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農民為何不怕旱不怕澇就怕有蝗災,怎麼看待蝗災危害?

愛車E族3


莊稼人害怕天災,盼望風調雨順,有一個好年景才有好收成。

旱災,澇災,風災,蟲災統稱農業四大天災,這四大災害對農民來講都是刀刀見血,只不過有輕重之分而已。

旱災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在夏季3天不下雨謂之小旱,7天不下雨就被稱作大旱了,眼看著地裡的莊稼被曬的半枯焦,農民心急如焚,別跟我說抗早,在人畜飲水都有困難的情況下,你澆那幾桶水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大旱之年旱死的莊稼只在有限的局部,被農民稱為“旱龍道”的地方,也就是地質是砂石結構的土地,這樣的土地秋天將顆粒無收;澇災也挺可怕,雨季裡,滿壠溝子的水沒過莊稼苗,雨後經久不消,莊稼被灌得發黃,但是經過治理,這樣的土地為數已經不多,澇災對莊稼的影響也是局部;風災很嚴重,大多發生在秋季,一場颱風來襲,莊稼一片片倒下,都是顆粒飽滿的莊稼,瘦小枯萎的莊稼由於自身矮小輕盈反而不易倒下,相對前兩個,風災更可怕;最後是蟲災,這個是滅頂之災,蝗蟲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如果說旱,澇,風災損失的只是一部分的話,蟲災留下的就是絕收,這個可不是危言聳聽。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我國在治理蝗災的工作也有了很多成功經驗,對防控自然災害,特別是對付蝗災已經能夠主動應戰,蝗蟲肆虐大地,造成顆粒無收的慘景早已成為歷史,

過去農民靠天吃飯,現代農民種莊稼已經很少再看老天的眼色了,各種天災影響完全可以忽略,新技術,新操作帶來了莊稼年年都是豐收年。


丅FK


種地農民為何不怕旱不怕澇就怕有蝗災,怎麼看待蝗災危害?我覺得題主這個問題說的不對,種地的農民是怕任何自然災害(水、旱災)和蝗災,沒有哪個農民希望自己家的糧食作物受到損失。

其實,只要糧食作物一受災,受到直接影響的,始終是處於生產一線的農民。就拿水災來說,農民要想盡辦法積極防澇,而一旦防澇失敗,就有可能顆粒無收。我們這去年就受了嚴重的水澇,許多低窪地被咆哮的河水浸泡了幾天,許多農民是欲哭無淚。

再說旱災,這個也是農民不想要的,以前鬧旱災,經常有農民為了爭奪一點水源而大打出手。近些年,為了爭水源打鬥事件是少了。但是,一旦遇到旱災,農民肯定會要多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救災,像打水井抽水什麼的一刻都不能停,否則會造成糧食嚴重減產。

我們再說下蝗災,這個東西一來,對莊稼農作物都是掠奪性傷害,我國近些年也時常有小規模蝗災發生。但是近幾年出現了一些比較有趣的現象,有的地方的人甚至希望當地鬧蝗災,為什麼呢?那是因為蝗蟲不僅是一道美貪,還可以增收。農民抓蝗蟲的收入,遠遠大於種植糧食的收入。曾經就有新聞報道過,某地受蝗災,當地農民齊心抓蝗蟲,結果賣蝗蟲的收益遠遠大於種糧的收入,抓蝗蟲的人,最後都多過了蝗蟲。

總之,我始終認為,農民是害怕任何的災難的,不論是水災、旱災、火災,都會對農民的生產作物帶來毀滅性傷害。但是,得益於我國豐富的烹飪水平,現在農民反倒不怕蝗災,哪裡發了蝗災,說明當地的農民又可以增收加餐了,大家說奇怪不?


壞男人說小龍蝦


看來這位朋友不是農民,沒有經歷過旱澇之年。說句實話,農民種地即怕旱又怕澇更怕蝗災,這三種災害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對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影響極大,狀況嚴重的,直接導致農業減產或絕收。

旱:由於天氣異常,乾旱無雨,至是到了季節的莊稼無法播種,錯過了時機造成損失。更可怕的是,眼看莊稼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正是要雨的關鍵時刻,久旱無雨,狀況輕的、持續時間短的,尚切有個半收,如果幹旱持續時間較長,別說半收,甚至顆粒無收,其結果是前功盡棄勞而無功,連種子農藥投資都要賠掉。

現在,國家在農業水利等方面非常重視,興修水利打機井,是農民種地有了保證,一但遇到旱災之年,有了水利條件,能夠確保莊稼“旱澇保收",種田有所改變。

澇:由於雨水過多,農作物被淹,尤其是小苗和不耐澇的作物,直接死亡。有的作物輕的減產,嚴重的顆粒無收,造成經濟損失,“澇"是農民辛苦勞作,到最後連成本都很難收回。

蝗災:有些地方蝗災嚴重,用“遮天蔽日不計其數”來形容一點不為過,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更不必說農作物了。

不過,現在和過去有所不同,蝗蟲有藥物滅殺,真的出現蝗蟲,國家早有準備,時時監控,儘可能消滅,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總之:旱澇蝗災一但發生,對農民農業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沒有輕重倒置之說。


春雨春景123


我是豫東南瓜,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為什麼現在的農民不怕旱不怕澇,我們這地方農田,每50畝一個灌溉用的水井,每個水井旁邊都有一個接好的三相電開關,澆地非常方便。現在的排水系統也很完善,通往田地的路邊都有類似於河道一樣的排水溝,直通大的河流。

蝗災,目前來說農民是無辦法去應對,大量蝗蟲飛過的地方可以說寸草不留,雖然現在有養蝗蟲賣給餐館的,但是大量的話你是捕捉不完的,只有靠飛機去播撒藥物控制蝗蟲。





豫東南瓜


蝗蟲是很好吃的,高蛋白低脂肪純天然綠色食品,口感鮮美。其他所有昆蟲和動物包括蜘蛛都愛吃蝗蟲,蝗蟲是所有動物的美食,而蝗蟲卻只吃單子葉草,比如,玉米葉,小麥葉,高粱葉,穀子葉和其他單子葉草等。

想抓蝗蟲告訴你個好辦法,可以用網兜在早晨太陽沒出來的時候,或者太陽下山後這兩個時晨點蝗蟲就不動了,很好抓捕,然後速凍冷藏,吃不完可以賣掉啊,我曾經養殖蝗蟲的。市場價25元一斤,你抓了賣10元一斤肯定好賣。

蝗蟲最怕農藥,都藥死太可惜了。


快樂老闆


我是農民的兒子,從小就生活在農村。也跟過父母種過田,能感受到那種豐收的喜悅。至於你說的不怕旱,也不怕澇。我是非常不贊同的。農民以種地為生,當然希望秋後的豐收豐收。

首先乾旱,時間長了,苗就不長了,更不用談果實,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費,一切都是徒勞。洪澇對於大家來說都是可怕的,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僅是農業,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體現出來。一旦洪澇來襲,小則農田淹沒,大則山體滑坡至房屋倒塌。影響力就不用說了。

至於蝗災,現實中真還沒見過。看過報道是挺嚇人的。希望農民朋友們一輩子也別遇上。





追奔少年


怕旱,是降水分佈不均,北方地區集中在7..8兩月,其餘的季節雨水很少,滿足不了莊稼的需要,水澆田種植密度大,產量高,對水份需求量大,所以怕旱。不怕澇的原因是現在有了大型機械,排水設施搞的好所以不怕澇。至於皇災問題,有皇蟲並不可怕,只要不成災,因為人和動物昆蟲和平共處,但是不能成災,一單成災,災意味著災難,災荒。不管什麼災,水災旱災皇災鼠災。皇蟲一單成災就顆粒無收。種莊稼不像做生意,南方一年兩到三茬北方就一茬,錯過了時間這一個結段就完了。所以討壞老婆是一輩種壞莊稼是一季,所以對於皇災我們不隔岸觀火,靠鴨子吃,和看作美食,那都是玩火自焚,我們對於巴基斯坦的皇蟲不要想亡羊補牢。要居安思危要做到未雨綢繆,到時候會殃及池魚。


地球新說


在古代其實也怕旱澇災害的,水災,旱災,蝗宅稱為古代三大自然災害。蝗蟲災害對農業傷害是毀滅性的,所以農民都怕蝗災,但新中國成立後,國家花大力去防災減宅治理蝗蟲災害取得了很大成效,除了機械噴灑藥物治理,還有自然生態治理,如加強綠化,人工磊石築巢引來蝗蟲天敵鳥類,放養雞鴨鵝去吃蝗蟲,另外也有很多人工捕捉蝗蟲食用之,可以說現在蝗蟲災害在我國已經成不了大規模的災群,不足為患。但也不可麻痺大意,時刻警惕監測,方可保農業牧業不受災,民以食為天,要確保糧食種植安全。


搭理的


這個問題我有點不贊同,你種過地嗎?農民怎麼不怕旱,不怕澇?這些都怕,只是現在社會進步已經解決了一些天災問題。比如說旱,現在水道修的很多,天旱可以用泵抽水澆地,地裡還挖了很多口井。澇,,,現在水利修的很完善,河道加寬加深。也有澇的時候讓人害怕的,基本上每年全國總有地方發大水,山洪。


海鵬一點光


那個專家說農民不怕旱,不怕水災?19年有的農戶旱災棵粒不收!17年水稻在田裡無法收割,收到家裡也出芽,8角沒人要!你說是怕該是不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