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成功,放屁都是道理,你若失敗,再有道理都是放屁”,這句話說得對嗎?

房哥說房天下


這句話折射出一個社會問題,而且本人身邊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自我感覺是,有文化而缺德的人圍繞在所謂的成功人士旁邊為其吶喊都是為了利益,另外一種人是從小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盲從。最為可憐的是這個所謂的成功人士本人,盲目自大成為了吹鼓手的侵蝕對象!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俊良6498


說的很對,我們村在我爺爺那一輩有一個人,以前很窮,一次在人群中說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話,可是大家都說他在放屁,後來這個人埋頭苦幹,幾年以後掙了一份不小的家業,有錢後又一次在人群中故意說了一句毫無道理的胡話,大家都隨聲附和,說他說的有道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用戶429505575023


“你若成功,放屁都是道理,你若失敗,再有道理都是放屁”,這句話說得對嗎?


這句話當然不對。

這其實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因為價值觀而混淆是非的現象。

但是社會上持這種觀點的人很多,說的直白點,這不就是勢利?而且這種類似於拍馬屁、完全不顧真理是非的話,讓他們說得振振有詞。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缺乏基礎的邏輯思維能力。

成功是成功,有道理是有道理,這其中並沒有必然聯繫。你說的話有道理,並不一定成功,你說的話都是放屁,也有可能取得世俗中所謂的成功。一個人說話有沒有道理,與他是否成功、如何成功其實根本就沒有關係。

為什麼我們說成功不可複製?因為我們知道每一個人的本質、個性、背景、環境不同,每一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也就是價值觀不同,所以一個人的成功了,也只是自以為,或者說他周圍的人認同他成功了。那麼他將他成功的經驗作為道理分享出來,本身就有失常理——這只是他個人經驗的總結,根本沒有普適性。

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覺得成功人士,說的都有道理呢?

這是一種相同價值觀下的奴性。說白點,就是勢利眼。只不過勢利的未必只是金錢,而是說這些話的人認為的成功——有錢也是成功,在某些人眼中。這裡沒有任何貶義,追求有錢和追求真理從自然人的角度來說都是可以理解的,沒有高下之分。

第一,這些人認同這個人的成功。或者有錢、或者有權、或者得獎,出現這種跪舔最多的就是名利場。其實他們認同的是這個成功人士的錢、權、榮譽,而並非成功者本身。

第二,這些人其實暗含著對這個人成功的輕視。為什麼?因為他認為這個人成功了,說的都是對的,說的都是道理,我只要學習到這種道理,我也可以成功,我也可以成為站在臺上的那個人。我絕對不必你差,我用你的道理,肯定也可以成為眾人的崇拜對象。

同樣,對失敗者嗤之以鼻的也是這種價值觀的人。何為失敗?沒賺到錢,沒混得好,在他們眼裡這就是失敗。他們從你的話裡得不到他們想要成功的路徑,那麼哪怕你說的是絕對真理,對他們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自然毫無“道理”。

在自私的,因為對自己有利便認可,對自己無利便嘲諷的人心中,這句話簡直就是“道理”。

所以一句話對他們來說,是不是道理,只和是否合自己的意有關。對成功人士出於勢利,可能給個面子,不反駁。對失敗人士,那就不客氣了,極盡嘲諷。

馬雲說“九九六是福報”,他們就都一笑了之。可要是他的同事對他說,“加個班吧”,他就未必認為這是福報了。


其實誰都不是傻子,很多時候我們就算覺得“成功人士”說得有道理,也並不會這麼去執行。失敗人士說的話雖然沒什麼價值,但也可以是我們未來用得上的經驗。即使是價值觀相同的人,也未必會把成功者說出來的道理奉若聖經。他也會因地制宜地去考慮哪句話是我自己可以消化使用的,失敗人士說的哪句話,我可以拿來警戒自己。

這只是一個態度,證明自己對成功人士的認同。

說白了,還是勢利眼。即使不認同,也因為有利可圖而贊同。

如果有誰真地什麼都按成功人士的道理去做,那麼這些人不是蠢、就是壞。蠢的就是傳銷中最好的底層人士,而壞的就是傳銷中最壞的中高層人士。

這種把價值觀、認知凌駕在人類社會普遍知識、道德底線之上的人,對是非黑白已經失去了鑑別能力的人,就是受騙上當的最好肥料。

要不然就是欺世盜名的大騙子。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評論。


梧桐樹邊羽


就用“我對錢沒有興趣”這句話來說明:如果這句話是出自一位普通人之口,那麼大家肯定都會說他是在“放屁”。但這句話出自馬雲之口就“另當別論”了,因為馬雲可以對這句話說出無數的高端理由,而且還能夠讓你無法反駁,因為他的成功已證明了一切。

所以說,“你若成功,放屁都有道理;你若失敗,再有道理都是放屁”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洪剛181712469


完全正確,記得以前看過一個報道,一位身居要職的某人,喜歡書畫,經常弄些筆墨而被他人高價索取,然因故離職以後,所作書畫都成為了一張張廢紙。這也正應了那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你看杯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現實的社會就是這樣。


平民感懷


這句話大部分人都會贊同,而且現實中這種例子不要太多!

當年我所在公司的董事長在輝煌的時候吃飯開小灶,人們說領導要保持形象,在辦公室打麻將,人們說是為了提高中層的忠誠度。出差在外洗腳按摩,也被人認為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後來資金鍊斷裂,廠子倒閉,我們董事長作為失敗者開會總結,說的話都是金句名言,可是底下人照樣一臉不耐煩,就把他的話當放屁,真的是太現實了。


天北驕陽


事實勝於雄辯。現實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只是答案裡還有一句辯證的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成功者的屁不一定全是香的,道理不一定全是正確的;失敗者的屁不一定全是臭的,道理不一定全是錯的。所以,成功者不要太自以為是,失敗者也不要妄自菲薄。


父文子畫


我個人認為,對!你若成功放屁都是香地。那天成功轉為失敗 放屁就是臭地




頂嘴的小灰


只能說這是普世價值觀。

有點唯成功論,但是大眾普遍接受吧。成功者者的經歷並不是可以黏貼複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走法。

可惜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沒贏得自我感覺的成功,比如,定個小目標,先掙他一個億。而有些人就是比較幸運,能夠通過努力成功,比如馬雲。

這些幸運因素需要“智”、“力”、“物”共同促進。像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力所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成就的,就像人們說衡水中學輸出的精英,是靠卷子鋪向清華北大的。有智慧,有力量又有外物相助才能走向成功。

他們的成功路上是有一些借鑑經驗的,但是不可能完全移植到另一個人身上。

我們羨慕瞻仰成功者,但是不能是一味膜拜,他們不是神,孰能無過。

如果覺得他們的屁是香的,拜託實際去聞聞,考察出“香屁”的例外。

道理是總結出來的,道路是自己走的,你把別人奉為圭臬,失去的便是你自己,而你也成不了別人。


法海無涯亦有涯


“你若成功,放屁都是道理,你若失敗,再有道理都是放屁。”這話絕對是錯誤的,說這種話的人絕對是不對的。若信之任之,豈不是欲教成功者有屁也不敢去放――憋在肚裡?豈不是會讓失敗者有理也不敢去發――悶於心中?況且屁終歸是臭,怎不能當做有嗝而稱香,理畢竟是好,怎不能枉作無理而呼差。如果放屁很響就認為不是做官就是有財,那何不鬥勝放屁?如果持理少應就視為不是敗者就是無產,那何必爭強持理?放屁自然無理,持理當然無屁,無理才會放屁,無屁才是持理,可持可放,理屁可生,不放不持,屁理不存。(搔首弄姿再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