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福區出臺應對疫情助企“十六條”力挺154棟商務樓宇度過疫情寒冬

開福區出臺應對疫情助企“十六條”力挺154棟商務樓宇度過疫情寒冬

開福區出臺應對疫情助企“十六條”力挺154棟商務樓宇度過疫情寒冬

自動測溫機器人在樓宇上崗,主動提醒經過的顧客通過自助或輔助的方式進行檢測。李倩 攝

开福区出台应对疫情助企“十六条”力挺154栋商务楼宇度过疫情寒冬

樓宇防疫手冊,一圖讀懂“雲端企業”如何防疫

开福区出台应对疫情助企“十六条”力挺154栋商务楼宇度过疫情寒冬

湘江畔的開福萬達商圈樓宇林立。 開福區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心 供圖

星辰在線2月21日訊 據長沙晚報(李卓 楊雪妍)報道,疫情之下,今年的開局有點冷。“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按理說,處在樓宇“雲端”的中小微企業應早早領受了料峭春寒。

然而,開福區密集的154棟商務樓宇卻在“雲端”復工復產的大潮中,感受到政策春風的融融暖意。

2月19日,開福區出臺《關於有效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十六條政策“乾貨”滿滿,而其中3條即專為樓宇經濟量身訂製:租賃開福區屬國有企業持有的經營性用房的中小微企業,可享租房補貼,新入駐轄區樓宇的企業,租房、購樓有獎勵;2月底復工率達到80%的樓宇載體物業管理公司,你買口罩防疫物資,我最高補助10萬元……其他諸如促生產、減負擔、保用工、優服務的普惠政策,更是讓樓宇項目和企業如沐春風。

疫情未退,又逢樓宇項目、企業復工密集期,開福區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將及時把政策利好兌現為真金白銀和貼心服務,幫助樓宇企業防疫、復工兩手抓、兩手硬,讓開福區樓宇經濟實現“雲端之上春來早”。

開福“好房東”

你給中小微企業免租,我最高補貼50萬元

疫情期間,什麼最令復工中小微企業頭疼?對於租賃光鮮靚麗的寫字樓辦公的樓宇企業,高昂房租無疑是最頭痛的固定成本之一。為此,有人在網上發起“免租運動”,當你還在和房東討價還價,期待東家大發慈悲時,開福區應對疫情的助企“十六條”,給企業送來了“中國好房東”。

“我們之前一直採取遠程辦公、‘雲端’開會的方式在家辦公,復工後搬進寫字樓,一想到馬上要支付高額房租就頭疼。”湖南獵航科技創始人、國防科大微電子方向博士後朱守中最近從家裡搬回到北辰樓宇辦公,他告訴記者,開福區助企出臺“十六條”後企業喜事不斷,開福區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他企業可減免相應租金。而他企業的“反無人機被動偵測和測向定位系統”專利直接轉化為合同,接連簽下幾個大單,合同總金額400餘萬元,實現了疫情低迷形勢下的逆襲。

朱守中所享受的,正是“十六條”中對開福區租賃樓宇辦公的中小微企業訂製的福利。該政策規定,租賃區屬國有企業持有的經營性用房的中小微企業,給予2020年2月租金全免,3月、4月租金減半扶持。

鼓勵民營業主參照上述標準減免中小企業工商業用房租金。對在疫情期間為承租的中小企業減免租金的商務樓宇、城市綜合體、創業園、專業市場的運營管理主體給予補貼,按實際減免租金的30%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不超過50萬元/家。

開福“好HR”

幫開福區企業招好工最高獎6萬元

疫情當前,想出門務工的,擔心病毒感染;企業欲開招聘會,又擔心人員扎堆聚集不安全。樓宇企業復工,員工到位是關鍵,可疫情下的“用工荒”怎麼破?開福區多方發力,給樓宇企業充當一個稱職的HR(人力資源)角色。

“打開微信,掃一掃開福區招聘系統二維碼,我在線上瀏覽找到一家合適的房地產企業,視頻面試和線上簽約一趟完成,很方便。”有豐富銷售經驗的求職者周維通過開福區“空中雙選會”,與樓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開福區連續啟動4場“空中雙選會”,將以往人頭攢動的招聘會改為線上招聘,50餘家企業提供3000餘崗位,求職者和用人單位“空中雙選”,不見面也能面試簽約。

疫情下復工,“好HR”會貼心為樓宇企業考慮如何應對疫魔安全復工,更會為樓宇員工操心健康福利。

企業在樓宇“雲端”辦公,動輒成百上千員工擠電梯上下班,嚴峻疫情形勢下,如何應對復工人潮?開福區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心趕在2月9日復工前,在全區154棟樓宇發佈復工疫情防控手冊,並通過微信公眾號發佈電子手冊,讓樓宇物業和企業一圖讀懂如何做好防疫準備。開福區樓宇經濟促進會也在第一時間聯合華夏保險等保險公司,特別針對疫情期間在開福區辦公的樓宇企業員工推出了“防疫保險”,保額20萬元/人,保障期90天。

應對“用工荒”,“好HR”還捨得花錢重金招工。“十六條”明確,疫情期間為開福區註冊的企業提供人員代招、勞務派遣、勞務外包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服務人數分別在50人(含)、80人(含)、100人(含)以上,且穩定就業3個月以上的(以社保參保記錄為準),分別給予獎勵2萬元、4萬元、6萬元。

開福“好樓管”

新入駐企業租購房辦公最高享30萬元補貼

疫情寒冬下,如何讓徘徊觀望的初創企業入樓回樓?“十六條”政策,讓開福“好樓管”拿出真金白銀管好樓。

疫情防控期間,新入駐開福區樓宇項目的企業,租房辦公的,區財政給予3月底之前的租金補貼,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30萬元;購房辦公的,在原有政策基礎上,再給予200元/㎡的補貼,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30萬元。

復工率高的樓宇物管,也能享受政府防疫物資補貼。政府對2月底復工率達到80%的商務樓宇、城市綜合體、創業園等樓宇載體的物業管理公司購買防疫物資給予支持,管理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補助10萬元,管理面積5萬至10萬平方米的補助5萬元。對疫情防控期間表現優秀的小區物業管理公司,待疫情結束後專門給予評先評優,並予以獎勵。

開福“好保姆”

服務型政府下沉樓宇躬身解難

“先生,你回去以後記得將口罩妥善處理,不要亂丟,也不要重複使用,您的體溫正常。”萬達廣場寫字樓內的一處監測點,一臺橙黃色智能體溫檢測機器人亮相,為進出樓宇的白領們進行體溫測量,引起大家的好奇。

隨著復工復業潮出現,除了對疫源地人員的重點關注之外,如何加強對樓宇流動人群的排查與防控成為重點。樓宇人員流動快,且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排查人員的配備成為難點。問題就是導向,作為服務型政府,開福區政府直面難題,在湖南超能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開福區為萬達廣場、華潤萬家超市、華創國際廣場配備了數臺公共場所體溫檢測機器人,主動提醒經過的顧客通過自助或輔助的方式進行檢測,為他們提供體溫測量和咳嗽、乏力、氣促等現象問詢,從而篩查出具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狀的人員。被檢測人員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機器人將拍照留存現場照片,並通過短信提醒管理人員,同時推送二維碼引導疑似人員按照相應流程做進一步的報告和檢測。機器人迅速成為了樓宇防疫的生力軍。

根據“十六條”,開福區各行業主管部門根據疫情發展情況,積極指導幫助轄區企業復工復產,積極探索“一件事一次辦”“不見面”無紙電子化登記,積極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簡化涉稅事項辦理流程,開通企業服務“綠色通道”,保障企業有序生產經營。

(點擊進入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