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什麼都不說,本來是耐心的跟他講話,但他還是不吭聲,怎麼辦?

雪沫兒美顏


你好,我是『家長請坐』沈玉英老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當家長問孩子,孩子卻不肯說的時候,是情緒阻隔了孩子的表達慾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先處理孩子的情緒,然後尋找有效的方法,引導孩子說出真實想法或原因。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關鍵詞:觀察、說出、安慰、引導、承諾)

一、觀察並說出孩子的情緒,給予安慰
  • 觀察孩子的狀態,如果孩子非常在意這件事,沒有心思做其它事情了,那就需要馬上處理。如果孩子不是很在意,已經專注的做其它事了,就暫時放一放。

  • 等孩子的情緒稍微平靜點以後,問問孩子的感受,也就是關心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問那件事到底是怎麼樣。

  • 給孩子幾個情緒詞讓孩子選擇,如:害怕、傷心、失望、快樂等,讓孩子從中選擇1-2個詞來容易自己的感受。

  • 告訴孩子我們看到了他此刻的情緒,然後抱抱孩子、撫摸孩子的頭。當孩子的情緒被看到,並得到安慰,他們就會願意跟父母溝通。

二、給予孩子選擇權

有些孩子,在情緒處理好以後,就會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有些孩子卻不願意。所以,我們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問一下孩子是想現在溝通那件事,還是以後再溝通,讓孩子來決定。

這種方式,也是把面對問題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畢竟是孩子的事情,我們作為家長,可以幫助和引導,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三、向孩子承諾不管他說什麼,我們不會因此事發火
  • 告訴孩子我們想知道這件事,是因為關心他,希望給到他一些幫助或安慰。

  • 向孩子保證,不管這件事是什麼,我們都不會因此對他發脾氣。許多時候孩子不肯說,是因為不信任自己的父母,擔心說出來給自己惹更大的麻煩。

  • 如果孩子願意說出來,我們很願意幫他一起分析問題和想辦法,但如果他並不想讓我們干涉,我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選擇。


以上的處理方法,其實也是家長跟孩子溝通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因為孩子是弱勢群體,他們遇到難事的時候,會想很多,其中就包括,告訴家長以後會怎麼樣,親子關係決定了親子溝通。


接下來,我再說一下如何引導孩子清楚、有條理的說明白事件事情。

除了剛剛談到的親子溝通問題,還有的孩子是因為確實不善於表達,所以乾脆什麼也不說。那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呢?

  • 第一步:坐下來或蹲下來,身體前傾,面部放鬆,目光專注的看著孩子。這種姿勢就是在告訴孩子,我們會耐心聽他說,讓孩子也會放鬆一些。

  • 第二步: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思路,讓他們就像在做填空題一樣,一個一個的填上去。比如:這是在哪裡?都有哪幾個人?你當時在做什麼?後來發生了什麼?你是怎麼處理的?

  • 第三步:孩子一個一個的回答完後,我們幫孩子整理一下前後的順序,然後用簡單、明瞭的方式,把事情的經過再說一遍。這個過程,是讓孩子確認有無遺漏,或理解錯誤,同時也在給孩子示範怎樣表述清楚一件事。

  • 第四步:告訴孩子,他的記憶力和對細節的觀察非常厲害,幫助我們不清楚的瞭解了整個事件。這是在鼓勵和認可孩子的能力,孩子只有相信自己有這種表達能力,他們才會為此做出努力。

  • 第五步:先問孩子的想法,打算怎樣處理這件事,並說出原因。然後幫孩子做一個正、反兩面的分析,然後讓孩子自己決定。許多家長會非常反對把決定權交到孩子手裡,其實只要不涉及安全問題,我們應該去相信孩子。


所有的孩子都會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方法,雖然不一定符合父母的要求,但有決定權,才會有責任心,當孩子願意為自己負責,他們就開始主動學習並不斷改變了。

父母的信任和耐心引導,是孩子成長的臺階,只有允許他們犯錯,並給予孩子改正的機會,孩子才會敢說敢做,才會勇敢做自己,才會努力變得更好。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所有幫助,也希望會有更多家長加入到家庭教育的學習和實踐中。

家長請坐


這樣的孩子我也遇到過,把我的方法和經驗分享如下,


首先很重要的一點你不能急,要耐心,耐心再耐心,不能讓孩子看出來你很急躁,更不能他不說就訓斥他,責罵他,這樣會讓他對你更封閉,更加不給你溝通交流。只有讓他覺得你很和藹,讓他很放鬆的氣氛下,他才可能會和你說。如果你已經很努力的做出和藹了,他還是不說,那就先停止,第二天再試試,可以告訴他你現在不想說,沒關係,咱們明天再說,千萬不能著急。

第二,從側面瞭解孩子的大體情況,如果是上幼兒園或上小學,可以接她放學的時候問問他的老師和他的同班好朋友,瞭解下他當天的情況,瞭解下他當天的情緒狀況,學習狀況,有沒有被老師批評,有沒有打架。問的時候要選好方式方法,不要讓孩子反感。

第三,創造條件讓孩子張口,比如吃過晚飯後可以和孩子讀一本繪本,談一下故事情節。如果孩子大了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個電視,討論下電視劇情。在這種輕鬆的氛圍中慢慢的把話題引向學校,比如今天我聽你同學某某說你們學校幹嘛幹嘛了,太好玩了,你具體給我講講。小朋友可以給他說你聽說你今天交了一個好朋友,今天被老師表揚了,等等。讓他自己張口告訴你一些事情。這個也不能著急,可能第一次孩子不說,需要好幾次孩子才張口說。所以說耐心很重要。

第四,另外你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溝通的繪本,帶著孩子講繪本讓他明白只有溝通才能解決問題,這個適用於小一點的孩子。如果是大孩子就需要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你不告訴我我不知道你想要什麼,你需要什麼幫助。你告訴我我可以更好的配合你,要以平等的口吻,不要以家長高高在上的姿態,因為大一點的孩子都多少有點叛逆心理。如果高高在上的姿態,孩子可能還是不會給你說。

問孩子,孩子什麼都不說一定不能著急。要慢慢來,孩子最後會說的。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請轉發,謝謝。


厚積


問題天馬行空,孩子願意溝通

比如,與同齡人的相處中有一個問題是:如果讓你用動物來代表你的朋友們,他們都是什麼動物呢?為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孩子需要知道朋友們的特點,還得是最鮮明的一個特點。

問孩子一個這樣的問題,然後順著孩子的話往下聊就行了,完全不用想怎麼引導,想了解什麼孩子自己就說出來了,這樣的聊天才是真正的輕鬆愉快。

問題具體,可以瞭解到孩子生活成長的方方面面

比如問題是: 如果今天你有一個權力,選一句你最不喜歡媽媽對你說的話,用一句你很想聽的話來代替,你想用哪句話替換哪句話呢?

通過聊天,知道孩子心裡對媽媽的期待,孩子也知道媽媽很重視與她的溝通,以後再進行類似的親子溝通,大家都很期待,無論聊什麼話題也都特別開心。

問題有創意,啟發孩子的深度思考

比如,有一個問題是問:如果人們分辨不出顏色,請你設計一種交通信號燈。

孩子看到這個問題,先要知道交通信號燈的功能是什麼,是指揮交通的,紅燈停、綠燈行、黃燈做準備,可是如果人眼看不出顏色,就不能用顏色來區分了,那可以用形狀、數字或者字母,或者還有沒有更有創意的?

問問題的5個遊戲形式

  • ①小卡片請回答(卡片方便攜帶,放學路上抽一張就能玩)
  • ②冰棍棒收集桶(適合外出聚會時活躍氣氛)
  • ③轉盤和口袋(海報樣式貼在家裡牆上,睡前聊天)
  • ④骰子1+1(桌遊形式,問題隨機,全家一起玩)
  • ⑤說一說寫一寫(記錄模板,練習寫作)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孩子問什麼都不說,本來是耐心的跟他講話,但他還是不吭聲,怎麼辦?



那我親身經歷來說吧
我上初中的時候性格比較叛逆,也不跟父母溝通交流,那時候電子設備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我爸通過書信的方式來跟我溝通,我不願意口頭表達的一些事會寫下來給我爸看,我爸給我回信(一牆之隔還用書信溝通[捂臉])耐心的開導我。
現在的話,孩子不願意說可以試著微信上溝通,還是不行的話可以找孩子比較親近的大人來溝通交流。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不觸及犯法的事,一切都是小事,可以讓孩子自己解決。有時候問多了會傷到孩子自尊心的。
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未來可期~
向上吧少年們up~up~up~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eca9a6b59e240178b680aef44f61c9e\

減肥的哈娜碧Arjay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都要保護自己的世界。孩子也一樣。對孩子來說,我們大人經常扮演了入侵者的角色。

問什麼孩子都不回答的情況是僅一次還是偶爾,還是經常如此?不管什麼情況這表示孩子感受到不安。

每個人之所以成為他現在這個樣子,都是由於他生活環境每個人的言行造成的,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然後給孩子創造良好環境。這裡的良好環境不是指溫室環境。做家長的真的不容易,要學很多東西。

對孩子要有正確的認識,孩子就是孩子的樣子,不要把自己想象的孩子樣子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不是必須你問他就答的,你要了解他不答的原因,而不是失去耐心。做父母的不能只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要把孩子的世界包進去。

我最開始帶孩子的時候,總覺的孩子要聽自己的,那才是我的乖孩子。我想像中的孩子是乖的,聽話的,要按我說的做。後來才想明白,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我要保護他的世界,而不是一再的破壞他的世界。讓孩子有安全感,他才能能自由的交流,無所畏懼。這和我們成人一樣,在不安的環境裡,不也是警惕心很重?其實孩子和成人本質上沒有區別,能想明白自己,對孩子也多一份理解。

世上之事大多知易行難。從認識自己理解孩子開始,耐心就有了,脾氣就沒了。


被蘋果砸暈的腦袋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當你耐心的問孩子發生了什麼,孩子不想說時,可以先讓孩子靜一靜,只要是沒做什麼危險動作都沒事,家長在旁邊陪同著。先不做聲,孩子心裡的事情過去了,再找機會問孩子,說話時讓孩子覺得你很愛他,很願意幫助他,多抱一會兒孩子。也可以跟孩子說爸爸媽媽是你的堅強後盾,有什麼事都可以跟爸爸媽媽講,媽媽有不開心的事也會跟你講哦孩子。你的問題只說了事情的結果,前因沒說,所以有需要再幫助的可以私信。祝你好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fff68cdd9c448fbb0f98fac390a29bf\

家有兒女Like


這既和孩子的性格有關,也和溝通的方式有關。

1.有的孩子性格本身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也不愛和人溝通。這種性格也不能簡單的認定好或者不好,只是我們傳統認知好像都覺得外向的性格比較好。孩子問什麼都不說有可能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也有可能是不想回答。這時候更需要家長的耐心和引導,千萬不要粗暴訓斥。

2.孩子的世界是你不能想象的,不要隨便用大人的方式去揣測孩子。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和耐心,讓他慢慢了解,慢慢敞開心扉,慢慢學會溝通。

3.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和技巧。說話時語氣和藹,態度親切,多交流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對小小的孩子,儘量彎下身子說話。對大孩子,一定認真聽他說話,多尊重、多重視、多肯定。

交流一定是雙方的,在彼此反覆的磨合中,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溫暖和鼓勵,他一定會說出自己的話的。


一享貧歡


努力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8aca100cb3e64e648a066dbf9c761c35\

清茶淡飯1


很明顯,父母問小孩問題,小孩子不吭聲,就是收到他相處的小朋友欺負或者父母平常教育孩子的心態態度有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6b3fd624fb64fcc9566dc027e1529c6\

鑫鴿vlog


性格有一部分原因,家長還要多點耐心陪孩子,多逗逗她,看看他對什麼感興趣,沉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