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不過關的養殖場將來會怎樣?

草木七舍


你好,“環保不過關的養殖場將來會怎樣”這條問題,農民小劉三來回答!

對於大部分從事養殖行業的朋友來說,環保一直都是一道難題。

我們拿養豬來說,假設一頭豬,它一天就要拉糞尿5斤左右,一個存欄90頭的小養豬場,一天就要排放450斤左右的豬糞尿,相對很多這個規模的小養殖戶來講,豬糞汙染處理設備肯定是到位的,既然沒設備,那更說不上處理這些豬糞豬尿了!很多養殖戶選擇的就是直接排放,同住一個村的人,老遠都能聞到惡臭的豬糞味,實在讓人難以忍受!

正因環保不過關的養殖場汙染大,再加上這幾年國家在大力整治汙染的問題,那麼根據《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條例》,環保不過關的養殖場將來更是沒有空間生存,要想繼續從事養殖行業的朋友,建議先從汙染防治上面下功夫,畢竟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





用戶2291017492216056


我是一名長期從事農產品的推廣者。經常與養殖業打交道。養殖業環保治理不達標,這對於很多的養殖業大戶,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環境治理不達標的養殖戶要麼關,要麼搬。

我接觸的一位養雞專業戶,他屬於規模化養殖。養雞的地方是在農村裡面,而且是企業化運作。產品非常受歡迎,已經進入各大商超在賣。就是這樣一個受歡迎的產品,因為他的養雞的地方不符合環境保護的規定。現在已經勒令停產搬家。為此他在很多地方去重新選址。他考察了很多的地方,要麼是交通不便利,要麼就是沒有水電。總而言之,很難選到一個適合養雞的地方。所以未來養殖業發展,首要考慮的是環保治理。

養殖業的環保治理一定是要走循環經濟。因為養殖的最大汙染就是動物的糞便對於周邊環境的汙染或者是水汙染。那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走循環經濟。就是將動物的糞便進行二次加工,把它變成有機肥料。再將有機肥料售賣給種植大戶。這樣既解決了汙染的問題,又提升了產業升級。第二種循環模式,就是將一些養殖的牛羊雞,與果園,菜園相配套發展。及時將動物的糞便變成蔬菜,果樹的肥料。還有一種循環模式,是將動物的糞便發酵腐敗,讓動物的糞便生蛆,長蛆,再把這些蛆變成動物的飼料。有些地方在這方面已經做的非常成功。 所以未來養殖的發展一定是要走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養殖業的環保治理一定朝規模化養殖,企業化運作的方向去發展。由於國家實行美麗鄉村戰略,保證青山綠水。所以散養,小規模養殖。都會被淘汰和取締。再者,小規模的養殖,如果再去進行環境保護治理,投入比較大。這對於一般的養殖戶來講。是一個很難邁過去的坎。只有規模化養殖、企業化運作。才能夠有能力去做環境治理的投入,這是發展趨勢。

總而言之,養殖業也是農業產業一大支柱。是惠民利民的需要。我們只有圍繞政策指導,做好環境治理,才有機會做好養殖產業。

歡迎各位針對此問題進行自由討論。不妥之處,請各位指教。也歡迎各位關注我,私信交流。


西北山子哥


環保不過關的養殖場不用說將來,現在就面臨著一個最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關閉!這符合現代社會對,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我下面給你講個故事你就知道,我講的對不對。

汙染企業的命運

在2000年左右,廣東某一個鎮上,是比較貧困的。那時當地是沒有什麼錢的,也沒有產業區,地方上一座通過外界的橋都是搖搖晃晃,每次開車經過的人都是提心吊膽的。但是地方窮,根本沒有什麼收入,甚至需要把一些高大的樹木砍下來賣錢,做當地的收入。

後來引進了個汙染比較重的工廠,工人多時達到上萬人。也陸續引來了不少工廠坐落在當地,工廠多了,人自然也跟著多了起來,帶動了帶地各方面的經濟。地方有錢了自然就注重環境的保護,在前幾年那些工廠都讓搬去其他的地區了。

上面所講的故事,並不是在一個地方發生,基本上很多地方也是這樣。那些能帶動地方經濟的工廠都讓搬走了,而環保不過關的養殖場,命運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環保不過關的養殖場將來會怎樣

特別是那些亂排汙的養殖場,像是我之前去過幾個農村,村的路邊養豬的汙水糞便,直接就排在別上的小水溝了,養殖的人是賺錢了。但活在那村裡的卻受罪了。每天路過都要聞著那難聞的氣味,在這種環境中長期生活,對健康也不利。還有些更過分,建在離水源較近的河、江邊。這些早該就關停的。

結論:隨著社會的發展,環保不過關的養殖場,在現在與將來都會面臨關閉的命運。


果鄉農人


養殖產業是現在國家歸屬於高汙染性產業,尤其是國家環保力度的提升,更是加強了對養殖企業的要求。\r

對於養殖場國家在2017年作出了禁養區的劃分,在禁養區內的養殖場基本都是拆除或搬遷處理。國家對於這個搬遷都是有想要的補貼和獎勵制度的。\r

禁養區以外的養殖場,環保檢查不通過的養殖產業,可以通過整改再次檢查通過依然不受影響,可以正常養殖。如果在次環保檢查不通過的,就要停業整頓,直到環保檢查通過。\r

環保整頓也是為我們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現在國家發展對環境保護已經是非常嚴厲的措施,尤其是近些年的空氣質量嚴重問題,給人帶來疾病的越發的厲害,環境汙染已經納入了刑事責任。\r

以後養殖業發展就是生態養殖、綠色養殖為主,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養殖系統。




起點農業


都講環保,食肉講貴,到一定的時候連什麼肉吃不上了,能講抓環保嗎?動物的災難不是沒有,對集中養植想非州豬瘟疫來了連種都沒了,我講還是要發展農村,人們好多病都是用農村的草藥治好的,如肝病全世界人得肝病有多少治好段根的多少人們發現嗎?肝病也是用農村的藥克服的,醫院要把肝病治段根難,…


李建洪1


既然是環保不過關的話,要麼關停,要麼拆遷,要麼整改。

國家雖然重視經濟效益,但環境保護也一直在同時很抓的。現在有很多地方都在規劃,把工業、農業、生活和商業都是基本分開的了。以前的老城區沒什麼明顯的區分。但是後開發的都是分劃得很好。

很多的工廠環保不合格的也是要拆遷或者整改,如果多次整改無效,就會被關停。如果發現汙染嚴重而不配合政府的罰款是相當嚴重的。

養殖場也是一樣的,環保不過關只有這三條路可走。沒有多話說的。


鄉野村姑愛鄉野


環保不過關的養殖場真的是害人害己。不僅會汙染周邊的空氣,水源,土壤,而且還必將受到國家法律法規的處罰!


健康領域小專家


環保不過關的養殖場,如果不整治不治理,將來對於環境的汙染是一大災難,嚴重的寸草不生,垃圾堆成山,汙染水資源。上游受到汙染,快速波及下游的安全!

所以對於大型養殖場,一定要全社會想辦法,找到最合理的辦法治理汙染源。

全社會監督,全社會想辦法找辦法解決,而不是一味的就會指責別人,而自己卻不知道怎麼治理!因為全社會都需要養殖業,沒有養殖業,就沒有人類想吃到的肉類品,也是一大缺點。不僅要有養殖業,還要有共同的辦法怎麼治理環境會被受到汙染的辦法,共同拯救,共同開發,共命運!


老山主峰瑤族農民


你怎麼這樣說?你忘了你爺爺奶奶都是吃糠咽菜的農民,農村容不得大養殖場,但是存欄不超過五六十頭的我覺得對農村沒啥汙染,你可以看看農村的廁所和廚房相距多遠,也就是五六米吧,難道你家就不嫌汙染嗎?雖然農民比以前生活好多了,他們沒退休金,沒工作,在他門的家園搞點小養殖可以吧,你們這些吃著國家供養的人住在農村吸著新鮮空氣不知足,還總是和農民過不去,非把農民逼上絕路,你們才滿足?老天爺在高處看著,農民是社會最低層的人,沒權沒錢沒保障,你們行行好積積德,也許老天會給你們子孫幸福的。


6780912


您好,環評不過關會責令整改,嚴重不達標會取締。總之面臨環評不能對抗他們,只能一步步去完善,多和行內人士交流學習。

養殖場項目是屬於易造成環境汙染和影響的項目,政策規定必須做環評。

新、改、擴建設項目按照其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分別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登記表。

根據所在的位置是否處於環境敏感期(例如居民區、學校、辦公區、科研單位、風景名勝區等)的上風向還是下風向,有沒有養殖場固廢的處理設施,惡臭的防護裝置,禽畜糞便尿液的處理裝置等各項環保措施,這些從選址到最終養殖場生產運行整個流程都是需要通過環評進行認定和分析預測的。

下面提供相關法律法規的資料給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十六條,國家根據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實行分類管理。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一)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價;

(二)可能造成輕度環境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三)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希望我的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