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充分發揮中藏醫藥優勢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通訊員 黨連慧 張貴邦

報道)自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海北州充分發揮中藏醫藥在疫情防控方面的特色與優勢,推動中藏醫藥積極主動介入,全力以赴開展了疫情防控應急處置工作,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規範流程,嚴格預檢分診

全州各中藏醫醫院、綜合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均設立了發熱門診、隔離區、預檢分診,州縣級9所公立醫院(含中藏醫醫院、綜合醫院)共設立發熱門診觀察病房33間45張病床,5所定點救治醫院共設立隔離病房32間71張病床,其中州縣級中藏醫醫院設立發熱門診觀察病房6間、病床10張。各發熱門診除配有西醫專業人員外,還配備經驗比較豐富的中醫、藏醫專業人員,執行24小時二級防護值守,實行發熱病人登記及“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及首診醫生負責制。建立完善了發熱門診接診的各項標準流程,嚴格執行發熱病人接診、篩查流程,確保轉診病人綠色通道暢通。各醫療機構抽調業務骨幹,組建了由西醫、中醫、藏醫專業人員組成的醫院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組,為疫情防控救治做好了充分準備。同時對全州各中藏醫院的護理人員和重點科室專業人員進行了新冠肺炎知識和穿脫防護服專題培訓和應急演練,使全體醫護人員熟練掌握疫情防控知識技能,紮實開展疫情處置應急演練,全面提升了醫護人員疫情應急處置能力。嚴格落實院感防控和個人防護措施,對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隔離”起到了積極作用。截至2月20日上午9時,全州中藏醫醫院發熱門診累計接診572人,累計發熱門診留院觀察30人,解除醫學留院觀察28人。開展新冠肺炎防治知識和穿脫防護服專題培訓共100餘次,開展疫情處置應急演練60餘次。

發揮特色,助力一線防護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州充分發揮中藏醫藥治未病的特色優勢,全面開展了中藏醫藥疫情防控工作。州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發揮科室優勢,調配了具有祛溼化濁、鎮靜安神的“金香合劑”和“芳香之氣香囊”;門源縣中醫院利用中醫藥專業優勢,以艾葉、側柏葉、蒼朮、冰片等中草藥組方,對門診和住院病區及居家留觀場所用煙燻的方式,進行空氣消毒;州藏醫院與祁連縣藏醫院配製出具有防瘟作用的“然桑頓巴”香囊;剛察縣人民醫院和海晏縣人民醫院分別自主擬方調配出了肺炎燻方“避瘟香薰散”和“避疫香薰散”。各醫療機構在門診、住院部向患者引導使用九味防瘟黑藥散、七珍湯散、流感丸、清肺止咳散等中藏藥製劑,使中藏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同時,各醫療機構將各類中藏藥製劑免費分發給一線幹部職工、山東援青幹部、其他州縣兄弟單位、門源籍武漢務工人員及全州居民群眾,為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築起了中藏醫藥保健防護屏障。截至目前,全州各中藏醫院共免費發放香囊3.9萬個。另外,充分發揮海北州藏醫院110種、剛察縣藏醫院126種通過省級註冊備案的藏藥製劑在疫情中的預防和康復作用。

協同創新,促進優勢互補

為促進中藏醫藥介入新冠肺炎預防、救治、康復的全過程,州藏醫院及時組織藏醫藥專家,結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進行分析、研判,制定出了符合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海北州藏醫院新冠肺炎藏醫藥防治方案》。我州門源縣中醫院突出中西醫協同創新,制定了《門源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提出了初期(寒溼鬱肺)、中期(疫毒閉肺)、重症期(內閉外脫)、恢復期(肺脾氣虛)等不同病症時期中醫藥治療方案。2月12日,在我州2名新冠肺炎患者陸續康復出院後,為使出院患者得到有效的康復鞏固治療,州藏醫院和門源縣中醫院抽調院內資深中藏醫藥專家,組成中藏醫藥聯合專家組,深入患者家中開展“一人一案”的中藏醫藥辯證論治,制定了中藏醫聯合康復方案,免費提供調節平衡三因、利肺止咳、健脾養胃、提高免疫力的口服藏藥和預防傳染病的藏藥香囊(外用)。在瞭解到一名出院患者因有“肺結核”病史,素有陰虛火旺體制,出汗多,失眠多夢、飲食消化不利等,另一名出院患者面容消瘦、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等症狀,專家們進行了反覆討論,制定出了完整的康復方案,並免費為其二名患者提供了中藏醫為主的康復藥物。

深化宣傳,提高防護意識

為了提高廣大群眾的防護意識,我州加大宣傳力度,編印發放了藏漢雙語版本的食療預防、中藏醫藥預防和運動預防等為主要內容的宣傳資料,並利用微信公眾號、電視、電子屏、固定宣傳欄、溫馨提示等多種途徑和形式,廣泛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引導群眾自覺運用中藏醫藥預防疫情。截至2月19日,全州中藏醫醫療機構共推送信息122條,海北新媒推送信息31條,公益廣告7條,宣傳標語8條,通知公告4條,發送短信息129.3萬條,固定宣傳欄噴繪6幅,發放各種宣傳摺頁、數、冊共計21000餘張,宣傳海報800餘張,對群眾全面正確應對疫情起到了積極的輿論引導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