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集鎮“雙柺”書記奔波在抗疫扶貧第一線

駐馬店網訊“大徐收到,馬上完成任務。”對講機裡傳來楊家集鎮紀委書記程相蒙鏗鏘有力的聲音。緊接著,程相蒙迅速組織大徐村組幹部入村入戶逐個走訪,他拄著雙柺,帶頭入戶排查外地返鄉群眾,楊家集的鄉親們親切的稱呼他“雙柺”書記。

臘月三十下午,泌陽縣和楊家集鎮接連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動員會,程相蒙連夜在村裡召集5名村委幹部和21名村民小組長,傳達縣級鎮級會議精神,商量討論全村疫情防控措施。當他拿出鑰匙打開家門的時候,新年的鐘聲正好敲響了……

幾年前,程相蒙檢查出股骨頭壞死,但是他依然每天奮戰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作為楊家集鎮大徐村的脫貧攻堅責任組長,程相蒙盡職盡責。大徐村是全鎮村組最多、人口最多、貧困戶最多的貧困村,全村16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3876人,系統全口徑貧困戶337戶1030人,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3戶150人,各項數據指標均位居全鎮之最,就是面對這種困難,大徐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依然走在全鎮前列。2018年,大徐村被泌陽縣表彰為脫貧攻堅先進村委,在全縣“奪旗爭星”活動中,大徐村獨獲7面紅旗,奪得四星級黨支部。

在脫貧攻堅中,不管再苦再難,他都每天忍著雙腿的疼痛堅持安排工作、帶頭走訪,從沒有退縮。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節點,拄著雙柺的他更是絲毫不允許自己被任何形式的“特殊對待”。為防止群眾外出串門聚集,大年三十晚上,程相蒙就組織村組幹部對全村主次幹道路口設置了路障。大年初一上午,程相蒙就被自己安排設置的路障堵在了村外面,他把車停在路邊,拄著雙柺走了五六里的鄉間小路來到大徐村部。此後,程相蒙就一直在鎮政府和大徐村部之間來回奔波,他帶領全鎮全村的黨員幹部們一起抗疫,20多天以來沒有休息過一天,只有正月十五晚上回家了一次,悄悄從門口拿走換洗的衣服就又回到村部的住室。

杨家集镇“双拐”书记奔波在抗疫扶贫第一线

為了有效防控疫情的蔓延,鎮政府和村部都關了平時做飯的大夥,程相蒙就啃著方便麵就這白開水,群眾都心疼他,把雞蛋、大肉送到村部門口。有的同志心疼他,讓他沒事別“瞎跑”,在村部把工作安排到位就行了,讓村組幹部去走訪,可他怎麼都不同意,他說:“只要我的‘瞎跑’能換來群眾的不‘瞎跑’,這就值了!”

在平時的工作中,程相蒙說的最多的兩個字就是“良心”。以前中每次召開扶貧工作會議,安排工作時他都要重複這樣的話:扶貧這項工作是個良心活,涉及到貧困戶的切身利益,不管是教育補助、低保五保、殘疾補貼,還是安全飲水、住房保障、醫療救助,漏掉一戶一人,對他們來說都是天大的事,都會給他們帶來太多困難,我們得憑良心,細心再細心,把該落實的政策落實到位。

針對這次的疫情,他和村組幹部開會還是那些話:我是一名黨員,在座的大多都是黨員,但是現在我不和大家講黨性,就講良心,如果我們的排查工作、隔離工作出哪怕一點點的紕漏,那帶來的最少也是好幾個家庭、幾十上百口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我們為了全村這三四千口老少爺們,也得把這事做好。

以前,說起全村的80多戶貧困戶,程相蒙滔滔不絕,誰家是低保五保、一個月多少錢,誰家有幾個學生、多大了、都在哪上學,誰家有殘疾人、都是幾類殘疾,誰家有病號、在哪看病,誰家的房子是哪年蓋得,這些他都熟記心中,扶貧工作記錄記了一本又一本。這次疫情防控一開始,程相蒙就對排查出的19戶32人湖北返鄉人員進行詳細記錄,哪一戶什麼時間返鄉、電話號碼是多少、密切接觸了多少人、分別叫什麼、多大了,程相蒙說起來如數家珍。

在安排部署、走訪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程相蒙還不忘記統籌安排好脫貧攻堅工作。他進一步理清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思路,依據全村脫貧攻堅計劃,制定第一季度脫貧攻堅工作提示,重點是提升村莊整體環境面貌和貧困戶家庭環境面貌、引導貧困戶養成衛生文明健康生活習慣以及謀劃今年產業就業增收項目等。利用入村宣傳疫情防控的機會,將工作提示張貼到貧困戶家門口。

杨家集镇“双拐”书记奔波在抗疫扶贫第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