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又一怪現象,幾千元安裝的天然氣成擺設,為什麼很少有人用?

陳大帥ing


天然氣作為一種安全無汙染的燃料,給農民帶來的方便還是非常多的,特別是北方的農民,在冬天的時候,取暖成為了大問題,但有了天然氣之後,整個室內都很暖和。而利用著天然氣烹飪食材,用起來很方便,還不會有那麼多的油煙。而幾千元安裝的天然氣成擺設,無非有以下這幾點原因;

老人不會使用

有一部分是花錢安裝了,但是外出打工不在家,家裡就剩下老人,而一些老人不會用,雖說子女教了好多次,但老人還是不會用,每次都會忘記關氣,使用起來比較危險,因此老人們也會讓其閒著。

天然氣使用消費高

一個普通家庭用電,可能一個月花上200元,甚至用不了。如果用天然氣可能要500元左右,自然就沒有人願意了。在一個冬天燒暖氣,要知道北方是超級冷的,如果燒天然氣取暖,那麼一個冬天下去至少都要花上3000到4000元了,試問一般家庭哪裡捨得用了,自然就成了一種擺設。

取暖性差

在農村一般到了冬季就是用用土炕或取暖爐來取暖,加上現在科技的發展,又發明了新式火爐散熱是非常快的,可以說是經濟又實惠的代表了,還有用土炕的散熱性也是很好的,這幾個東西都是可以秒殺天然氣的取暖散熱性,那麼自然在老百姓眼裡天然氣就變得非常不實用了。

用不習慣

很多農民朋友在村裡生活了一輩子,對他們來說已經習慣了使用柴火做飯,也已經成為了習慣,而且農村種地剩下的秸稈進行燃燒,既可以提高秸稈的利用率,而且用秸稈生火,生火快,鍋也熱得快。現在剛剛安裝上天然氣,多少是有些不習慣,有部分農民朋友反映,天然氣效率不太好,而且熱得比較慢,所以很多農民朋友寧願把天然氣放置一邊,而選擇以前傳統的方式。

總的來說,人們對於天然氣的使用沒有在心裡面認可,所以在心裡面也就接受不了,有很多農民認為天然氣是不安全的,這就屬於心理作用了。所以才會導致現在這種狀況。


EnY逗趣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我要發表一下我的看法,看了好多回答,鄙人家鄉河北衡水,帶著一幫工人做煤改電煤改氣,已經做了三四年了。去年在唐山市做的,還有雄安新區。基本這些地方天然氣補貼都是一立方八毛錢。如果有唐山的朋友,打聽一下衡水的工隊,應該都聽過。毫不謙虛的說,我們是最厲害的一個,沒有之一。唐山因為改的比較晚,當然這在全省來說。所以剛安裝上的時候,老百姓用的不多,但是其實也是怕花錢,都怕一個月好幾千。後期的話,基本都用上了,因為這個東西花不了太多錢,國家投資的,肯定讓老百姓用的起,用不起的話,投資這麼多就太失敗了,國家有自己得考慮。實際每個月也就五六百塊錢,又得還會更少。至於我老家衡水,或者雄安哪的,已經基本上全部都用上了。怎麼說呢,老百姓全部認可用他做飯,因為村裡有補貼,做飯很便宜,很少出現題主說的問題。擔憂的方面就是一怕多花錢,二怕不安全。沒別的,看到別人用開以後,也就沒事了。


低調的玩耍


我是河北衡水阜城縣的,去年我們村的天然氣都接好了,到現在已經點了快三個月了,我感覺挺好的呀,這裡沒有像有的人說的燒不起的現象,我合算了一下,一天二十四小時大概用十二三塊錢,最高不會超過十五塊錢,面積六七十平,三組暖氣片,屋內溫度晚上二十上下,我們家連做飯和熱水都是用的天然氣


似風吹過3


用了三個月了,恆溫燒到50度水溫,洗澡的時候調到80度水溫,昨天算了一下,加上每天三頓飯做飯的用氣,合18.5元。還能承受。房子136平。我感覺說費氣的是暖氣片太小,我家安裝的都是統一最大的1.8米高,十組的暖氣片。所有房間安裝的都是最大的暖氣片。


無想無妄


我前兩天回到老家多下,見有鄰居鋪埋水管,問他們已安了鎮上自來水,咋還在接水管?他們都說,這個是我們夲山上的泉水,出個夲錢,以後不出錢了,沒錢吃鎮上自來水,安的天然氣也沒有用,煮飯烤火都燒柴,留守家裡的人,掙不到錢,水氣都沒用,這就是農村現狀。


蜀北陽劍


我是石家莊這邊的,我家是四口之家,三個臥室,天然氣用的很好,取暖再加上做三頓飯一般家庭十方天然氣足夠,室溫關鍵是恆溫,不像以前燒煤取暖,火上來了室內溫度很高,晚上一到後半夜封火以後室內很冷,我覺得天然氣好用而且很乾淨沒有煤和燒過的爐灰,路過,個人意見,不喜勿噴,謝謝


caosa


一句話天然氣做飯可以,取暖真不行。真感受,現在成擺設了,同意的給個贊👍



小高視野


主要原因還是下面三個吧:

1.習慣

現在在農村生活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老年人的習慣基本都根深蒂固了,還是習慣用最傳統的方式燒柴做飯,洗澡還是喜歡用桶和盆裝熱水洗,我父母也都是這樣!家裡的熱水器天然氣灶都基本閒置,我們回家了才會使用一下!

2.省錢

老人家都省吃儉用慣了,覺得天然氣需要花錢買,而且天天使用還是一筆不少的費用,而柴火可以自己上山砍,就是費點力氣;勤勞慣了,只要不花錢再麻煩再累都願意去做。

3.其他

也有可能供應不到位,經常停氣什麼的等等一些主觀的原因使得他們不願意用也有可能!

所以就成了題主看到的農村又一怪象,幾千元安裝的天然氣成擺設,很少有人使用。





變美的日子


河北石家莊趙縣,天然氣,確實環保方便,但是主要問題是這東西屬實貴,相比較城市裡的還要貴,用這個取暖,一天最少50到-70這還算省著用,如果放開用呢?最少100,這樣算下來一個月最少1500到2000,對於農民來說絕非是一個小數目,說實在用不起,屋子再怎麼燒也只是15度,相比縣城房子取暖可貴的多,縣城取暖三室的2400一個季度,而且溫度達到26℃,這都是沒法比的,所以這個農村天然氣真的不實用,主要價格太高,難以承受,[流淚]




趙州梨區小夥


農村氣代煤,是基於改善環境,取締燃煤的背景來實施的,對於改善大氣是很有幫助的。政策是好的,老百姓不花一分錢,國家每戶補貼能到一萬元左右,而且氣費有連續三年的補貼。

但是不可否認,氣代煤也存在著一些問題:1、一窩蜂的上馬,三年的工程量卻要求三個月完成,施工質量很難保證,畢竟燃氣安全無小事。2、前期並沒有給老百姓做好解釋工作,屬於邊施工邊解釋,老百姓現階段怨聲較大。3、燃氣公司都屬於必須完成的任務,會賠錢。4、村內房屋較為分散,老百姓安全意識不強,對燃氣安全運營有很大困難,燃氣公司疲於應對。5、燃氣取暖雖有補貼,但是農村房屋並未先進行保暖設置,透風撒氣,燃氣消耗量大但採暖效果不一定好。每採暖季需要4千左右燃氣費,比之燃煤還是較貴,對於沒有收入的老百姓來說,並不捨得用。當然,僅僅做飯還是非常棒的,況且燃氣補貼只有個三年。6、全國性的氣代煤,如果遇上氣荒,很有可能真的變成擺設。

從長遠來看,是利大於弊的,三年之後還需要依靠政府的好的政策,才能讓氣代煤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