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王績的《秋夜喜遇王處士》嗎?

動靜哥


王績這個人詩名不顯,但是研究詩史的人都會知道他。目前有記錄的第一首五律就是他的《野望》,所以王績是公認的五律的奠基人。他是隋朝大教育家王通的弟弟,和侄孫王勃一樣,是個神童,甚至比王勃更早出名,十一歲就遊歷京都長安,拜見權傾朝野的大臣楊素,被在座公卿稱為“神童仙子”。

不過他身處隋唐之間的亂世,看淡仕途,三仕三隱,第一次在隋朝,歸隱後到了唐朝被徵召出山,貪戀每天分給他的三升酒,勉強混日子。上司知道後每天給了他一斗酒,戲稱他為“斗酒學士”。最後一次出仕是因為頂頭上司的酒釀得好,不顧身份高低跑去當了個下屬,結果沒多久上司死了,靠著上司的夫人供酒繼續做官,後來上司的夫人一死,酒徹底斷了,他又辭官走了。

這就是個嗜酒如命的風流人物,以魏晉先賢、五柳先生陶淵明為偶像,自號“五斗先生”,就是一天能喝五斗酒的意思。

這樣的人物,絕不可能顯達官場,終以詩文留名。他除了是五律的奠基人之外,承王通文風,不喜齊梁體的華麗空洞的詞藻堆砌,並以此影響到王勃。所以王績的詩近而不淺,質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曠懷高致,直追魏晉風致。

王績最先使用了五律這種格律詩形式,又在詩風上為初唐四傑對齊梁體批判作了先行者的引導。當然,五律從他這裡開始,但總結規範是到了則天皇帝時期的宮廷詩人,不過從體制來看,他的《野望》已經是形神兼備了。

而《秋夜喜遇王處士》是一首古體詩,描寫田園生活情趣,質樸平淡中蘊含著豐富雋永詩情。這正是他一洗六朝浮華,樸實自然,意在言外的典型詩風。

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處士,是對有德才而不願做官隱居民間的人的敬稱。題目“秋夜喜遇王處士”點明時間、人物、事件、以及當時的心情,這樣的題目就為整首詩的內容描寫減輕了相當多的壓力,不必前兩句交代這些事情,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整首詩裡並沒有看到與題目相關的任何交代,只是短短四句寫景,卻因為有了標題的配合,意境瀰漫而出。

“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這兩句就是寫自己的狀態,也算是對為什麼會遇到王處士的交代,因為標題豐富,這裡就可以盡情用對仗來鋪排,不用在乎筆墨。芸藿(huò):鋤豆。芸,通“耘”,指耕耘。藿,指豆葉。東皋(gāo):房舍東邊的田地。皋,水邊高地。刈(yì):割。黍(shǔ):即黍子。

這裡的生僻字其實只是我們今天認為生僻而已,在當時就是常用字,這和咱們今天很多詩人寫詩故意使用生僻字是不同的,他這裡就是平白的交代而已。“在房屋北邊的菜園鋤豆完畢,又從東邊田地裡收割黃米歸來。”簡單明瞭。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結果在月光下碰到老王頭了,那估計也是勞作一天回來,月光清澈,流螢飛舞,整個場景是如此的安靜而祥和,平淡卻又富有生命力。詩作並沒有對兩位老友相遇多染一筆,打了招呼嗎,說了什麼嗎,都無需多言,因為標題裡面就說了,“喜遇王處士”啊,詩人和王處士自然都是開心的,或者會心一笑,無需多言,或者拉拉家常,聊聊天氣,這秋夜月下的相遇,場景靜謐而生動,就要由我們自己去想象了。

這首小詩表現了鄉居秋夜特有的美以及對這種美的心領神會,色調明朗富於生活氣息。我們說田園詩,陶淵明的作品在玄言詩的影響下開創出融情入景,但是還是有些魏晉詩的窠臼,注重的是寫意,有玄言說理的況味,雖然已經很淡泊了。而王維田園詩則著意創造情景交融的優美意境,以“無我之境”寫山水人間,自己抽離開來。

王績的這首詩正是王維田園詩先聲。可以看到陶淵明對他的影響,但是又有向盛唐田園詩進步的態勢。不過也正由於處在這種中間的尷尬位置,王績的詩名遠遠弱於陶淵明和王維。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這類質樸平淡,言淺意深的生活小詩正是我喜歡的。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王績的老爸王隆學識淵博,王績和哥哥王通在其薰陶下,自幼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後來哥哥王通做了教書育人的老師,王績步入仕途,作京城秘書省正字,但王績所逢的時代正是亂世,起義連綿,官府昏庸,讓他大失所望, 於是他自請到揚州六合縣當了個縣丞,後因嗜酒被解職。再後,他幾次出仕又歸隱,索性不再為官,做了隱居山林的初唐第一詩人。這首《秋夜喜遇王處士》就是他在隱居期間所作。

隱居山野的王績是相當開心的,就如他在《野望》中所述一樣,閒雲野鶴,悠然自得,與朋友豪飲作詩,寫下了很多的田園詩。《秋夜喜遇王處士》就是王績田間勞作遇到朋友時所作。

《秋夜喜遇王處士》 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北場:房舍北邊的菜園。芸藿:鋤豆。東皋:房舍東邊的田地。皋,水邊高地。刈:割。黍:即黍子,北方稱黃米。從這兩句詩可以感受到詩人生活的非常快樂,先去房屋北面的菜園鋤豆,又從東邊的田地割完黃米歸來。詩人的生活規律而有節奏,主人沉浸在內心的愉悅中。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詩人與王處士相逢在這秋月滿圓的時候,恰巧有螢火蟲來回的飛舞。在這個美麗的夜晚與老友相遇,當是一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情,這兩句沒有一個字是表現詩人喜悅的心情的,但詩人用景傳情,把內心的歡喜與快樂都融進了字裡行間。從側面了也反映了詩人並沒有因為仕途不順無以得志,而愁悶煩憂。

王績的這首詩語言清新質樸,自然流暢,極易引發讀者共鳴,並被其渲染的意境折服。看似信手營造的意境,優美含蓄而富有情調,被後人認為是王維田園詩的先聲。

請關注“詩詞與文學”,一起讀好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