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得名“山南說”非今日才有,只能更支持亮躬耕襄陽隆中

近日,有襄陽網友從文字學上分析“襄”字,推測現襄陽城南的峴山諸峰古稱“襄”,稱襄山。筆者認為這是有益的探索。襄陽的陳家駒老師,工作之餘愛研究襄陽的歷史、地理和風土人情,他在2006年出版了《襄樊風韻錄》。其中史蹟初探第一篇巜襄陽名稱來歷探討》,其主要內容是襄陽得名水(襄江故道)北說;

襄陽得名“山南說”非今日才有,只能更支持亮躬耕襄陽隆中

第二篇《襄陽、南陽—兼談諸葛亮躬耕之隆中》,主要談東漢末年南陽郡與南郡界線和襄陽無西,肯定諸葛亮躬耕隱居之地為襄陽隆中;

襄陽得名“山南說”非今日才有,只能更支持亮躬耕襄陽隆中

第三篇巜歐廟古城遺址與襄陽》,認為位於現歐廟街東的古城遺址是古襄陽縣治所在,峴山諸峰古時稱襄山,古城遺址位於襄山之南,即山南說。

襄陽得名“山南說”非今日才有,只能更支持亮躬耕襄陽隆中

如上圖所示,這個遺址位於207國道以東歐廟街東。陳老師懷疑歪頭山訛傳為阿頭山,古城遺址在峴山諸峰南側(現襄陽城南)。隆中在現襄陽城西。

後來,陳老師又關注歐廟鄒灣遺址(位於207國道西)。陳老師到現場進行了系列考察,並於2019年1月8日,在《襄陽晚報》發表巜尋找早期的襄陽城》此文還是山南說。此文同時說明了劉表“連府帶名”遷入“楚北津壘城”時間,與諸葛亮在襄陽隆中的躬耕隱居時間(東漢末年197-207年)沒有衝突。

襄陽得名“山南說”非今日才有,只能更支持亮躬耕襄陽隆中


要說明的是,“山南說”到目前為止,還是“聊備一說”(陳家駒老師在文所說),只是一家之說的推測,地名部門認可的還襄水北說。目前已在整個襄水(舊又稱南渠、檀溪)沿線豎“襄水”牌。

襄陽縣在周邊眾多的行政實體中,成立最晚。縣(州)治歐廟遷移說若成立,強化的是襄陽縣建縣的時候,與隆中地區距離遠,隔山、隔水,襄陽縣更沒有管理隆中地區的可能性。

某地網友處心積慮,不惜弄虛作假,拼湊文章,否定國家認定的襄陽古隆中諸葛亮故居,這種做法是不可能得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