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說與作者是曾經偷偷看小說的回憶啊

發現看小說最密集的時候還是高中,打開小說之門的是金庸古龍兩位大家,後來大家小言都看起來,著重小言。

最最近看的一篇是《掌中之物》。

“阿妍,我卑劣如昔,卻又添怯懦軟弱。”

看得時而覺得沙雕時而覺得悲痛,痛就痛在傅慎行這種各方面硬件都是頂配的人居然有一顆黑心,暴殄天物…

這兩年看的東西真的不多,數一數最近讀過的小說:

《掌中之物》《孤城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柔福帝姬》《十年一品溫如言》

《十年》的知名度不用提了,看的時候也的確覺得情節不俗,就是…emmm阿衡是個溫暖的可人兒,但作者描寫這種溫暖柔軟氣質的時候略有些用力過猛,不算太自然。當然它有非常觸動人的句子。一部小說,總要有讓人想翻回去再看一遍的句子,才覺得這部小說有價值。

《孤城閉》和《柔福帝姬》真的是非常好的作品,作者力求與歷史記載大致相符,戴著枷鎖跳舞的前提下又在這寥寥幾筆的記載中挖掘所有的可能。

那一句“影子在公主腳下,懷吉在公主心裡。”好像每讀一次都在心裡劃下一道粉色的劃痕。微苦微痛。

這些小說與作者是曾經偷偷看小說的回憶啊


這些小說與作者是曾經偷偷看小說的回憶啊

《孤城閉》的金句和出彩的描寫很多,除了公主與懷吉,描寫仁宗、曹後、董妃秋和也同樣深刻,還有在歷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例如歐陽修、蘇軾、司馬光,他們留下的事蹟很多,米蘭lady一寫起來,這些幾百年前的事情彷彿就是我們平日裡發生的事一般,似乎就發生在眼前。甚至幾乎沒有出場的大詞人晏殊晏幾道父子,她也用幾句勾勒一下,那種名噪一時洛陽紙貴的頂流級詞人的形象就豐滿了起來。

啊呃,只有一句:佩服。

而《柔福帝姬》雖也是描寫一位宋朝公主的悲慘命運,整體氣質沒有《孤城》厚重醇和(個人意見),《柔福》可能有一丟丟瑪麗蘇和斯德哥爾摩?

如果說男主,從一開始就對趙構無感,即使他表現出了超人的膽魄,但在北宋末年的背景下,總是有些強弩之末。反而中意宗雋,一個強生的部落裡一個有特點有手段的當權者。有一段描寫讓人唏噓,宗雋放了柔福走,輾轉難安又反悔要追她回來,終是沒能如願。

“猶如一柄利刃探入胸中,將心某處割裂,唯舉目觀浮雲,悵然想,唯有飛身入雲霄,或可再見她身影。”

探入胸中,一個“探”字用得也太鬼泣神驚了吧!

小說裡最深刻印象的女角是玉箱,是個狠人。最鄙夷的是韋太后,宗賢那樣的草原英雄瞎了眼看上這個說她是綠茶都玷汙了綠茶這個詞的卑怯婦人。

因為喜歡這兩本,所以又看了米蘭的《御天香》,可惜沒有完。

《知否》純粹是因為當初趙麗穎官宣出演正午陽光的一部劇叫《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才打開這部小說。

沒想到開頭老太太在傍晚訓話盛紘的那一段成功讓我豎起大拇指。劇雖然也算上乘之作,但跟小說比,立意、張弛度、人物刻畫都差了很多,這個觀點我在我的微博裡寫過很多。小說實在是…太長,分成三次才看完,裡面糾糾纏纏的親戚關係每每逐漸複雜時,都要將視線離開書頁,腦子裡梳一遍才能清楚。這種長和複雜,放在文字類的小說裡不會顯得繁冗,反而覺得細緻,但電視劇也放入了很多複雜的關係網,這就讓觀眾有些錯亂了。沒拍出理想效果,所以當時挺憤恨的。

這些小說與作者是曾經偷偷看小說的回憶啊

與它類似的一本的種田文:《玉臺碧》作者樁樁,寫《蔓蔓青蘿》的那位,但私以為《蔓蔓》沒有這一部好,這部小說神奇得把男主寫成男二,把開始時以為是男nnnn的寫成男主,而且是可蘇可暖可萌可霸氣,作者大膽得把武則天寫成女二,既不失女皇的霸氣和氣度,又不會本末倒置搶了女主的戲。拿捏得很穩。

這倆都是高中時讓我按作者找書看的,幾乎算是牌子了。現在的三觀來看,似乎都有些霸總囚禁風。總之不是法律和廣電認可的愛情。

匪我思存寫莫紹謙和童雪、慕容灃和靜琬、李承鄞和小楓,都是讓人在想要和不想要之間糾結到吐血的愛情,現在想想,之所以糾結,大概是因為這些男主都有著言情男主的深情、睿智、擔當、優秀,當然還有帥氣,用作者的描寫就是面如冠玉、俊美無儔。這樣的人,犯錯,天啦嚕好想失憶。

另一位繆娟,看她的第一二本書都是紙質,扉頁上有作者介紹,說她喜歡薄醉微醺,不離菸酒,不停做夢,冬天窩在德國的雪山裡寫文字,其他季節旅行。現在再看這一段描述,我去這是什麼神仙。

看《最後的王公》,顯瑒救明月回來,兩人雙雙暗暗生悶氣,在雨地裡撕扯,最妙的是下一個鏡頭切給賣栗子的婦人,坐在雨簷下嘆氣“作孽……作孽”,讓人省得這並不是一對俊男靚女在談戀愛,是籠罩在戰爭灰濛濛天空下的悲劇。

那時超級迷陳曉和趙麗穎這對cp,看這部小說天天代入他倆,覺得陳曉演民國王室軍閥合適,圓圓的穎演萌萌軟糯的明月更合適,現在如果真的請他倆(這一定是活久見),男生可能仍然不會有異議,而女生恐怕要被人詬病扮嫩演少女了(嘆氣)

繆娟還有《掮客》情節方面更為精彩一些,當時買的紙質書叫《致命邂逅》,那是我第一次買書裡面寫有x情節,簡直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後來才後知後覺,這些描寫並不代表低俗,高超的筆法只會讓故事更加有味道有人性。(現在看小說好像越來越往這方面發展了)

高中看的兩位作者顧漫和桐華,她們的書是不用怎麼大改就能過審的,氣質甜寵溫柔又浪漫。

顧漫寫霸道總裁卻不油膩,寫專業大神卻不覺得是在裝b。

而桐華,第一部看的作品就是《大漠謠》,有一種第一次看古龍就看了《多情劍客無情劍》的感覺。高考前幾個月熬夜看它,霍去病就是我深知自己得不到又戒不掉的男人。

這些小說與作者是曾經偷偷看小說的回憶啊

睡前寫文,啞式說話,利於身心,利於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