和簡單的邏輯智力當中解脫出來,去從事更多的有創造性的活動。所以,在人工智能時代,每個孩子的學習力、創造力將會成為這個孩子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和立身之本。

根據聯合國發展公報,人類將會在20年之內全面的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也就是留給我們的時間也就是十幾年了時間。在十幾年之後,我們的孩子將正式的步入社會成為社會建設的主力軍。

所以,及早的根據未來發展的趨勢來做我們教育重心的調整,對於孩子將來能夠在人工智能時代脫穎而出,將會起到關鍵而積極的作用。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人工智能時代教育肯定會被改變,這是逃避不了的命運。在變的時候,還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不要談科技色變。

科技能帶來很多便利,比如雙師課堂,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一個老師能同時給幾千人上課,這在過去不可想象的。課堂培優系統,學生用電子設備答題,系統記錄下來學生做題軌跡,方便以後複習和查漏補缺。還有各種各樣的網課,真的是為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科技還是有很多東西改變不了的,比如雙師課堂不如真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情感共鳴。機器替代不了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愛護,替代不了老師的人生引領。

所以科技僅僅是工具,利用這個工具更好的教育好學生,人工智能沒有人類的情感,有些東西是替代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