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新區發揮“硬核”科技力量 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2020-02-21

在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國家高新區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的重要精神,及時制定出臺政策,支持園區內科技企業加快成熟科技成果運用,展現科技力量,實現使命擔當。

一、發揮科技創新資源優勢,及時發佈抗擊疫情產品服務清單

為適應疫情期間疫情防控、城市運行需要,合肥高新區充分發揮區內科技企業的現代化科技力量,圍繞病情診斷、防疫物品、視頻會議、網絡辦事、人員排查、復工復產、生活服務、網絡教育等城市運行迫切需求,聚焦直接投入使用的抗疫產品、適用特定場景的防疫產品及減少直接接觸的場景解決方案等三類產品服務,緊急徵集遴選疫情防控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經過充分徵集、梳理並聯系企業逐一核實後,合肥高新區先後於2月11日和2月17日向社會公開發布了兩批54家科技企業的73項抗擊疫情產品服務清單。通過需求單位跟供給企業的有效對接,為廣大科技企業提供更多、更現實的技術應用場景和城市機會,進一步激發科技型企業的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

二、主動提供精細化服務,支持在孵企業科技“戰疫”

作為國家級備案眾創空間,中關村創客總部免除了在孵企業2月份50萬元的租金(集中辦公區),同時推出政策諮詢、貸款對接等服務,為孵化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積極推動企業的產品技術在抗疫中的實際應用,科技戰“疫”渡過難關。目前,創客總部先後協助15家孵化企業參與抗擊疫情工作,推動孵化企業結合自身技術、渠道、資源優勢,在疫苗研製、檢測防護、疫情防控、防治宣傳、諮詢問答、遠程教育等方面進行了研發,積極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這些企業包括:研製疫苗的紐倫智能,生產紅外遠程測溫產品的小眼探索、翔創科技,與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聯合開發新冠肺炎防護知識問答智能助手的知識圖譜,提供肺部AI影像診療系統的醫準智能,院士領銜研發“智慧社區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平臺”的博雲視覺,開發無人機全自主疫情防控巡檢系統的雲聖智能等。

三、強化高科技運用,提升疫情防控智能化水平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除在檢測試劑、藥物疫苗、消殺防護等方面湧現出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以外,一些智能服務機器人、無感測溫裝置、遠程監測平臺、智能診療設備等智能產品的開發和應用,也為遏制疫情的蔓延,加快治療進程提供了保障。安徽雲之跡信息公司開發的“智能上下電梯跑腿送物機器人-潤”、“智能送餐機器人-心得”、“智能消毒噴霧機器人”,用機器代替人,有效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頻次。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基於精度人臉識別技術和非接觸式測溫技術,以機器智能識別檢測代替人工識別,實現對戴口罩者體溫過高時的識別和報警。合肥康聆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基於智能電子聽診器的新型冠狀肺炎早篩系統,可實現遠程肺部聽診,可用於新型肺炎的早期篩查,降低了醫務人員與患者接觸的感染風險。這些硬核技術在最大程度保障準確率的同時,大大提高識別效率,通過非接觸式快速瞭解人體體溫狀況,避免潛在隱患,最大限度將潛在疫情阻擋在外。

四、發揮新經濟企業優勢,積極拓展疫情防控應用場景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一些國家高新區內的新經濟企業憑藉研發技術和自身優勢,在互聯網+、大數據、數字傳媒、網絡安全等領域,緊急上線一批產品和服務,分別助力在線問診、搜索摸排、抗擊疫情宣傳和網絡安全等工作。成都醫雲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醫聯互聯網醫院聯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共同上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居家隔離防護方案”,利用平臺上的3600餘名醫生幫助了近14萬人問診,很好地起到了協助醫療機構及疾控機構控制疫情,減少和降低病毒交叉感染幾率的作用。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緊急推出針對疫情防控的智能外呼平臺和疫情地圖,智能外呼平臺具有批量一對一電話呼叫功能,可以通過定向或隨機發起撥入居民電話,自動詢問並採集居民疫情信息分析,並生成觸達統計報告。浙江中測新圖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推出疫情測報小程序,浙江佰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發《新冠病毒疫情監測指揮一張圖》平臺系統,這些基於大數據的程序系統可實時呈現中國大陸各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治癒病例的彙總情況與地域分佈;同時還可以推出百度遷徙數據,這些數據都已成為政府制定防控措施的有效依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