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中考了,很多學校勸學生棄考高中是為學生好嗎?

金剛和


馬上要中考了,很多學校勸學生棄考高中,這種做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至少我們這裡沒有這種情況。不過,既然發生這種情況,肯定是有原因的。



首先:被勸棄考的學生成績應該不怎麼好,至少是考不上高中的。老師這樣做,可能是有點私心的。比如:中考評比時的人平分,及格率、優秀率等。如果差生多了,各項評價指標自然低,所以老師會勸一些考不上高中的學生放棄考高中,而選擇職業技術學校。

當然,老師的做法肯定是不對的的。作為九年義務教育,任何人沒有權利剝奪學生的受教育勸,不讓學生參加中考這種做法是不合理的。所以老師只是勸,而不是強迫,說明老師也懂得這樣做不對。


不過,話又發過來說,孩子的成績如果不好,考高中無望,提前做打算也不能算壞事。眾所周知,現在很多省份,中考生學率只有50%左右,也就是近一半的考生進不了高中。即使參加了中考,考上的幾率基本為0。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勸學生放棄高中也有道理。

高中有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之分。普通高中的錄取分數高,而職業高中的錄取分數線相對低些。

如果孩子現在放棄高中,以後估計想上職業高中業是無法錄取的。只能上中專、技校之類的職業學校。因此,如果孩子還有一線希望,面對老師的勸誡,可以不聽為好!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靜助學


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即從小學到初中一共九年,適齡學生必須接受義務教育,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剝奪學生的受教育權。

為什麼學生會被勸退呢?

一、來自學校追求高升學率的要求。

中考時,各個學校要對優秀率(80分以上)、及格率(60分——100分)以及乾坐率(30分以下)進行比較,最後得出哪個學校考得好,以此來評價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成為當年招生的依據。

因此,為了提高各個學校的優秀率和及格率,為了降低乾坐率,學校就只能想辦法不讓把學習不好的,或者根本不學習的學生參加中考。

二、來自家長對孩子不學習的無奈。

作為家長,看到孩子不學習也著急和無奈,於是就希望能有一個就業的機會。恰好,職業技術學校每年這時會到各個初中學校招生,於是教師就會把職業技術學校推薦給家長和學生, 既成全了家長,又成全了學校,兩全其美,何樂不為?

分流就這樣形成了。

初中生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家長如果不追究,學校就相安無事,然後給學生一個初中畢業證,最後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三、分流也有意外。

如果遇到了文化素質和法律素養比較高的家長,學生的分流工作就難以進行下去,因為家長懂法,只要家長不同意讓孩子分流,學校沒辦法,必須讓學生繼續讀書。所以,很多被分流的學生,本身學習不好,家長也不想讓孩子再念書了,於是藉此時機就輟學了。從一定意義上說,孩子輟學是學校與家長的“合謀”。

四、法律責任。

從法律角度看,無論是學校勸學生退學,還是家長不讓孩子上學,都是違法行為,是行政違法,都應該受到法律的懲罰。

五、給初中學生一點建議:

  • 初中生如果面對這種窘境,可以依法維權,例如,可以去當地教育局主張自己的受教育權,可以去法院起訴,也可以找親朋好友勸自己的父母,還可以找居委會做父母的工作。

  • 現在國家非常重視初中生的輟學問題,堅決制止學生輟學,因此 一般學校不敢公然挑釁。去年,我們當地一個學校就因為勸退學生被家長告了,最後學校承擔了相應責任。

所以,初中政治既要珍惜受教育機會,又要學法懂法,在受教育權受到侵犯時,依法維權,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

學校在中考前勸退學生,是為了誰好呢?你談談自己的看法吧,寫在評論區!


中考政治劉老師


龍爪手個人認為這不是為學生好,起碼出發點不是,還是為了學校的升學率考慮,是比較自私的做法。

確實有些孩子學習很差,如果要考高中很有可能考不上,但是不能因為考不上直接就想剝奪孩子升學的機會,孩子家長、孩子自己可以決定是否選擇考高中,學校似乎沒有這個權利去勸孩子不要升學。現在社會的知識文化結構越來越高,連高中都不上的將來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呀?

建國這麼多年了,高中文化教育還是沒有普及,確實是教育的失敗。

有些孩子心理發育晚,按性別來講,男孩心裡成熟晚一些,很有可能有些初中學的不好的,高中醒了,可以學的很好的,雖然不多,但還是有的。所以能上高中還是儘可能地上高中比較好,高中即使成績不拔尖,將來考個二本三本應該問題不大。年輕人來講,即使是二本、三本還是好就業的。如果是初中畢業的話,就業怕是有問題了。

如果確實不想上高中了,家長、孩子要對下來的學習,以及未來孩子的就業提早做出安排,免得將來難受了。實話說,龍爪手不看好一個只有初中學歷的孩子,將來會有什麼好的發展。還是要善意地提醒家長,從小對孩子要嚴格要求,不能太慣著孩子,放任自流的教育方法,最終會是害了孩子。造成現在這種被動局面,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來埋怨學校,埋怨孩子不好好學習,多少已經遲了。


龍爪手說學習方法


為學生好也為學校好。

有的學生,成績很差,到了初三下學期各科成績還是很差,經歷中考也是考不上高中的。這些成績差的學生基本是從初一初二開始就很差,基本是不想學或是智商不夠的。

那麼這些不想學的學生留在學校也是天天睡覺啊看看小說啊等虛度光陰。一般到了初三下學期學校就會讓不想學的學生去讀技校。

讀技校對學生來說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可以拿到文憑也可以學到專業技術。

學生不參加中考,學校的中考人數的基數就更小,升學率、優秀率就會更高,這對提升學校的知名度有很大的作用。這也是為何很多學校會勸成績差的學生在初一初二的時候轉學的原因。


化學姐話教育


中考前,很多學校勸學生棄考高中,保守點兒,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為學生好!

我知道,這樣說肯定會招家長罵,但我想問那些被勸棄考高中的家長兩個問題:你瞭解中考機制嗎?你真的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況嗎?

先談第一個問題——中考機制

中考是一場淘汰賽。同是義務教育,中考與小升初最大的不同在於,中考將終結義務教育,成績優秀者進入理想高中,開啟高考新徵程,挑戰下一場淘汰賽;失敗者出局普通高中,無緣高考。



第二個問題——孩子的學習狀況

最應該瞭解孩子真實學習狀況的是家長不是老師。孩子學習習慣好不好,孩子成績在學校和班級排名位次,以及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問題出在哪裡?只要參加家長會,跟老師和其它家長溝通交流,相信每個家長都心知肚明。可惜的是,有些家長既不配合老師,也不積極尋求方法解決自家孩子的問題:要麼一味奉行自以為是的“快樂教育”法,無原則寵溺、順從孩子;要麼以“孩子交給學校,學好學不好全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遇到問題只會抱怨學校和老師,自己卻不願意在孩子教育上投入時間和精力。這類家長其實並不真心關心孩子的教育成長,說重點兒叫 不負責任!


還有一類家長以工作不容易、養家難為藉口,或不曾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對學校的事情和孩子學業漠不關心,順其自然;或在孩子遇到學習和成長問題向家長求助時,缺乏有針對性建議,只是一股腦兒地推給孩子自己解決,美其名曰“鍛鍊孩子獨立性”。

存在以上問題的家長和孩子,雖說九年磨一劍,鋒刃未曾試,但奢望中考亮劍,差生逆襲的夢想還是少做點為好。與其抱怨學校和老師,不如花些時間給孩子尋找中考後更適合的教育,彌補自己對孩子九年義務教育的缺席。



最後補充一點,如果學校和老師勸孩子棄考高中,只要家長和孩子不同意,沒有人能阻止孩子參加中考!那麼,既然選擇中考,就要做好上戰場的準備,否則孩子既賺不到人生搏一搏的經歷,也奢望不到中考好成績,徒增不勞不獲的失望😞

至於老師勸成績差的學生棄考高中對學校的影響,那是絕對好!中考升學率和優秀率對外能提升學校知名度,對內能考核教師的優秀度。但這與家長有什麼關係呢?你不也在苦苦追尋升學率高的學校,出成績的老師嗎?


果殼中的宇宙118


馬上中考了,很多學校勸學生棄考高中是為學生好嘛?馬上中考了,很多學校勸學生棄考高中,在我認為可以說是好,也可以說是不好,為什麼呢?

學校勸學生棄考高中好在哪裡呢?好在學生確實不是學習的料,家庭困苦貧窮,父母在家又時刻擔心著自己。讓孩子棄考高中可以為家庭減輕許多負擔,因為讀高中時你考不好就必須要花高價錢高費用來讀高中,不然你根本沒有機會讀上高中,小學義務教育九年,只包括小學和初中,不包括高中,學校勸學生棄考高中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因為家庭實在是供不起孩子讀書,或者孩子也確實不是學習的料,不用把錢放在孩子學習上了,讓學生知道幹其他的事業也照樣可以成才。

學校讓學生棄考高中的壞處是:學生有這個天賦,學校為什麼要讓學生放棄這個考試呢?有可能他(她)會更上一層樓,孩子的考試成績可能會達到讓人意想不到的成績,學校不應該放棄,也不應該讓學生棄考高中,這樣豈不毀了學生一輩子的前途嗎?這樣做對學校有什麼好處呢?有些孩子家庭雖然貧窮困苦,但是孩子真的有這個天賦,成績也是非常的好,完全有這個能力考上理想的中學,並且達到全免,每學期還有獎學金,這樣豈不是更好嗎?學校還出了個大名人,學校不應該為此而驕傲自豪嗎?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學校勸學生棄考高中,也必須屬於第一種原因。完全不是學習的料或者家庭實在是貧窮又考不上去得交高費的情況。這種情況,學校和家長可以勸學生,走另一條出路來進行賺錢的方式養家餬口。如果孩子的確是讀書學習的料,就沒有必要棄考高中了。

以上純屬我個人意見,網友們的意見也會是怎樣的呢?可以在評論區發言討論。

我是六年級學生,請網友點評價關注,謝謝!


森林裡的百合


如果學校勸學生棄考高中,直接就讀職業學校,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提高學校的升學率。當成績不好的學生放棄高考了,那留下來的好學生考上普通高中的幾率增加,升學率上去了,班級排名上升,學校排名上升。

一、升學率還是考核學校、考核老師的一項重要指標。在一所學校內部,學校對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的考核還是非常看重學生升學率及成績排名的,按成績高低和升學率高低進行評比,進行獎勵。而在一個學區,也同樣存在對學校的考核也要看平均成績及升學率,排在前列的,以後招生生源好,學校受表彰,校長得榮譽。基於此,為了提高升學率和提高中考平均成績,把差生勸棄考當然是一個非常好的措施。想想看差生肯定會拖班級及學校成績的後腿,差生的存在把分母做大,而分子不變,升學率自然降低了。

二、老師介紹差生上職業學校並沒有什麼不好。有的家長總是認為老師把自己孩子介紹到職業學校去是不是把學生賣了,得到了介紹費,老師是不是太壞了。對這個問題我認為要辯證地看,看老師是否有私心,如果沒有私心其實老師還是做了好事。過去中職學校因為招生困難,因此有買賣生源的現象。越是教學質量差的學校,給的招生費越高,而正規的質量高的學校反而給的招生費低一些。如果老師本著對學生負責任的態度,給學生推薦上一些正規的示範性中職學校去上學,不受差的中職學校高招生費的誘惑,這就是好老師。因為我們很多家長根本不知道中職學校怎麼樣,也不知道給孩子報什麼專業好。而孩子又考不上普通高中,如果不能進正規的示範性中職學校去,很可能就被騙到一些質量差的私立職業學校去。

三、差生上職業學校是明智的選擇。有些家長一直認為職業學校就是讓孩子混日子的學校,因此非常反感孩子上職業學校。但自己的孩子又不爭氣,考不上普通高中,怎麼辦?有些家長寧願花高價錢去私立高中去上學,結果由於孩子基礎太差,上了三年高中後最多能考一個高職專科。而選擇職業學校的學生,如果進的是正規的示範性中職學校,一般還是能夠學到一定的技術的,就業有保障。如果想繼續深造,也可以去參加高職專科學校單招,現在單招通過率相當高。還告訴大家上職業學校的一大好處就是免學費,不用交學費對困難家庭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大家要注意選擇那種公辦的正規職業學校,別上那些以贏利為目的的私立學校。

以上是我所瞭解的情況,你們認為老師介紹學生上職業學校是為了得好處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歡迎來到“三味品書”回答領地!三味品書,追熱點,評時事,品好書,談教育。

又快到一年中考時,關於中考的話題多了起來。很多學校要求一部分成績差的學生放棄中考,這種做法非常不對,甚至可以說是違法的!這是典型的剝奪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侵犯了學生考試權。

不過話說回來,很多學校普遍存在這種現象。一部分差生初三第二學期根本不需要去學校上課,最後一個學期基本在家玩耍。

學校這樣做有兩個主要目的。

一、為了提高升學率。一部分成績差的學生,老師在初三就基本放棄他們了,讓他們自生自滅,不理不問。這一部分學生被要求不要參加中考,是怕他們中考成績太差,影響學校中考平均分,影響升學率。所以學校老師一般會在初三第二學期開學時,就會做這一部分學生的思想工作。要他們不用上課了,更不用報名參加中考。

二、把這部分學生推薦給一些中專和高職。每推薦成功一名學生,班主任和校領導有一筆不菲的介紹費。那些中專和高職學校為了生源,很捨得花錢。這些初中學校老師為了得到介紹費,也是費盡心思做學生和家長的工作,直到家長和學生同意為止。

受利益驅動,一些初中賣差生給中專和高職,已經成為一門產業!我村子裡有兩個老師,一個在初中做行政,一個在高職做老師。高職的老師每年都招生任務,完不成人頭任務的要扣發工資,超額完成的有獎勵。

所以每年四五月份,他們就開始活動了。輪番做工作,把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的成績差的孩子,全部推薦去讀高職。他們一般這樣推薦,成績不好,還不如早點學門技術早點就業。然後又說這個高職如何如何好,可以在這裡學一門好技術,畢業後好找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家長礙於親戚熟人情面,聽起來又確實是那麼回事,十有八九都會同意。

早幾年我們那裡的行價是推薦成功,一個學生給2000元介紹費。最近這兩年沒回去,不知行情多少了。

其實現在很多地方有一部分中專和高職都是免學費的,像這種學校不會給推薦費,老師也不會推薦,他們一般把學生推薦給學費高的私立中專和高職居多。

良心真是大大的壞!



三味品書


我是05年初中畢業的,在我上學那會就存在老師規勸學生放棄中考,提前回家,另謀擇業的情況,而且還是普遍存在,每個班的班主任好像都會這麼做。現在是否存在,不太瞭解。首先,這種做法是違反規定的,它侵害了適齡學生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但在此,我們探討的是至於這麼做是否真的為學生好,我覺得要分情況、分人具體分析。

一、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

1.學校方面。為了升學率,升學率高,就意味著來年招生的時候有更好的鰲頭,招到更好的生源,從而達到一個良性循環。

2.老師方面。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當年老師如果帶的班級升學率高、考上重點的學生多,老師好像是有提成的。

3.家長方面。家長面臨這種情況,我覺得更多的是無奈,誰也不想被老師叫過去談放棄中考的問題。但很多家長也能夠認清現實,知道孩子即使參加中考也考不上,在保證拿到畢業證的前提下,可能大多數家長也默默地接受了這種結果,提早另給孩子謀出路。

4.孩子方面。學習不好,孩子本身就充滿了厭學、棄學的情緒,他們可能自己就會覺得是浪費時間,對自己信心不足。

二、這種情況怎麼辦:

首先,我覺得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這個歲數對社會都不會有太多的瞭解和認識,他們厭學、棄學原因是多樣的,學校的、家庭的、個人的,可現在的他們根本無法預料到學習不好對他們將來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所以,對於孩子,我覺得先不要放棄,學校、家長要盡一切可能、一切方式、一切辦法去努力、去引導,讓他們去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這個年代,考上重點班很難,但努力考上高中時很容易的。至於考上高中後怎麼辦,只要他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誰能料到以後他會學習不好呢?

其次,如果孩子就是轉變不了思想,而且時間緊迫、沒有什麼改變的可能性了,學校、家庭提前給孩子籌劃出路也是一種人之常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種情況下,要跟孩子坐下來,進行一次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溝通交流,看孩子以後想要做什麼、興趣是什麼、愛好是什麼,然後有側重點的、有針對性的進行籌劃安排,學習一技之長也不失是一個好的想法。

當然,如果孩子想中考,家長也想試試,學校就是不同意時,自己的受教育權受到侵犯,就要依法維權,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

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點贊哦,我是kayor笨熊,感謝!


kayor笨熊


確實有學校為了升學率之類的指標,勸說成績一般的學生放棄中考,這種情況是惡意操作,如果學生自認為能夠試一試,完全不用管學校的勸說,他們沒有資格強制你放棄。

也有一些學校是為了學生考慮,推薦更合適的出路,這是好意。可以靜下心來仔細考慮一下。

畢竟成績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暴漲,學校根據往年的成績數據,多少分數之上能夠進入高中,多少以下入職校,這些數據很容易獲得。不用說什麼大數據之類,單單從數據分析出發,歷年的成績分數段會呈現一個相對穩定的值,如果你的成績與這個入門值差距很大,明顯不能超過,那不如認清現實,接受現實,選擇更合適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