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軍事力量如何?

小小醫學生


對新加坡武裝力量,做一個基本的瞭解,就會得出一個大致的認識,F-15SG號稱最強型號,另有60架F-16C/D,4架以色列制G550預警機,6架A330MRTT空中加油機,另有4架KC-135R,5架KC-130,瞧瞧嗨,這只是其空軍裝備,一個彈丸小國,空中力量夠大夠強吧?7萬多部隊,空軍人數1.3萬,是其重點建設的兵種。5萬多陸軍,有豹2A4坦克,有美製“法瑪斯”火箭炮,實力絕不可以小瞧了。海軍過去要算弱一點,但新購了德國218SG型潛艇,214的升級型,8個發射管,可射533毫米口徑的重型魚雷。在他所有裝備中,我們可以看到,都是世界著名裝備,都是一流水平,重要的是,仍在建設之中,要購買美國的F-35了呢,F-35是第五代戰鬥機。

●國小志大。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看新加坡的玩笑,說他是地圖上的一個小紅點,玩笑歸玩笑,新加坡如今生活好,人均GDP超過9萬美元,真是使世人刮目相看。很富裕,富人的心態嘛,都這樣,防止有人惦記,所以自建國就不惜重金,來建強國防。面積很小,人口只有500多萬,卻處於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在歷史上,因為馬六甲的位置,屢受侵犯,再早是伊斯蘭蘇丹,後來是葡萄牙,再後來就是英國,英國與日本人角逐,鬥得很辛苦,打不過,被奪佔了去,成為大英帝國當年心口上一道很深的瘡疤,雖說結了痂,但如英國者又有多少,現在的新加坡不知道。

●毒蝦戰略。毒蝦理論是李光耀的獨創,就是說,要在周邊強敵林立的情況下,以強大的火力優勢,給敢於染指他的敵人,以重大戰略殺傷,以攻為守,從而使其害怕招致重大損失而氣餒。就其地理空間,不是一個砸不開的鐵核桃,而是一個遊刃有餘的毒蝦,叮你一口,即有刻骨之痛。看他幾十年來買的這些傢伙什就知道,以空軍為主,陸軍和海軍為輔,無論數量,還是裝備質量,在該地區都是一流的。買來就是要用的,為了建強自己的軍隊,所有訓練,以西方為師,主要是美軍,在訓練質量上下功夫,以形成戰力上的不對稱優勢。國際公認的,其訓練水平還是蠻高的。

●騎牆有方。處在這樣重要的地理位置,心態自然可知,為此自建國之日起,就訂下了“緊跟西方”的外交政策,以緊密的美新同盟關係,來鞏固自身安全。中國經濟向好以後,又多方與中國發展關係,再次訂下基本國是,防務靠美國,經濟靠中國,是以有聲有色,玩得一手好牌。從發展判斷,或多或少也達到了自己目的,堪謂天機佔盡,便宜沾盡,喚做騎牆有方。


魂舞大漠


新加坡有軍事力量?

本人新加坡工作生活8年,對新加坡非常瞭解。而且不會帶有一點點吹噓。新加坡軍事力量,呵呵,不好意思,我沒有憋住笑。

此問題有很多人評論,都在說新加坡軍事力量怎麼樣怎麼樣,但是,我要發出不一樣的聲音。

確實,新加坡是義務兵役制。18歲以上男性必須當兵。違者重罰,甚至取消國籍。但是很多“眼鏡兵”!新加坡當兵,除了剛開始在德光島集訓兩個月不準回家之外。正式當兵的兩到三年。每週都可以回家!為啥,因為打個車一個小時就到家了。所以我得出一個非常可信的結論!

真打起來,只要不是梵蒂岡那種迷你國家,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在兩個小時內結束戰鬥。結果是新加坡完敗!

其他回答者都在陳述新加坡軍事力量到底是怎麼樣的,軍事設備到底有多先進。可是新加坡僅僅只有可憐的720平方公里。國內一個地級市,或者稍微像點樣的縣都比新加坡大!戰略縱深這種東西在新加坡是不存在的!

其他國家一顆導彈,看清楚了是導彈。這裡說的肯定是洲際導彈,都不需要核彈(因為浪費)發射到新加坡,新加坡基本就沒了!或者說瞬間就癱瘓了。

新加坡地下早已經被地鐵等公共設施挖的像螞蟻窩一樣了。不可能再建立地下軍事基地了。況且臨海,再挖很有可能造成海水倒灌。

退無可退!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一海之隔。中間有一個跨海大橋,總長1056米。

是的,你沒看錯,總長一公里!走路十分鐘。別國對新加坡開戰,新加坡人躲到馬來西亞去?馬來西亞不怕引火燒身?況且不用一顆導彈,差不多點的手雷,新馬大橋就沒了。你游泳去馬來西亞?當然馬來西亞也不可能坐視不理。但是一旦參與,就是世界性的戰爭了。當然,如果沒有世界性的戰爭,別人也不能打新加坡這種國家,因為看中的就是馬六甲海峽這麼一個地方而已。新加坡又沒有任何資源,落落腳,建箇中轉站還是可以的,但也僅限於此!

有人說新加坡就一點防禦能力沒有?不能這麼說,多少還是優點的。畢竟不到200架戰鬥機也還能頂一會。陸戰隊瞬間還能集結幾萬人。但是這幾萬人百分之90是預備役。一年一次reservice。也就是一年一次回部隊訓練,而且是帶薪訓練,這訓練基本就是給一些大腹便便的中年人放假用的。畢竟平常上班還是挺辛苦的。

但是現代戰爭,幾萬人那也叫軍隊麼?

不客氣的說,中國如果想打新加坡,有人算過。40分鐘就差不多了。

關鍵是打不起來!新加坡的馬六甲海峽是亞洲戰略要地,新加坡有美國和各方勢力的保護。

和平年代,誰都不想打仗。各方勢力在二戰之後都已經平衡。誰也不敢貿然挑事。牽一髮動全身。

總結,新加坡的軍事力量就是擺設。所謂的軍事力量,其實是一種政治手段,無論是對內的國家凝聚力(新加坡還是個多民族國家),還是對外的震懾及宣傳(其實誰都沒把它放在眼裡)。因為新加坡實在是太小了!人口太少了!如果不想要馬六甲海峽,那打它也沒有任何意義。


青嵐出國


如果按人均規模和國土面積計算,新加坡是世界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沒有之一。因為新加坡是一個人口只有561萬、面積僅為719平方公里的小國,卻擁有一支戰鬥力極為強悍的軍隊,軍事實力在東南亞地區名列前茅,它的作戰能力甚至超過一些號稱大國的國家。

一直以來,新加坡都力求裝備世界頂級裝備,緊跟世界一流訓練模式,取得了比較光輝的成績。目前新加坡軍隊裝備先進,作戰體系基本完整、海陸空力量均衡,沒有明顯的作戰短板,堪稱小國建設大軍隊的最佳典範。當然了,需要說明的是,新加坡能夠擁有強大軍隊,主要是它的經濟高度發達,目前新加坡的人均GDP高達98014美元,位居全球第三。另外新加坡還和世界頭號強國——美國交好,可以從美國等國購買到世界一流裝備。

實際上,新加坡陸海空軍的人數規模和裝備都不大,但配備的武器裝備是讓很多國家羨慕不已的。其陸軍裝備有大名鼎鼎“豹”2SG主戰坦克,還有新加坡自產的Bionix步兵戰車、Terrex裝甲車和“Primus”自行火炮,這些裝備的作戰性能都是相當靠譜的。

新加坡空軍則主要靠美製戰鬥機支撐起來,目前其擁有40架F-15SG、60架F-16C/D戰鬥機,前段時間新加坡官員已經證實新加坡空軍將引進美國的F-35隱身戰機,數量可能為12架,就只等美國國會同意了。另外,新加坡空軍還裝備4架G-550AEW預警機、

4架KC-135R以及AH-64D“長弓阿帕奇”、S-70B“黑鷹”CH-47D/SD“支奴幹”等直升機。目前新加坡空軍還採購了6架A330MRTT加油機,新加坡空軍作戰體系的完善程度位居東南亞第一。

在海軍方面,新加坡海軍擁有6艘“可畏”級護衛艦,這款3000多噸的護衛艦被認為是“東南亞最強大水面艦艇”。另外還裝備有6艘“勝利”級輕護艦、各2艘“挑戰者”級和“射手”級常規潛艇以及“海狼”級導彈艇等作戰艦艇。未來還將裝備從德國購買的218SG型AIP常規潛艇,將讓其作戰實力穩居東南亞前列。

實際上,新加坡擁有強大軍隊後卻並不“開心”,新加坡擁有大約七萬人的作戰部隊,裝備了數百輛坦克和裝甲車輛,擁有上百架戰機,海軍艦艇規模“龐大”,新加坡實在是沒有地方可供它們進行自由訓練。

新加坡軍隊有個非常鮮明的特色,就是他們的“眼鏡兵”太多了。

所以,新加坡軍隊決定“走出去”,新加坡和很多國家例如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等國簽訂了合作協議。這些國家同意新加坡軍隊在他們境內的軍事基地進行日常訓練演習。如此一來,不僅使新加坡軍隊擁有較高水平的日常作戰訓練,而且在未來戰爭爆發,新加坡本土告急時,這些在海外進行訓練的軍隊將成為一支奇兵,對入侵之敵進行反擊。不得不說,新加坡不惜成本的進行軍隊建設,對軍隊訓練和國防安全的重視執著程度也是頗讓人驚訝的。


科羅廖夫


剛好去過兩次新加坡,跟新加坡軍隊進行過親密接觸,印象還是比較深。新加坡總面積721.2平方公里,人口561.23萬,是比較典型的小國寡民,但是新加坡的軍事實力在東盟國家中名列前茅,如果單論裝備質量的話更是排名東盟第一。新加坡軍隊的特點是精幹、裝備先進、官兵素質較高、訓練較好。

從國防戰略上看,儘管新加坡宣稱全面防衛,但內核卻是主動進攻,因為其國土沒有任何縱深可言,如果坐等敵人來攻,下場就會很不好看。而且新加坡軍隊的裝備也表現出了很強的攻擊性,例如F-16C/D Block52/52+戰鬥機、F-15SG多用途戰鬥機、“挑戰者”級潛艇、豹2A4主戰坦克等無不具備強大的攻擊力。這裡還要多說一點就是新加坡之所以購買那麼多美製戰機,不僅僅是因為這些戰機技術先進、作戰能力強,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討好美國、尋求美國的安全庇護——新加坡很清楚,沒有大國支持,小國軍隊的戰鬥力再強悍,也難以抵擋人多地廣的國家攻擊。

新加坡軍隊現役人員71900人,其中陸軍近5萬人,海軍9000人、空軍13500人。

新加坡陸軍司令部下分“人力”、“情報”、“作戰”、“後勤”、“策劃”,以及“訓練”六部,各由一個上校銜助理參謀長管轄。各兵種(突擊隊、精衛隊、坦克部隊、炮兵部隊、步兵、工兵、訊號兵、支援與運輸部隊、維修與工程部隊)設司令部,由兵種長負責支援陸軍司令。

新加坡陸軍以“師”為最大編制,現在共有3個混編師(第3、6、9師)、3個預備師(第21、25、32預備師)及師級規模的第2人民衛國力量。此外,新加坡陸軍還有一些獨立旅、營級單位。

新加坡空軍擁有276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主要空軍基地包括丁加、巴耶利巴、森巴旺、樟宜東區和樟宜西區等5個面積不大的空軍基地。考慮到現代戰機速度快、航程遠,以新加坡的狹小空域根本無法進行有效訓練,甚至稍不注意在起飛後就有可能竄入鄰國領空;而且新加坡高度的城市化、繁忙的民用航空運輸、常年高溫多雨的熱帶海洋性氣候等也極大的限制了其空軍訓練。因此,新加坡空軍的很多飛機都是放在國外“借窩養機”。

新加坡空軍的主力戰機是40架F-15SG、60架F-16C/D,還有4架G550預警機(替換了原先的E-2C)、4架KC-135R加油機、5架KC-130加油機、17架AH-64D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16架CH-47SD運輸直升機、8架S-70B直升機、32架AS332直升機。

新加坡海軍擁有6艘潛艇、6艘護衛艦、6艘巡邏艦、3艘瀕海任務艦、7艘巡邏艇、4艘船塢登陸艦、4艘掃雷艇、2種無人艇。(S)


聯合防務


每日點兵為您解答:

新加坡這個國家,坦率地說生存本身是個奇蹟,能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更是個奇蹟。一個面積還沒有北京一個區大,人口只有區區550萬,75%是華裔的彈丸小國,非但沒有被吞併同化,反而還成了東南亞地區的“最強”,其取得的成就的確是令人讚歎。

扼守馬六甲海峽這個全世界最繁忙的國際水道,固然能為新加坡帶來滾滾財源,但同時也使這個咽喉之處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新加坡一直都是老牌殖民帝國英國眼裡的經濟重鎮和極為重要的軍事堡壘。也正因如此,二戰期間太平洋戰爭一爆發,這裡立刻就成了日軍和“馬來之虎”志在必得的關鍵節點。8萬英軍竟然被3萬日軍俘虜!英國佬恥辱地將新加坡送予敵手。

時至今日,新加坡這個地處咽喉的戰略位置依舊十分重要。歷史的慘痛教訓讓新加坡自獨立建國始,就刻骨銘心的意識到,在強敵環伺的惡劣生存環境下,光有強大的盟友做後盾還不夠,緊要關頭還是得靠自己。

新加坡目前常備軍有7萬多人,約佔人口的1.4%。在戰爭時期,新加坡可在48小時內組織27萬精銳,兩週內擴軍至50萬,並不會比任何一個東南亞鄰國少多少。而且新加坡的 武器裝備也堪稱精良。新加坡空軍主要以F-15SG、F16C/D數百架購自美國的戰機為主,海軍則以6艘法國的“可畏”級護衛艦及一些購自瑞典、德國的小型艦艇為主,陸軍則擁有堪稱東南亞最強的100餘輛德國豹2SG坦克等近千輛裝甲戰鬥車輛。令人驚奇的是,新加坡自己的軍工研發能力也很強,新加坡產的裝甲戰車同樣也是世界先進水平。新加坡被稱作“東南亞的以色列”的說法並非是浪得虛名。

這麼個隨便一個地方開一炮,都能打到鄰國的彈丸之地,如此多的武器裝備能騰挪得開麼?這個還真不用擔心,因為新加坡有一半的人員和裝備並不駐紮在本土。他們常年都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印尼、文萊等國都建有訓練基地。一旦本土有難,他們就會立即回援。還記得去年在香港被扣下的那9輛步兵戰車麼?那就是新加坡“星光”部隊遠赴臺灣訓練時用的。

就如同以色列一樣,這個國家同美國等盟國的關係也是非同一般。新加坡是東南亞唯一允許美國航母停靠的港口,同時樟宜海軍基地還是美軍包括瀕海戰鬥艦在內的多艘戰艦的母港。在南海“航行自由”鬧得最兇的那段時間,這裡成了美國海軍艦艇頻繁出入的地方。有個事大夥可能都忘了,當年給美國支出“亞太再平衡”損招的,恰恰就是他新加坡。

安全防務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這是中美力量此消彼長的大環境下,不少國家都在採取的生存策略。憑藉著兩邊都說得上話的獨特地位,新加坡曾玩得一手好“騎牆黨”。可正如“牆頭草”歷來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如今想兩面三刀又便宜佔盡的新加坡,到了落得低聲下氣還得向美帝掏出138億美元去平安的田地。想玩把戲,結果卻被把戲給玩了

所以,能說這一年多是中國拋棄了新加坡麼?非也,小兵兵倒是覺得,更像是新加坡自己拋棄了自己,自絕於中國。


每日點兵


七月一號是新加坡的軍人節,其國防部長黃永宏在今年這個日子披露新加坡空軍將在未來數月之內採購下一代戰機的計劃,而歐洲戰鬥機EF2000,美國洛·馬F35,俄國蘇霍伊蘇57,以及中國成飛的殲20等戰機成為黃永宏提到的候選對象。

新加坡空軍計劃在2020年前後將已經服役將近20年的F16SG戰機全部替換掉,而上述四種戰機皆為目前各國最為先進的型號,標準定得這麼高,足以彰顯新加坡強化軍隊的決心,那麼,誰最有可能成為新加坡空軍下一代戰機呢?

首先排除EF2000,的確,作為一款四代半戰機,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可以發射射程高達150公里,4倍音速的“流星”遠程空對空導彈,其航電和火控系統已經算是相當先進了,而它所搭載的EJ200發動機也賦予了它不開後燃器即可超音速巡航的能力。

要知道,縱觀整個航空界,能做到這一點的也不過EF2000和F22A而已,即使是滿載狀態,仍然可以達到1.3倍音速,這說明其機動性並不比五代戰機差,甚至更為強大,但由於缺乏隱身能力,即宣告它根本沒有和五代戰機叫板的資格。

這就像兩個同樣強壯的人打架,但其中一個被矇住眼睛,壓根就沒有贏的可能,更何況,新加坡空軍機庫裡面已經停了一大堆同等性能的F15SG,再引進EF2000就純屬錢多燒得慌,所以說,這裡面最不靠譜的就數它了。

至於蘇57?俄國國防部今年六月三十號宣佈預計到明年初才能交付第一批12架蘇57,到時候恐怕是要先坑一波印度的,就算新加坡上杆子去當這個冤大頭,也不知道得排多久的隊,再說,蘇57這種連能不能隱身都還不確定的偽五代戰機當真值得新加坡空軍去苦等嗎?

那麼殲20呢?自然是頂呱呱的啦,除了發動機目前還沒到位以外,大彈倉,隱身設計,先進航電,超視距打擊,該有的都有了,可正是因為如此,殲20根本不可能賣給他們,就像美國在全球費力推銷自己的F35。

但永遠都不會賣出哪怕半架F22一樣,這種殺手鐧級別的非賣品只能自己用,不存在出口的可能性,就算是最鐵的巴基斯坦掏出40億美元來求購都被中國婉言謝絕了,更何況新加坡呢?而且,殲20這種重型戰鬥機也不是新加坡這種城邦國度能夠玩得轉的,稍微開一個加力就可能飛出戰區了。

而且,就跟殲10剛出來那會一樣,我們自己都不夠用,怎麼可能把寶貴的生產線用於出口呢?殲20也是一個道理,因此,新加坡國防部長之所以提到殲20,並非是真的打算引進,更多則是要表達下一代戰機要具備和殲20相仿的性能指標。

也就是說,現在留給新加坡的可選項,只剩下F35一個了,實際上,新加坡也是F35的前身,JSF項目的投資國,合作參與方之一,包括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自己也說過:“F35是一款合適的飛機”這種話,客觀地說,具備垂直起降能力的F35B確實是新加坡的最佳選擇。

縱覽新加坡空軍現役以及服役過的武器裝備,A-4“天鷹”攻擊機,F-5“虎”式戰鬥機,F15SG,F16SG,以及AH64D武裝直升機,通通都是美國貨,G550預警機合A330加油機雖然是以色列和歐洲的,但也屬於歐美體系產品。

作為歐美武器的忠實用戶,新加坡怎麼可能放下已經習以為常的後勤體系,去適應另一種渠道的武器裝備,同時,作為美國在東南亞的馬前卒,新加坡需要一種能夠抗衡殲20的武器裝備,目前能買到的也就是F35了,只要有一天新加坡仍在抱美國大腿,中國製武器裝備就不可能出現在新加坡軍隊當中。


迷彩虎軍事


“毒蝦理論”,對新加坡稍有關注的軍迷朋友應該都記的這個詞。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總面積719.1平方公里,人口約561萬),沒有常規意義上的戰略縱深,因此必須能夠做到“禦敵於國門之外”。因此,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提出了著名的“毒蝦”理論,原意是讓新加坡成為“能產生劇毒的小蝦”,既能夠和“魚群”共存,又不會被“大魚”所吞掉。

為實現“毒蝦理論”,新加坡軍事安全戰略三原則:讓對手懾於其軍隊的戰鬥力、讓對手懾於其全民的抵抗力(35萬預備役部隊,6小時內基本完成動員)、“魚群”中拉壠大魚聯保原則(美國)。

回到正題,原則有了就要有相應的軍事保障,所以新加坡的軍事力量異常強大(相對於其國土面積和人口)。新加坡國防預算常年保持佔國民生產總值的5-6%,佔政府年度預算34%左右。

現役部隊總兵力7.16萬,其中陸軍5萬人、海軍9000人、空軍1.35萬人,預備役35萬人,可動員人力資源129萬人。因為國土狹小,經常租用外國營地訓練,也有常駐兵力,主要用於國內所無法進行的常規訓練。

編制齊全,裝備先進,現役主戰裝備包括:

空軍40架F-15SG、60架F-16C/D,以及4架G550預警機、近10架KC-135R加油機\\KC-130加油機、17架AH-64D“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16架CH-47SD運輸直升機、8架S-70B直升機、32架AS332直升機等。

海軍6艘潛艇(瑞典挑戰者級)、6艘護衛艦(法制可畏級多功能隱形護衛艦)、6艘巡邏艦、3艘瀕海任務艦、4艘船塢登陸艦、4艘掃雷艇以及7艘巡邏艇等。

陸軍裝備有德國“豹”2SG主戰坦克,還有新加坡自產的Bionix步兵戰車、Terrex裝甲車和“普賴默斯”自行榴彈炮,這些裝備的作戰性能都是相當靠譜的。

在彈丸小國集中了這麼多先進裝備,再加上和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密切,在技術和裝備獲取方面沒有障礙。周邊潛在對手沒有對抗實力,坐實了“毒蝦理論”是完全可行的。


河東三叔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消息,當地時間2月18日,由德國蒂森·克虜伯海事系統為新加坡海軍建造的首艘218SG型潛艇"長勝"號在蒂森·克虜伯基爾造船廠舉行落成下水儀式。德國聯邦國防軍海軍司令安德烈亞·斯克勞斯和新加坡海軍司令黎忠漢等兩國高官出席儀式。

218SG級潛艇首艇交付現場

該級潛艇於2013年由新加坡海軍向德國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訂購,首批兩艘,計劃分別於2021年和2022年交付。2017年,新加坡國防部長宣佈再次採購2艘218SG型潛艇,計劃於2024年交付。

新加坡作為扼守馬六甲海峽同時又經濟發達的小國,一直非常重視軍事力量建設,海軍尤其水下力量更是如此。早在1995年,新加坡海軍就向瑞典購買了四艘前瑞典自研A-11"海蛇"級常規潛艇,購買後改名為"挑戰者"級;在2005年,又再次從瑞典購買兩艘A-17"西約特蘭"級常規潛艇,並改名為"射手"級,用於替換四艘"挑戰者"級中的兩艘。而在採購"射手"級時,新加坡海軍要求對這兩艘潛艇加裝AIP系統,使得新加坡海軍成為亞洲最早裝備AIP潛艇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海軍"射手"級AIP潛艇

這兩級來自瑞典的潛艇讓新加坡海軍極其滿意,但再好也只是二手翻新貨,於是在採購"射手"級之後,新加坡海軍立刻就找上了推出過經典的209、212、214型等潛艇的老牌潛艇廠商德國蒂森·克虜伯海事集團,要求在其明星產品214型潛艇的基礎閃為新加坡海軍量身訂做一款新潛艇,以替換現在這兩級二手潛艇,而最終的產物就是現在的218SG"長勝"級。

218SG級的原型214級

218SG型潛艇長70米,寬6.3米,排水量2000噸,艇員28名,配備8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比原版214型略大,並採用了212型的X形尾舵。而其最大的亮點是採用了與214型相同的德國AIP系統——兩組HDW/西門子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系統,總功率240千瓦,保證其能以2~6節航速在水下連續航行3個多星期。而在通氣管狀態以6節航行時,可達到12000海里的續航能力,以及12個星期的海上續航時間。此外,218SG型的艇載作戰系統將根據新加坡的需求,由德國阿特拉斯電子公司和新加坡ST電子產品公司聯合開發。

德國獨特的潛艇燃料電池系統的液氫儲存箱

新加坡海軍如此熱衷潛艇,也是被東南亞地區的地緣競爭環境給逼的。新加坡作為東南亞地區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僅719.1平方公里),卻身處馬六甲海峽這種戰略要道,並且自身經濟發達,與身邊鄰國還有主權等方面的衝突,在軍事建設上自然不敢掉以輕心。而身邊其它國家均不俗的潛艇力量,先不說周邊各個海軍強國,即使是東盟內部也在掀起一股潛艇購買競賽,這足以給新加坡海軍建設潛艇力量足夠的理由:

首先是馬來西亞海軍,作為與新加坡有直接主權衝突的對手,馬來西亞在2002年就購買了2艘法國"鮋魚"級常規潛艇;

然後是印度尼西亞海軍,本身就擁有2艘德國209/1300級常規潛艇,目前正在從韓國購買3艘改進型"張保皋"級常規潛艇,也就是韓國購買專利生產的209/1400級,並計劃在2024年前將潛艇數量擴展到12艘;

接著是北邊的泰國,儘管歷史上泰國海軍並沒有潛艇,但就在去年,泰國海軍也從我國訂購了3艘S-26T型常規潛艇,也就是我國自用的039B型AIP潛艇的出口版;

再然後是越南,在2009年向俄羅斯訂購了6艘636M"基洛"級常規潛艇,目前已經全部交付,是目前所有東盟加盟國中潛艇數量最多的。

目前東南亞國家中擁有最多潛艇的是越南海軍

面對這樣強敵環繞的環境,新加坡海軍引進德國乃至世界上最先進的AIP潛艇,力圖以質量對抗對手的數量優勢,也就可以理解了。


利刃號


一個人口和國土面積都只有”城市規模“(人口約561.2萬,國土面積719.1平方公里)這種級別的國家,卻擁有著完善的海陸空三軍體系,並且且裝備質量在世界範圍內也是拍得上號的(應該是東南亞11國中裝備最先進的),目前新加坡現役的總兵力約為7.25萬人,後備人員約31.25萬,2018年的國防開支為97億美金,作為一個彈丸小國,卻有著接近100億美金的軍費,已經是非常不錯了,起碼不比一些大國差(相對於新加坡來說是大國),比如巴基斯坦每年的國防開支也差不多就這個樣子,2017年的時候才剛好超過了100億美金,

比新加坡也多不到哪裡去!

▲新加坡公路起降F-15

所以,這些軍費也是新加坡軍隊能擁有各種先進武器裝備的根本原因之一,比如空軍方面,新加坡目前擁有62架的F-16C/D、40架F-15SG,且早期型號的F16已經在更換中,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有G550AEW預警機和KC-130加油機、教練機、運輸機等輔助型高端飛機,也就是說,

新加坡空軍的體系化建設是很完善的,在東南亞那塊地,也許就只有新加坡空軍稱得上是一支現代化空軍吧(泰國也還好)!

▲新加坡的“德國豹”

陸軍方面,這個才是新加坡最成功的,陸軍裝備上體現出了新加坡自己的軍工能力,他有自己的軍工企業ST Kinetics,這家公司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挺出名的,主要負責生產一些陸軍裝備,比如

Primus 155mm自行火炮、Terrax裝甲車、Bionix履帶步兵戰車、Bronco全地形車、LSV快速突擊車等,除了主戰坦克這樣的重型高端裝備生產不了之外(外購德國的豹2),很多輕型的步兵裝備包括火炮在內,新加坡都擁有自產能力,而且造出來的質量應該不錯,因為連一些大國都有使用ST Kinetics公司的產品,比如英國軍隊裡就有Bronco全地形車,還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下一代步戰車的選擇裡面就有Terrax裝甲車,而另一個競爭的公司是英國的BAE!


▲新加坡的Terrax裝甲車

最後是海軍,海軍的主力水面艦艇有6艘“可畏級”護衛艦(法國“拉法葉”護衛艦的最新改進型,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6艘“勝利級”輕型護衛艦、4艘“堅忍級”兩棲登陸艦等,除此還有數量不等的近海防禦艦和掃雷艇,至於潛艇,則總共有6艘,分別是4艘“挑戰者級”和2艘“射手級”,這裡說一下,新加坡海軍的那幾艘“堅忍級”兩棲登陸艦是自產的,雖然有美國的亨廷頓·英格爾斯(HII)造船廠幫忙,但是一個小國能造軍艦,算是很不錯了!

▲“堅忍級”兩棲登陸艦

總之,新加坡的軍隊在體系化建設上是很完善的,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現代化建設水平甚至不會比一些大國差,在東南亞11國中,軍備水平最高的應該就是新加坡了,當然了,新加坡的體量太小,國土面積和人口是硬傷,武器裝備就算再先進,也只具備戰役級別的戰爭能力,並且是一次性的,不過,新加坡在海外是有駐紮軍隊的,這些軍隊的作用就是在本土遭到打擊的時候可以回援!


哨兵ZH


在如今的各國較量之間,最容易拿來比較的就是綜合國力,除此以外就是軍事實力。一個國家如果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那麼他就會隨時被其他的國家殲滅,或者面臨被別人蹂躪的地步。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各個國家開啟了自己軍事上的最大投入,努力的提升軍事實力。

這麼多的國家當中,大國一般擁有的話語權相對較多,但新加坡作為一個彈丸之地,卻能夠擁有較為強悍的實力,甚至與其他的國家叫板,可見新加坡的軍事力量也不容小覷,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探究一下,新加坡的軍事力量到底如何?

有很多人認為新加坡的國土面積狹小,人口也不是很多,所以將這個彈丸之地視作是一個任人宰割的小國,這就是一個片面上的認知錯誤。因為新加坡的國土面積雖然小,但是軍事實力卻是能夠在世界範圍內,排上較好的名次。可見新加坡在軍事方面不僅強悍,而且還能夠擁有更大的作為。那麼他們在軍事配比方面,以及各個方面的投入到底又是怎麼樣的呢?

軍事投入方面的最主要一點就是經濟上的投入,新加坡的軍事投入佔比非常的高,其在東南亞地區來看,就連被公認為軍事力量第一的越南,它的軍費投入和開支都沒有達到新加坡的高度。由此可見,越南的軍費排名和新加坡的軍費排名相比,新加坡就已經佔據了一定的優勢,而且軍費的支出以及各方面的人力配比和投入,都是新加坡十分重視的,這也是新加坡能夠維持其軍事力量佔據前20以內的主要原因。

要說新加坡為什麼有這樣的能力去別的國家叫板,首先就是經濟給了他最大的支撐,所以使得他在軍費投入方面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優勢。再加上在新加坡地區,雖然他們的人口數量並不是很多,但是在安全意識上卻不輸於任何國家。

他們建立起了屬於自己國家專屬的海陸空三維體系,這使得國家在任何一個方面,都具有保衛自身安全的能力。這種自保也是處在夾縫中求生的新加坡必須具備的戰鬥素質,如果沒有了這些東西,相信新加坡地區早就被其他的國家玩弄於鼓掌之間。

新加坡對於購買軍事武器方面也從來沒有含糊過,在需要軍費投入以及購買物資的時候,新加坡也會義無反顧的將這些軍費投入作為其重中之重。在新加坡的境內,其裝配的三軍體系以及裝備質量在世界範圍之內都是最為先進的,而且現役新加坡的總兵力為7.25萬人,後備人員也達到了30萬人左右。

加上國防開支上的巨大投入,使得新加坡地區的能力是其他的作為小國望塵莫及的。在其裝備的配比上,又有著德國豹2坦克,法國的輕型坦克以及很多裝甲兵和運輸車,這些炮兵部隊和各種各樣的反坦克導彈,都使得新加坡具有著與其他國家相媲美的能力,在其陸軍的訓練,以及軍事素質和人員配備上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在新加坡的軍隊當中,空軍是他們最為引以為豪的,因為他們配備的美製A4攻擊機和F16戰鬥機,以及F5戰鬥機這一系列的空軍配備,就已經能夠使得他們在空軍方面具有精準的打擊能力。加上直升機和各種各樣的引進式運輸機,使得他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做出快速的反應,這也是他們能夠稱之為最強“毒蝦”的原因。再加上他們的海軍兵力,以及護衛艦和各種小艇,使得他在東南亞戰鬥地區具有的影響力是十分強大的。

通過新加坡的軍事力量配比和他們的軍事能力展現,我們能夠感受到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想要讓自己的國家更加安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的去發展自己國家的軍事,使得自己在安全上有一定的保障。新加坡雖然國家面積小,但是他們的自我防備意識十分強大,所以使得新加坡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軍事也成為了能夠與經濟比肩的一個長處和優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