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抗戰劇越來越令人反感?

老張談三農


現在影視行業越來越發達,各種技術手段層出不窮,讓人們感受到了技術背後的視覺與想象力的衝擊,那是與幾十年前完全不一樣的感覺,那時候,完全是現實的,即便是神話,也只是裝扮上有些差別,動作和劇情上有著鮮明的特點罷了,而那些飛行法術之類的東西,往往需要我們自己去想象。當然那樣看也需要多動腦子。而如今的影視作品也不需要這樣了,只要帶著眼睛去看就可以了,其中的很多東西完全屬於一種視覺上的觀感享受,與其他倒沒什麼關係。

不過這些先進的技術按理說應該多使用在一些科幻神話題材上,可是如今我們看歷史題材,尤其是抗日題材,卻發現特效在這裡似乎不必神話裡的片。看那些抗日壯士們,一個個身懷絕技,時不時的就來個飛簷走壁,實在不刺激就來個手撕鬼子體現一下力量感。可以說如今的抗日神劇幾乎已經達到了快要霸屏的地步,打開電視,換一個電視臺,給你雷出一個新花樣來,儘管如今很多人對它頗為的反感,可是不但沒見它少,反而越來越多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抗日神劇越來越多了呢?

首先就是成本上,無論是製作成本還是宣傳成本,甚至是風險成本都非常的低。你想現在都是這種東西,大家都知道大概的套路了,怎麼雷怎麼玩,怎麼博人眼球怎麼來,所以對於編劇來說,歷史反倒是最不重要的,只要是中國和日本人打就行,其他的都不用管那麼多。這樣下來豈不是簡單多了,不用費力氣去找史料,差記錄,將時間線插在抗日的那段時間裡就好了,地點隨意,反正人物也是虛構的,別人又找不出來。

宣傳上也都是一些大眾所熟知的梗了,因為觀眾已經是處於一個慢慢接受的狀態了,如果突然拍一部正常的抗日劇,觀眾可能反而給出的效果不是特別好。所以,機遇這樣的考慮,投資方也願意投這些抗日神劇。因為成本也相對較低,失敗了不至於傷筋動骨。

此外,就是抗日神劇的觀眾了,可以說自從互聯網越來越達到,就使得電視越來越沒有存在感,即便是看,也大多是中老年人多一些。而這些人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對於歷史完全沒有什麼概念的人,他們一般也就是看個熱鬧而已,所以什麼抗日神劇什麼的和他們沒有啥關係,只要有熱鬧就行。另一部分,是那些瞭解歷史的人,甚至是一些參加過戰爭的老兵,他們看到這些神劇通常會很氣憤,無法忍受這種對歷史的褻瀆,可是往往他們又都是非常的孤獨的,由於年紀大了,家人很少有時間陪他們,電視又是他們唯一的消遣的東西了。所以,還不如看看神劇,起碼能調動自己的情緒。

也正是基於這種中的條件下,讓這些劇依舊有不少的人在看,所以他們依舊有利可圖,還能打著愛國的旗號,何樂而不為呢。





愛情的小船說翻就翻


太假了,假的讓你感覺到簡直是侮辱觀眾的智商。把人家日本兵刻畫的像蠢豬。把八路軍吹捧得英明神舞,殺起日本鬼子簡直是殺瓜切菜一般簡單。

有的抗日神劇還出現過手撕鬼子的橋段。還有的抗日劇明明女演員被日本鬼子強姦,竟然還能大發神威,弄死十幾個日本鬼子!這簡直是把觀眾當猴耍!!!

這樣粗製濫造的抗戰劇不看也罷!



丁香姑娘尋夢


因為是中國人拍的。

你看美國大片各種 腦洞怎麼沒有人反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