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躋身全國熱門遷入地前4:製造業大城的“剎車”與“提速”

2020年2月20日,正月廿七,星期四。早高峰時段,佛山城區的交通主動脈季華路與南海大道交界處,終於又再次出現了繁忙的車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個節點比往年整整遲了20天。

城市交通的繁忙程度,被認為是一個城市活力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陸續繁忙起來的主幹道,意味著佛山這座擁有800萬常住人口、超過80萬市場主體的製造業大城已經甦醒。

2月20日,全國熱門遷入地榜單(城市),佛山位列全國第4。來自百度地圖慧眼的大數據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這個事實:返鄉的人們回來了。

這一切,都與一組數字有關。

截至2月20日24時,佛山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連續6天0新增,醫護人員0感染,治癒出院率已達4成。

鐵腕防疫、高效救治。從突然被按下“暫停鍵”的那一天起,佛山就迅速織起了一張嚴密的安全網,一切都在可控之中。

基於此,城市快速有序重啟,才有了最關鍵的安全保障。

一手鐵腕防疫、一手硬核復工,政府、企業、民間組織、城市居民,每一個城市齒輪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戰之中緊密配合,使這輛飛馳在經濟發展道路上的快車,在“剎車”與“踩油門”中,平穩過渡,繼續前行。

佛山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前4:制造业大城的“刹车”与“提速”

2月20日早高峰的佛山季華路與南海大道交界處 拍攝:唐美

防疫

所有力量下沉一線

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控網絡體系

1月22日,臘月二十八,一名40歲的男子被確診為佛山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次日,傳來武漢封城的消息。廣東省成為全國首批啟動一級響應的省份,佛山全市景區、文化場所關閉,花市提前收市。佛山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遠離傳染源,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口罩。臘月二十九,超市裡搶購年貨的人們大部分已經戴上了口罩。

隨後,佛山發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動員令,防控力度進一步加強,佛山人長達一個月的“宅家”生活開始。全市人民度過了一個格外安靜的除夕夜。

1月26日,大年初二,佛山所有公務人員提前結束假期,27日零時前返回工作崗位。市直機關的公務人員分成多個小組,黨員幹部帶頭,下沉一線,到村和社區參與防疫。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蔡棟倫和他的同事們,被安排到西滘村復工防疫工作組。在這裡,蔡棟倫的身份是一名普通黨員,由西滘村黨委書記梁勝添統籌安排工作。

同時,各區設立市民諮詢熱線、疫情上報網絡平臺,動態收集一線信息。同一天,進出佛山的跨省客運班車和旅遊包車停運,公共交通作出班次調整。

至此,這個城市似乎迅速被分成了兩個世界:家裡和家外。大部分市民守在家裡,心情隨著疫情發展而起起伏伏。家門以外,有一群人卻以24小時輪值的方式在忙碌著。

各大醫院、路面、交通樞紐,社區村居和小區出入口,一個個聯合防疫崗為全市織起了一張密密麻麻的安全防護網。1月28日,擁有近3萬常住人口的惠景城小區將13個進入口關閉了9個。佛山的大部分小區在這一天開始執行出入口測溫制度。一些無物管半開放小區,則由社區、社會組織、熱心居民志願者組成工作小組,在短時間內將小區封閉起來。與疫情發生地有關的人被送到各鎮街的醫學觀察點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

年二十九以來,惠景社區居委會主任李俏麗就沒休息過,“每天忙到不知道星期幾”。整理疫情防控的數據、情況,到4個小區巡查。 通過戶籍資料,居委會查詢到惠景城小區有湖北籍人員300多名。大年初一初二,社區工作人員開始逐一給回老家的湖北籍人員打電話。

1月31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成立社區防控組,組建起由“基層黨員+警輔員+醫護人員+網格員”構成的“排查隊伍”,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控網絡體系。逢車必檢,逢進必檢。所有公共交通、商場、超市,都設置了體溫檢測。路面的汽車寥寥,整個城市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

在另一個“戰場”,佛山的企業家和工人們卻開啟了“快進”模式。

1月24時,美的、格蘭仕向武漢捐贈救援物資;碧桂園捐1億元設立抗擊新冠病毒疫情基金;除夕夜,順德一家衛生用品生產企業連夜召回了遠在省外的員工,開啟了連續加班生產醫用口罩的模式;大年初二,南海九江的“製衣大媽”組團來上工,她們將趕製醫用防護服馳援武漢;同一天,美的集團再追加捐款1億元,並立即啟動了醫療物資全球採購計劃。其後的十多天裡,美的緊急採購的100多輛負壓救護車橫穿大半個中國馳向武漢……更多佛山企業加入了救援行動,佛山的瓷磚、排水管、電燈……這個製造業大城幾乎以傾囊相贈的姿態,將自己的家底掏了出來。

鐵腕防疫,“快進”式救援,佛山人的速度與溫度在這一役盡顯無遺。

佛山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前4:制造业大城的“刹车”与“提速”

2月15日,佛山暴雨,溫度急降10度,聯合防疫崗的工作人員依然堅守一線

佛山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前4:制造业大城的“刹车”与“提速”

重要路段和社區出入口逢車必檢,不管颳風下雨,這是過去一個月佛山的常態。

復工

搶回失去的20天 全市動員助力復工

3天內解決企業至少3天的口罩實際需求

“絕不讓一家企業因為沒防控物資而不能夠復工復產。”這是2月17日佛山市市長朱偉對全市企業作出的承諾。這一承諾背後,既需要魄力,更需要有強大的生產能力作為支撐。

佛山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前4:制造业大城的“刹车”与“提速”

2月14日,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到企業實地考察復工復產情況。

3天后,佛山發出了《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口罩問題的通告》,公佈了五區的“口罩熱線”,企業通過自籌確實不能解決復工復產面臨的口罩問題,可提前三天向屬地政府提出申購,政府盡力協助解決,原則上三天內應幫助企業至少解決三天實際需求口罩數量。

口罩是最搶手的防疫物資,也是企業復工復產的必要儲備,由政府統籌協調解決,無疑是給佛山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的一顆“定心丸”,背後彰顯的則是佛山奪回“失去的20天”的決心。

在2月15日廣東省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重點介紹了佛山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佛山市副市長喬羽稱,要實現從“兩難”到“兩全”並非易事,但“我們沒有退路了”。

事實上,佛山的復工“前哨戰”早在半個多月就已經打響了。佛山出臺了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意見政策,從稅費、租金、社保費的減免延繳,到實施援企穩崗政策、支持防控防疫物資進口、支持物流企業配送防控防疫物資等10個方面,有針對性地幫助因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企業,被稱為“撐企十條”。

對於未能及時返崗的湖北籍員工,佛山由財政一次性補貼1819元/人(按佛山市2019年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均繳費工資基數的50%)。

集結號吹響,幾乎全是各部門行動起來。佛山國稅發佈企業可延遲繳稅的通知;金融系統截至2月14日,已經協調金融機構為佛山企業提供的26億元的授信額度;市貿促會快速協助企業辦理不可抗力相關的事實性證明;市科技部門出臺“科技十二條”,創意促經濟快速復甦……

真金白銀的補助,更是企業最急需的“助力”。佛山市、五區、各鎮街,三級快速響應,形成合力。在全省的疫情防控發佈會上,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劉銘恩介透露,佛山已提供26億元資金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市委書記、市長擔任推動企業有序復工的領導小組“雙組長”,主動解決企業復工復產的問題。市裡拿出2億元,對符合規定的復工企業,給予一次性延遲復工補助。南海出臺穩企“十五條”,區中小企業融資風險補償專項子基金規模將擴大至5億元,擴大現有區支持企業融資專項資金規模至6億元,幫助受困企業;順德出臺保發展“二十條”,將給企業支持不少於6億元。

作為佛山高端金融服務業高地的桂城街道,率先推出了“撐企十條”,包括成立總規模1億元的桂城街道中小企業應對疫情穩定基金,為資金困難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街道財政投入3000萬專項經費,設立專項幫扶資金,幫助轄區內的中小微企業度過難關;企業如發生疑似新冠肺炎病例,需租用賓館、酒店等作為隔離場所的,所產生的費用,由桂城街道承擔等。

政府有政府的職責,企業有企業的擔當。1月29日,格蘭仕董事長公開承諾: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湖北員工。開年後,世界500強企業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在給10多萬員工的公開信裡承諾:不裁員、不降薪!何享健創立的和的慈善基金會捐出2億元,應急支援順德區小微企業,首批6000萬元無償資助個體工商戶的資金已經進入申報階段。

一企一策 政企聯動全面復產

事實上,擁有13萬家企業的中國製造業重鎮順德,早在年三十甚至年二十九就已經開始為節後復工做出預案。順德組織了區鎮2000名黨員幹部擔任疫情防控指導員,主動走進企業貼身服務,“一企一策”落實防控措施,和企業一起開展員工大排查、廠區大消毒,核查是否滿足復工條件,幫助企業辦理復工手續。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由鎮街黨(工)委書記把關確認,小微企業同樣有專人負責跟進統籌。

隨後,擁有兩家世界500強,3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商事主體共2.4萬多戶的北滘鎮鎮內6間酒店約1000間房間改造為臨時醫學觀察點,用以安置在疫情發源地即將返工人員;樂從鎮要求企業建立疫情防控內部責任機制,規模以上和用工100人以上(含)的工業企業以及3000平方米以上(含)的賣場必須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並制定應急預案。用工50人以上(含)企業,不能全員同時復工。

飽經考驗的企業也在困難中催生出內生動力,擁有2.5萬來自全國各地員工的新寶電器專門開發了“加油2020 新寶員工信息反饋系統”,全體員工每天都掃碼登錄系統申報信息,全方位24小時跟進追蹤;美的集團已統籌安排了隔離宿舍,並配備醫護、清潔、安保等專業人員,統一配送飲用水和三餐;南海衛生用品企業啟盛公司開展線上防疫培訓和考試,員工90分以上才能返工。

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又打好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從“兩難”變為“兩全”“兩贏”,佛山的製造業機器正在加速轉動。2月9日後,在確保疫情有效防控的前提下,佛山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困難,支持和組織全市工業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截至2月17日,累計復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10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約為64.6%。

2月18日晚上,佛山市人民政府出臺《關於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明確取消了以疫情防控限制企業復工復產的審批、備案等行為,企業復工復產無需批准、無需簽訂承諾書,不得要求返崗員工提供健康證明。

佛山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前4:制造业大城的“刹车”与“提速”

2月20日,佛山企業陸續復工復產,美的全球創新中心廠區內停滿了車輛。拍攝:南都記者 鄭仲

佛山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前4:制造业大城的“刹车”与“提速”

2月10日,格蘭仕集團順德總部,工人復工回到工作崗位。拍攝:南都記者 鄭仲

搶人

包車、包機、新員工有補貼

佛山躋身全國熱門遷入地前四

2020年的春季什麼最貴,一定是工人。作為製造業大市,佛山擁有產業工人超過320萬,流動人口超過500萬,在企業相繼復工復產的節點,佛山在硬核防疫之下,已經開始“搶人”了。

佛山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前4:制造业大城的“刹车”与“提速”

政府全額出資,通過包車、鐵路專列、專門車廂等方式,接送來源地相對集中的企業員工返回佛山。

2月18日,3輛大巴載著市外的200名聯塑集團員工回到順德,員工下車就收到健康大禮包;家在雲南來的多名南海企業員工乘返崗專列來到廣東,南海人社部門派專車送這些員工返回公司。

當天晚上,順德宣佈以包車、鐵路專列等方式,接送來源地相對集中的企業員工返回順德,包車費用政府全額負責。還有真金白銀的補貼:順企招錄新員工,符合條件給予每人1000元生活補貼;為順企引進職工,按每人500元給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補貼。

2月20日,佛山交通部門發佈十大“撐企”新政,當中也提到,對用工單位通過包車、企業間拼車方式接送來源地相對集中的員工,所產生的包車費用,經核實後給予用工企業最大比例的運費補貼。高明區更調配了80輛大巴作為包車隨時待命、隨時出發,並開通廣州南站、廣東省客運站、佛山西站至高明客運站的臨時客運班線,助力工人復工,力爭2月底規上企業實現100%復工。

在新一波復工潮和“搶人大戰”中,佛山的這一項排名亮了:從2月10日起,在百度地圖慧眼大數據的全國熱門遷入地榜單中,佛山排名持續上升,到19日升至全國第5,遷入人口數量佔全國遷入人口總量的2.35%。至20日,排名再上升1位,至全國第4。這意味著,全國每100個遷入人口中,有2人以上是到佛山來的。

佛山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前4:制造业大城的“刹车”与“提速”

百度地圖慧眼大數據顯示:2月20日全國熱門遷入地前10名,前4名均為廣東省內城市,佛山位居全國第4,當天全國遷徙人口中的2.64%選擇到來佛山。

2月23日,佛山將計劃組織一個四川務工人員返崗專列,接送500名務工朋友到佛山重點企業復工復產。

運轉

城市秩序快速有序恢復

2月15日,開春以來最強的冷空氣和暴雨侵襲佛山,為這座正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加速前行的城市帶來了又一次考驗。

寒潮暴雨中,順德邊檢站執勤民警陳金振告訴南都記者,為應對強降雨降溫的惡劣天氣來臨,南頭路口聯合檢疫點提前搭起了鐵棚,執勤的邊檢民警及其他工作人員都穿上了雨衣、雨靴、棉大衣。不少聯合檢疫點有熱心企業和街坊送來飯菜和熱湯。在重重考驗下,城市仍舊有序運轉。

風雨寒潮過後,城市的活力正逐日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恢復之中。理髮店開門了,人們戴上口罩通過預約到店的方式,出門去修理自己“閉關”近一個月梳於打理的儀表。被定為疫情防控3級和4級的幾個區的部分餐飲單位根據相關規定可以開始恢復堂食。

2月20日早高峰時段,季華路、桂瀾路等城市主幹道又開始出現車龍了。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數顯示,佛山城內出行強度指數(即該城市有出行的人數與該城市居住人口比值的指數化結果)為2.00,是臘月廿九以來的最高峰值。

同一天,佛山市交通運輸部門宣佈,將有序恢復進出佛山市的省際、市際班車和包車及跨市跨區公交線路;南海區各鎮(街道)行政服務中心正式恢復對外辦事服務,實施全預約辦事。

路上的人多了,怎樣保證在安全有序的前提下提升通行效率?大數據在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禪城區緊急開發了企業復工微信小程序,企業可在線上完成復工備案、日常防疫信息上報。南海區運用“城市大腦”在各交通卡口及村居社區實施電子通行證認證管理,利用二維碼技術生成“一人一碼”南海電子通行證,實現高效便捷的人員管理;順德區疫情數據報送平臺上線,企業用戶能夠及時上報疫情,實現信息溯源和後續監控與跟蹤。

除了大數據“加持”,網上辦事、視頻客服、無接觸外賣送餐、跑腿代購等一系列基於互聯網的無接觸服務,為城市的日常運轉加入了新的支撐“齒輪”。

2月21日,佛山跨市、跨區公交線路和城巴線路開始恢復正常運營。

隨著公共交通、城市公共服務和商業服務的逐步恢復,佛山正在快速而有序地甦醒過來。

採寫:南都記者 關婉靈 何惠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