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企業復工“優秀生”的煩惱

隨著各鎮區陸續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備案,在做足防控措施的基礎上,中山不少企業馬不停蹄通知員工抓緊到崗,進入生產狀態。2月20日,記者走訪了石岐區兩家已復工企業,瞭解復工情況及所遇困難。

“催令”頻發,企業復工向供應商要零部件

“有沒有去過疫情發生地?”“體溫剛剛測了多少?”“你是搭乘什麼交通工具來上班的?”在中山市太力家庭用品製造有限公司一樓,一名登記人員向剛剛經過洗手、趟過消毒水、測體溫等流程的數名員工,發起“每日三連問”。筆者目之所及,工廠防控指引、防控操作流程等文件,在該公司一樓,掛滿了整整一個牆面,而耳邊聽到的,是每天廠區用廣播播放的防疫指引。

測量儀、水銀體溫計、75%酒精等防疫物資,太力目前儲備夠全員復工使用一個月的份量。每日安排對辦公室、車間、飯堂、宿舍、公共區域(休息間、衛生間、門把手、電梯)進行消毒,要求員工進入廠區必須戴口罩、測體溫、鞋底消毒、洗手方可進入辦公區域、車間。復工復產井然有序開展。

太力公司成立於1999年,專注於新材料研發及應用、真空收納收藏、食品真空保鮮、真空電子電器等領域核心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至今已全球申請產品專利600多項。太力公司研製的殘留食品處理器,已經伴隨著神舟七號至神舟十一號飛船七次飛入太空,為航天員的太空生活保駕護航。

中山:企业复工“优秀生”的烦恼

“我們的復工人數已達90%,還有部分廣西、四川、陝西的員工因封路等原因尚未到崗。”該公司副總裁饒志明告訴記者,太力復工至今已有十天,是石岐區最早一批進行復工備案的企業之一。由於該企業生產自動化程度高, 生產線人工僅有100多人, 員工到崗也相對較快。

在太力生產車間,數只機械手正在兢兢業業地運作。一眼望去,自動化設備“裝滿”了整個生產車間,員工的身影寥寥無幾。自動化生產程度如此高,企業復工是否就順風順水?

太力復工也有著煩惱。“我們線上線下,國內國外均有銷售渠道,在沃爾瑪、家樂福等也能常常看到我們企業生產的產品。” 饒志明告訴記者,企業生產所需原材料,很多供應商受疫情影響無法及時供應,包括成品運輸到各地,有些地方也會遇到交通限制。“希望各地政府能加強管理,在做足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儘快讓企業復工,讓配套企業能跟上我們的生產步伐。”

中山:企业复工“优秀生”的烦恼

訂單不缺缺人手,員工到崗遇難題

位於石岐區的另外一家企業——廣東沃萊科技有限公司,也有同樣的煩惱。

沃萊科技成立於2014年2月,廠房面積近20000平方米。公司專注於研發和生產個人健康電子產品,產品能提供身體稱重、脂肪測試,包括運動手錶、智能跳繩、智能體脂成秤等,同時提供大數據及數據分析應用、健康APP應用開發、小程序,第三方接入應用等,為客戶提供完整的個人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我們的零部件供應商,有的在順德,有的在東莞,受疫情影響,很多供應商還未復工。這也影響了我們的生產進度。” 沃萊科技董事長高瑞軍向記者吐露他的煩惱。

玻璃是用來製作智能體脂秤不可缺少的零部件,而沃萊科技的玻璃供應商在南朗,此前還未取消復工備案時,高瑞軍幾乎天天“追著”供應商問:“你們何時能開工?”利好的是,近日中山各鎮區陸續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備案,中山企業迅速為復工復產做準備,高瑞軍的“供應鏈難題”正在逐步解決。

沃萊科技成立至今每年產值平均實現50%以上增長,目前是廣東省高增長企業、中山市工程技術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對於外貿訂單佔比大的沃萊科技而言,疫情當下,缺的不是訂單,而是人。該公司現有員工超350人,其中生產線上員工有260多人,目前到崗80多人,返崗人員佔三成,恢復了兩條生產線生產。而研發設計、管理人員等有90餘人,目前100%到崗。

中山:企业复工“优秀生”的烦恼

“出不來呀,沒人。” 高瑞軍表示,該公司很多員工在廣西、湖南,在封村封路的情況下,難以迅速到崗。然而,在訂單量沒有減少的情況下,以往大年初七左右開工,現在才剛剛開工三天,整整少了半個月的生產時間。原本兩個月3千多萬的訂單量,現在要在1個半月裡趕出來。高瑞軍表示,以往員工每天早上8點上班,晚上8點下班,一月休息4天,為趕訂單,現在改成每日上午8點上班,晚上9點半下班。高瑞軍說:“每天下班晚一個小時,每個月少兩天,這樣才有辦法完成訂單。”

為了解決員工返崗問題,沃萊科技開始加入了“搶人”大戰。“對已復工復產的上班員工,在市給予的一次性300元/人的補貼基礎上,我們公司再補貼700元/人補貼,也就是全部補貼1千元。” 高瑞軍表示,企業每日在員工微信群裡蒐集員工身體狀況及返崗情況,按照目前兩三天返崗十幾人的進度來看,有望3月初實現員工全員返崗。

在沃萊科技三樓,兩條已經恢復的生產線按照防控標準,每隔1.5米安排一名員工工作。目前,沃萊科技已備有5千個口罩,加上向石岐區辦事處申請的口罩,足以支撐企業全員復工復產一個月。

中山:企业复工“优秀生”的烦恼

不控制好疫情,沒有復工復產的條件;不復工復產,防疫戰後繼乏力。石岐區黨工委副書記吳坤滿告訴記者,截至2月20日中午12時,石岐區333家規上限上企業中已復工194家,復工率達58.26%,石岐區正爭取本月完成復工率達90%的目標,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我們希望全力打通復產復工‘最後一公里’,將貼心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

【文字/攝像】南方日報記者 廖冰瑩

【視頻剪輯】南方日報記者 盧子衡

【通訊員】計慧慧

【作者】 廖冰瑩;盧子衡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