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追肥時間怎麼確定?肥料怎麼選?

水果小哥66


每年春回大地的時候,呈現在人們面前的總是一派紛紛向榮的景象。特別是在我們農村中,春耕、播種、澆水、施肥等事項也進入了農戶的議事日程中。而這個時期我們種植冬小麥區域裡,農田中種植的小麥開始分櫱,馬上要進入營養生長最快速的時期,因此,此時也正是實施小麥追肥的關鍵時期,這時期為小麥實施追肥也是小麥吸收肥力最好的關鍵期。因為,初春土壤化凍後,土壤表層聚集的水分較多,土壤返漿,此時施肥能夠促進根部對肥料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為麥苗生長提供足夠的營養,為小麥下一時期正常生長而提供了有力保障。



當然,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小麥種植區域比較廣泛,在小麥是否要實施追肥和肥料的使用,自然要因地制宜並結合以下幾個因素,合理制定小麥的追施肥計劃。這樣才能保證小麥的正常生長需要,達到高產豐收的目的。

農嫂所處的居所是在山東半島的煙臺,在我們這一帶,小麥進去營養生長的快速期是在3月中下旬這個時間段。我們小麥種植農戶在為小麥實施追肥一般是根據秋季播種時的施肥情況而定。如果在播種時底肥施用了足量的有機肥,或者按照測土方法施足了肥料的而且墒情也是較好的地塊,那麼這樣的田塊中的小麥在返青前或是返青後的長勢一般都是會較好的,麥苗旺盛且壯。對於這樣前期肥力較足的地塊我們農戶在這個時期一般對其不加以追肥和澆水的,施肥和澆水的時間我們一般都是推遲到拔節中期進行,追肥所選擇的肥料也只是施用一些磷鉀肥而不施用氮肥。


因為,這類田塊的麥苗如若我們在過的早對其進行追肥澆水或是過多的施用氮肥,那麼就會造成小麥出現旺長的現象和產生一些大量的無效分櫱,這些無效分櫱不但會消耗大量營養而且還會造成田間鬱悶增加了滋生病蟲害的幾率;也容易造成後期小麥貪青,出現青粒。

而如果在播種季節施肥不足,或是因墒情差、或是由於播種比較晚而出現的肥力不足、苗弱、苗差的現象地塊,對於這樣的地塊,我們應在澆封凍水之時就應予以追肥,肥料應以尿素為主。每畝可小量置入,以8–10公斤即可。進入返青階段時應儘量提早進行施料的追施和澆水工作,以促進分櫱提高成穗率。這時候的肥料應以每畝施入速效尿素15–20公斤和配比10斤的磷鉀肥為宜。另外施肥後應配合澆水工作一併進行。有灌溉條件的要深耬深施,防止肥效揮發。


另外,在小麥拔節期間至楊花期後和灌漿期也可以進行根外追肥。拔節至揚花期前噴施硼肥,可增加小麥千粒重。揚花期後至灌漿期,結合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用肥吸收更快捷,比基施上肥效果顯著。


農嫂話農事


小麥追肥時間的確定,要根據小麥的需肥規律和長勢來確定,在小麥對養分需求的臨界期和最大效率期施肥,是小麥獲得高產的必要條件。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小麥的追肥技術。

一、小麥的營養特點及需肥規律
1、小麥對氮、磷、鉀的平均吸肥量

根據長期的種植經驗和測定結果,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種植小麥,每生產1000千克的小麥,對氮、磷、鉀的需求量分別是:氮(N)30千克,磷(P2O5)12.5千克、鉀(K2O)25千克,在減去土壤本身存在的養分,理論上講,每生產1000千克所施用的養分量要小於上述的數字。

2、小麥吸收養分的臨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對小麥進行追肥時,要把握小麥生長髮育過程中的兩個極其重要的養分時期,即小麥的營養臨界期和小麥的養分最大效率期。

(1)、小麥的營養臨界期

在小麥的營養臨界期,可能對某種養分的需求絕對數量不是最多的,但絕對是敏感期。如果在營養臨界期,某種養分缺失,小麥的生長髮育就會受到限制,後期無論如何補充養分,前期造成的損失再也難以挽救回來。

  • 氮素:氮素的養分臨界期在小麥的分櫱期和小麥幼穗分化的四分體期,在這兩個時期,氮素缺乏,會導致小麥分櫱數和穗粒數明顯減少,造成減產。

  • 磷素:磷素的營養臨界期在小麥的三葉期。

  • 鉀素:鉀素的營養臨界期在小麥的拔節期。

(2)、小麥的養分最大效率期

小麥養分的最大效率期,也因養分的不同而有差異。

  • 氮素:氮素的最大效率期在拔節前至孕穗期,對氮素的需求量佔到總需求量的37%以上。

  • 磷素:磷素的最大效率期在抽穗至揚花期。

  • 鉀素:鉀素的最大效率期在孕穗期。

根據小麥的生育規律和營養特點,對小麥的施肥應重視基肥和早施追肥。一般情況下,基肥用量佔到了總施肥量的60%~80%,追肥用量佔到總施肥量的20%~40%。

三、小麥追肥時間的確定及肥料的選擇

按照小麥的種植習慣,基本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施肥期也略有差異,但基本規律和施肥量大體差不多,下面我就以冬小麥的追肥來說說小麥追肥時間的確定及肥料的選擇。

(1)、苗期追肥

施肥時間在出苗後的分櫱初期,這一時期的施肥以氮肥為主,每畝追施尿素4千克或碳銨7.5千克。

(2)、越冬期追肥

許多地方把越冬期追肥也叫“臘肥”,這一時期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小麥分櫱生根和長成壯苗。肥料的選擇以施用半速效性和遲效性農家肥為主,每畝施尿素4千克或碳銨7千克。

(3)、返青期追肥

返青期追肥要根據前期水肥供應、麥苗長勢來確定。

對於肥力較差,前期基肥不足、麥苗長勢弱、分櫱少的麥田,返青期肥水有良好的作用,可在起身初期趁冬季解凍“返漿”的機會追肥,可以提高成穗率。因此,應早追或者重追返青肥,每畝追施尿素6千克或碳銨17.5千克,追肥時應深施6釐米以上。

但對於群體過大、苗旺的麥田,要控制肥水,因為這次肥水把握不好,常常會導致群體過大,後期容易發生倒伏,穗重降低。因此,肥力高的土壤,且冬季施肥澆水的麥田,返青期可以不用追肥,但需要進行中耕或頂凌耙壓以提高土壤的保墒能力,或通過深中耕傷根達到控長的作用,促進麥苗早發穩長。

(4)、拔節期追肥

拔節期的施肥量要根據麥苗長勢具體確定。壯苗或旺苗應少施或不施氮肥,弱苗根據具體情況每畝追施尿素12.5千克。

(5)、小麥的根外追肥

在小麥的生長髮育過程中,從抽穗到乳熟期,如果小麥的葉片顏色出現發黃,有脫肥早衰現象的麥田,每畝可噴施1%~2%的尿素溶液50千克左右防止脫肥早衰現象的發生;而對於貪青晚熟的麥田,可每畝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50千克促進小麥成熟;

或噴施多元素微肥,結合防病治蟲進行,起到一噴多防的效果。在小麥生長的中後期,小麥根系的吸收能力已經退化,對西南風的到來,小麥不熟逼熟,可以通過根外追肥,能夠有效抵抗西南風的危害,讓小麥順利完成灌漿期,一般要比不噴肥畝產提高200斤左右,每5~7天噴施一次,連噴2~3次。

對於小麥追肥時間和肥料的選擇,要根據小麥的生長規律及需肥規律,結合小麥自身的長勢,科學合理的施肥,才能有效促進小麥的分櫱和提高成穗率,從而為高產打下基礎。

新農鳴


感謝能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在農村,自己種的也有小麥,根據自己的一些經驗,通過以下4點給大家分享。

1、看苗施好返青肥 對2、3類苗要早施返青肥。1般於2月上旬每畝施尿素5⑺千克。對群體嚴重不足的弱苗,應適當重施返青肥。麥田有點片弱苗時,可酌情施“偏心肥”。稻茬麥地區可適當早施。旺苗、壯苗返青肥不施氮肥,但基肥磷鉀肥施用較少的田塊可畝施磷鉀含量較高的小麥配方肥10⑴5千克,對壯杆防倒伏有好處。

2、普施、重施拔節肥 1類苗於3月中下旬,每畝追施尿素8⑴0千克。已追施過返青肥的2、3類苗,可推延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畝追施尿素5⑻千克。如果拔節早期麥苗葉色正常不落黃,肥料分兩次施用,拔節期、孕穗期各半。返青肥與拔節肥總量每畝尿素不超過10千克為好。

3、防範“倒春寒” 早春容易產生“倒春寒”,各地要加強土壤墒情監測。在寒流到來之前,如果土壤墒情不足應及時灌溉澆水,可有效減輕凍害對小麥的傷害。凍害產生後要及時追施速效肥或噴施葉面肥,如尿素和磷酸2氫鉀混合液,或美州星、黃腐酸等葉面肥,增進小麥恢復生長。

4、適時葉面噴肥 小麥生育後期進行葉面噴肥,是延長葉片功能期和保持小麥根系活力,避免早衰,防禦乾熱風,增進子粒灌漿,增加粒重、提高子粒品質的1項重要措施。葉面噴肥1般在4月底5月初小麥孕穗至灌漿前中期進行,可每畝用1千克尿素、200克磷酸2氫鉀兌水50千克進行葉面噴灑,噴灑次數2⑶次,相隔時間7⑴0天,噴灑時間以早上10點之前和下午4點以後為好。也可結合防治病蟲害進行,但應注意隨配隨用。

以上是個人經驗和建議,只供參考。





仁哥小農


我來自我國種植小麥的大省——河南,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小麥是我國大多數北方人的主食,一日三餐都離不了。以前小麥的產量很低,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肥料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小麥的產量,現在畝產能達到一千多斤。科學追肥是小麥高產的一大關鍵要素,追肥時間和肥料的種類都十分的重要,要根據小麥的長勢和具體情況來合理施肥。

底肥不足的低產地塊、長勢較弱的小麥在過完春節澆返青水之際追施尿素

我國北部地區是盛產小麥的基地,由於北方地區降水量偏少,乾旱天氣比較多,特別是冬天乾燥缺水,所以冬小麥受影響比較大。一般在過完春節小麥返青之際就要開始澆水追肥了,這個時候正是小麥開始快速生長髮育的時期。今年由於我國趕上了一場疫情,道路交通中斷,不能出門,肥料運不進村,導致小麥追肥受到一定的影響。

根據往年的經驗都是看小麥的生長情況,缺水、發黃、營養不良、長勢較弱的麥田這個時候就要開始追加肥料了。

肥力良好,長勢健壯的麥田3月中旬拔節期追施尿素或複合肥

進入三月份以來,氣溫逐漸升高,小麥長勢比較快,是吸收肥水的高峰期。根據大量實踐證明,拔節期追肥也是一個投資少、簡單易行的增產措施。可以追施尿素或者專用複合肥。

尿素含氮量高,對小麥的生長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施肥的時候要講究方法,否則達不到增產的效果。

追施尿素注意事項:

1,掌握好用量,施用均勻。每畝地用量15—20公斤為宜。施用太多會燒壞小麥,而且造成肥料浪費,嚴重的會導致小麥倒伏等現象。低產地塊增加施肥量,高產地塊就減少施肥量。

2,有的農民朋友為了省事直接把尿素拋灑到麥田,這樣施肥方法不正確。尿素見水既融,會被澆水或者雨水沖走,而且灑到地表還會燒傷麥葉。應當採用施肥機施於小麥根部,5公分左右深。尿素屬於中性肥料,不可與鹼性肥料混用,以免影響肥效。但可與氯化鉀、過磷酸鈣、磷礦粉等肥料混用,增產效果比較明顯。

總體來說小麥的追肥時間要看小麥的具體生長情況來決定,返青期和拔節期是兩個最佳的追肥實際,一定要合理科學施肥,祝大家今年都能有一個好收成!


精彩尉氏


【慶雙與三農同行】小麥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播種,尤以北方播種面積最大。而給小麥確定施肥的時間,是根據小麥一生中生理在不同時期對肥料的需求確定的。

●小麥需肥的特點:小麥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主要有三個需肥時期段,只要在三個主要的需肥時期段滿足其肥料供給,就能奪得小麥的豐產。

○倒扦期:小麥在出苗後不久,分生出葉片,由針狀直立生長轉為散狀生長,稱為“倒扦期”。此時,小麥苗幼嫩,脫離母體(種子)自帶營養消耗殆盡,需要得到外源營養的補充。此時應及時給小麥幼苗施肥,以速效性氮素化肥為主,施肥量佔總追肥量的20%一一25%左右。此期施肥稱為“倒扦肥”,是小麥一生中第一個需肥期。

○分蘗期:小麥“倒扦”後約10一15天就進入了分櫱期,此時小麥根系發達,植株生長旺盛,能從基部分生出數個萌櫱,稱為“分櫱期”。此期,小麥要分櫱出有效的基本苗數,才能夠達到豐產,因而需肥量大。應以氮肥為主,施肥量佔總追肥量的35%一一40%左右。此期施要“猛”,以促進小麥快速分櫱,而此時外界氣溫也較高,有利用小麥對肥料的吸收。此期施肥稱為“分櫱肥”,是小麥一生中第二個需肥高峰期。

○拔節期:在南方,小麥的拔節期是在“立春”之後。隨著氣溫的上升,小麥苗停止分櫱,由分櫱期的散狀生長轉為立直生長,是小麥一生中第三個需肥高峰期。此期施肥後,不但要供給小麥拔節壯稈,而且還要供給小麥以後的孕穗、抽穗、揚花與結實,需肥時間長,需肥量大。因此,此期施肥要“重”,以滿足小麥中後期生長對肥料的需求,施肥量佔總追肥量的40%左右,以碳酸氫銨或尿素為主,可對入清糞水配合施用。

●小麥施追肥的原則與肥料的選擇:在給小麥施追肥的時候,為了及時為小麥生長髮育提供營養,以避免小麥需肥脫節,要選擇施肥後能夠快速地釋放肥效的肥料。適合作小麥追肥的肥料主要以氮素肥料為主,其中碳酸氫銨、尿素等常用的化肥是不錯的選擇。


慶雙


#大 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金秋麥穗兒#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我們給小麥地送農家肥的事都沒提上日程了,但我是個農民,而且小麥是我家年年必種的農作物 ,那麼小麥追肥都需要在那幾個關鍵時期和注意哪些事項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小麥在我們北方地區是最早種植的農作物,也是最早熟的,收完小麥的地翻耕後不誤種植大白菜。



小麥的底肥在種植時候早已施過了,接下來的肥要根據苗的情況來施。過早過晚施肥都不好,也不利於產量形成。春小麥施肥多在3月上旬,小麥植株主莖節間長度已經定長,第二節間正在起身伸長時施肥,因為此時施肥就不會造成莖部節間太長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小麥生育期氮肥的總用量一般為13公斤/畝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達到13公斤/畝,給小麥施肥除了把握好時間,肥量也是關鍵,麥田株體過旺的話,就該考慮不施或者少施氮肥。施肥數量以畝追尿素8-10公斤為宜。說真,我們每年給農作物施肥真的是拿秤 來稱,生怕多了少了虧待了莊稼。

老人們常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現在種地,除了糞,肥是重點。給小麥施肥也得根據當地氣候條件,來對應施肥方法。 風和日麗的日子,麥田就比較乾旱,如果觀察小麥焉頭塔拉,就趕緊澆水,澆完水等地裡能下去人了再施肥,小麥墒情好了,施磷鉀複合肥最適宜。



而尿素適合於機械化施肥。由於 尿素容易結塊, 消化比較緩慢,它們不易直接被作物所吸收,要在土壤中轉化成銨態氮後才可以發揮其的價值。我家購買回來的尿素有兩種,有一種顆粒比較大,而另一種正好相反,所以尿素無論顆粒大小,做追肥施用時都要比碳銨提前幾天。


小顆粒尿素一般被水溶後做葉面施肥,其濃度一般為0.5%~2%。 而大顆粒尿素則需要埋土才能把肥性發揮到最大,小顆粒尿素溶解和釋放的速度要稍快一點。大顆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釋放稍慢一點。總之,農業知識太多太雜了,掰著指頭反正是數不過來的。

總之,北方的春播小麥、還處在弱苗狀態就要早追肥,促進分櫱,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畝就可以,而對於強筋小麥,則要在揚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畝,增加小麥中蛋白含量,小麥是早熟作物,有的地方喜歡套種,在麥地裡套種玉米和葵花,這樣就能一年收兩茬糧食,我家種小麥則一種一片,就是為了收割機割完趕快種冬菜,也是一年兩收。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三農領域創作者金秋麥穗兒)喜歡我關注我



金秋麥穗兒


大家好,我是武哥。我們膠東半島是冬小麥的主要種植區域,我種植小麥有前近三十年了,由於種植的小麥有一定規模,為了減少人工投入,根據多年生產經驗,形成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施肥模式。

對於小麥追肥時間的確定,我是根據小麥的生長規律和需肥特性來確定。過早追肥和過晚追肥都對小麥的生長造成不良影響,過早追肥會導致小麥長的過高,過晚追肥會直接影響產量,所以追肥時間一定要掌握好。對於肥料的選擇,則是根據小麥長勢所表現的狀況來選擇。

一、小麥的生長規律與需肥特性。

小麥在不同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數量和比例是不同的。小麥對氮的吸收有兩個高峰:一是在出苗到拔節階段,吸收氮佔總氮量的40%左右;二是在拔節到孕穗開花階段,吸收氮佔總氮量的 30%-40%左右。小麥對磷、鉀的吸收,在分櫱期吸收量,約佔總吸收量的30%左右,拔節以後吸收率急劇增長。磷的吸收以孕穗到成熟期吸收最多,約佔總吸收量的40%左右。鉀的吸收以拔節到孕穗、開花期為最多,佔總吸收量的60%左右,到開花時對鉀的吸收最大。隨著產量的增加,小麥對氮、磷、鉀吸收總量也相應增加,但其中氮的相對吸收量減少,鉀的相對吸收量增加,磷的相對吸收量基本穩定。

根據上述生長需肥特性,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我由於種植規模較大,人工不足,為了減少人工投入,耕地前不撒施,播種時跟播種肥),追肥時間一般是在春節後返青後一次,拔節前一次(我為了省人工,將這兩次追肥根據麥苗長勢在恰當的時間合為一次)。

二、選擇肥料

在追肥肥料的選擇上,我是選擇尿素和平衡型(15一15一15)複合肥搭配追肥。

對於小麥播種較晚,苗勢差的地塊,將配合的尿素比例適當加大,追肥量適當加大。對於苗勢旺的地塊,減少配合的尿素用量,追肥量適當,也可以稍微推遲一下追肥時間,但追肥量不宜減少。

另外小麥開花後,一般不建議再施氮肥,以免引起小麥貪青、晚熟。

希望這些能對你有所幫助。


田園生活圈武哥


根據苗情施肥。冬小麥的苗情可分為群體和個體兩個方面,將群體與個體綜合起來看苗情,如果麥田屬於群體大、個體旺的苗情,首先要適當控制其長勢,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30-40克加水30公斤噴霧,控制旺長。其次,這類麥田應將追肥時間向後推,當麥苗長到倒二葉時,就是小麥穗分化到四分體時進行追肥,恰到好處。過早追肥不好,過晚也不利於產量形成。對於晚播瘦弱小麥,多在3月上旬,小麥植株主莖第一節間長度已經定長,第二節間正在起身伸長時施肥,這樣不會造成莖部節間太長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二、冬小麥年後追肥的數量應統籌考慮土壤肥力和麥田前期底肥施用情況。根據麥田生長的實際情況,小麥生育期氮肥的總用量一般為13公斤/畝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達到13公斤/畝,而且施肥位置較淺(10cm),麥田群體過旺的話,可考慮不施或者少施氮肥。從越冬苗數來看每畝有40萬頭以下的麥田或仍處於單根獨苗的麥田是施肥的重點,施肥數量以畝追尿素8-10公斤為宜。

三、要根據天氣條件和肥料種類,採用相應的施肥方法。天氣晴好,麥田比較乾旱,必須以澆水為主,推後追肥。對墒情好的麥田,以畝施磷鉀複合肥5-7公斤為宜。

四、大顆粒尿素與小顆粒尿素在施用方法、肥效上都有什麼異同點?

大、小顆粒尿素,有效成分都是水溶態速效性氮素分子,而且含氮量都是46%。只是兩者的粒徑大小不同,大顆粒尿素相對小顆粒尿素粉塵含量低,抗壓強度較高,流動性好,可散裝運輸,不易破碎和結塊,適合於機械化施肥。

尿素都是分子態氮,它們直接被作物吸收的數量不多,要在土壤中轉化成銨態氮後才可以大量吸收。所以尿素無論顆粒大小,做追肥施用時都要比碳銨提前幾天。

注意,大小顆粒尿素都不能與硝酸銨、硝酸鈉、碳酸氫銨等吸溼性強的化肥混合使用。

大顆粒尿素的溶解速度稍慢,適於做基肥,不宜做追肥和衝施肥施用。它的顆粒大小與磷酸二銨相匹配,可以用做摻混複肥的材料。

小顆粒尿素適用於各種土壤和各種農作物,是含氮高的氮肥,可作為基肥和追肥施用。將小顆粒尿素作追肥使用時,最好是條施或穴施,儘量不要撒施。若無法條施或穴施時,則最好在小雨前後,土壤溼潤時撒施。作返青肥時用量不宜過多,作分櫱肥、穗肥時要施足。作根外追肥時也有一定增產作用。小顆粒尿素宜做葉面施肥,其濃度一般為0.5%~2%。

大顆粒尿素價格略高於小顆粒尿素。

小顆粒尿素溶解和釋放的速度要稍快一點。大顆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釋放稍慢一點,二者肥效的快慢之差是很小的。做追肥時,小顆粒尿素的肥效要稍快於大顆粒尿素的肥效。而從損失的角度來比較,大顆粒尿素的損失較小,同時大顆粒尿素縮二脲含量低,這對作物有利。


富川后生仔


一、根據苗情施肥。冬小麥的苗情可分為群體和個體兩個方面,將群體與個體綜合起來看苗情,如果麥田屬於群體大、個體旺的苗情,首先要適當控制其長勢,畝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30-40克加水30公斤噴霧,控制旺長。其次,這類麥田應將追肥時間向後推,當麥苗長到倒二葉時,就是小麥穗分化到四分體時進行追肥,恰到好處。過早追肥不好,過晚也不利於產量形成。對於晚播瘦弱小麥,多在3月上旬,小麥植株主莖節間長度已經定長,第二節間正在起身伸長時施肥,這樣不會造成莖部節間太長而削弱植株抗倒伏能力。

二、冬小麥年後追肥的數量應統籌考慮土壤肥力和麥田前期底肥施用情況。根據麥田生長的實際情況,小麥生育期氮肥的總用量一般為13公斤/畝左右,如果基肥施入的氮量已達到13公斤/畝,而且施肥位置較淺(10cm),麥田群體過旺的話,可考慮不施或者少施氮肥。從越冬苗數來看每畝有40萬頭以下的麥田或仍處於單根獨苗的麥田是施肥的重點,施肥數量以畝追尿素8-10公斤為宜。

三、要根據天氣條件和肥料種類,採用相應的施肥方法。天氣晴好,麥田比較乾旱,必須以澆水為主,推後追肥。對墒情好的麥田,以畝施磷鉀複合肥5-7公斤為宜。

四、大顆粒尿素與小顆粒尿素在施用方法、肥效上都有什麼異同點?

大、小顆粒尿素,有效成分都是水溶態速效性氮素分子,而且含氮量都是46%。只是兩者的粒徑大小不同,大顆粒尿素相對小顆粒尿素粉塵含量低,抗壓強度較高,流動性好,可散裝運輸,不易破碎和結塊,適合於機械化施肥。

尿素都是分子態氮,它們直接被作物吸收的數量不多,要在土壤中轉化成銨態氮後才可以大量吸收。所以尿素無論顆粒大小,做追肥施用時都要比碳銨提前幾天。

注意,大小顆粒尿素都不能與硝酸銨、硝酸鈉、碳酸氫銨等吸溼性強的化肥混合使用。

大顆粒尿素的溶解速度稍慢,適於做基肥,不宜做追肥和衝施肥施用。它的顆粒大小與磷酸二銨相匹配,可以用做摻混複肥的材料。

小顆粒尿素適用於各種土壤和各種農作物,是含氮高的氮肥,可作為基肥和追肥施用。將小顆粒尿素作追肥使用時,是條施或穴施,儘量不要撒施。若無法條施或穴施時,則在小雨前後,土壤溼潤時撒施。作返青肥時用量不宜過多,作分櫱肥、穗肥時要施足。作根外追肥時也有一定增產作用。小顆粒尿素宜做葉面施肥,其濃度一般為0.5%~2%。

大顆粒尿素價格略高於小顆粒尿素。

小顆粒尿素溶解和釋放的速度要稍快一點。大顆粒尿素在土壤中的溶解和釋放稍慢一點,二者肥效的快慢之差是很小的。做追肥時,小顆粒尿素的肥效要稍快於大顆粒尿素的肥效。而從損失的角度來比較,大顆粒尿素的損失較小,同時大顆粒尿素縮二脲含量低,這對作物有利。





勤奮的老趙


作為世界三大作物之一的小麥是中國最重要的口糧,我國北方人民以小麥麵粉為主食,又是北方農民每年必種的農產品之一。小麥追肥時間怎麼確定?肥料怎麼選?下面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1、與季節、氣溫、氣候有關

開春之後是小麥的返青期,這時候應適當追肥尿素,可以使小麥茁壯成長,。為小麥能更好的生長,吸收肥料最好再進行一次春灌,冬小麥的生長溫度為15℃~20℃,最高溫度35℃~40℃,當室外溫度達到15℃左右便可以增施氮肥,這時候應同時進行一次補水,注意溫度不能過於太低,為防止氣候突變,溫度降低而引起凍害。

2、根據小麥生長狀況

小麥分為返青期、拔節期、孕穗期,施肥時要結合麥苗的生長情況,如麥苗過旺要適當控制長勢,以防倒伏。

3、肥料的選擇

小麥的生長需氮、磷、鉀、鐵等多種元素,相對氮鉀較多,底肥可用農家肥、有機肥、複合肥等元素。科學正確的混合使用,追肥以氮肥為主可適量增加鈣肥等微量元素

綜上所述,小麥的茁壯健康成長要選擇合適正確的好肥料和注意追肥的正確時間,保證小麥的生長,提高小麥產量,增加農民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