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的下游地區表面層深厚、土地肥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萌夫下山


地球表面的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地形,都是內力與外力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其中第一級階梯就是青藏高原,是由於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之間強烈碰撞擠壓隆起而形成的。由於地勢西部高,所以青藏高原是我國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長江就發源於青藏高原,河流的“流水”是外力作用的重要形式,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區,由於地勢落差較大,河流的流速較快,通常表現為“侵蝕性”。

所以,河流在中上游地區通常會對河道進行強烈的下蝕,使得河道不斷加深,形成“V形谷”,強烈的流水侵蝕作用,使得河流中的含沙量增加。我國的長江干流以及眾多支流,每年都會從中上游地區搬運大量的泥沙,順著河流進入到河流的中下游地區。而當河流流經中下游地區時,由於地勢低平,流速減緩,從而使得河流攜帶的泥沙沉積。比如長江每年攜帶的泥沙量大約為數億噸,這些泥沙都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沉積,在長期的流水沉積作用下,形成了長江中下游平原和長江三角洲。長江中下游平原

而河流所攜帶的泥沙,到了中下游地區通常比較細膩,河流沉積形成的土壤通常比較深厚,肥力也較高。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我國傳統的糧食產區,被譽為“魚米之鄉”。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區都形成了廣闊的沖積平原,比如黃河形成了華北平原、密西西比河形成了美國中部平原、恆河形成了恆河平原等,這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區都是重要的農業產區,也都是土壤較肥沃的地區。長江武漢段


地理沙龍


其一,長江下游地區是溫暖溼潤地區。南方氣候溫暖溼潤造成古風化殼是含鐵鋁的酸性粘土巖。根據沉積學可以知道,母巖風化產物一般從源頭被向下遊搬運,當到達水流平緩的時候就會沉積下來,因為鐵鋁是不易遷移元素,會原地堆積按地質學來說。

其二,長江下游地區為衝擊平原,由長江把上游的土壤衝下來在入海口地區沉積土壤比較肥沃。

其三,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水熱配合好,植物繁茂,動植物生長循環,長此以往,沉積和堆積肥沃了土壤;

其四,隨著生產力水平和農業科技的發展,人們能夠對貧瘠的酸性土壤進行改良,利於莊稼、農作物生產等。



偉奕星城


是長江中上游億萬年來腐質土沖積到了下游的原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