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接觸”生意火了,維修門店會對無人洗車動心嗎?

“無接觸”生意火了,維修門店會對無人洗車動心嗎?

作者 | 流意

出處 | AC汽車

2月4日,武漢火神山醫院的無人超市登上了微博熱搜。

“無接觸”生意火了,維修門店會對無人洗車動心嗎?

2月12日,首臺瑞幸無人咖啡機在武漢六七二醫院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美團、天貓超市、盒馬、餓了麼、肯德基、必勝客也紛紛推出了“無接觸配送”服務或“無接觸點取餐”服務。

因“疫”而興,無人零售概念再度受到市場關注,“無接觸”生意正在走紅。在“無人化”契機下,後市場是否也會順勢而生一批新機遇呢?

01“無接觸”生意火了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2017年。

以繽果盒子、猩便利等為代表的無人貨架一夜之間擺滿城市的街頭和寫字樓,很多無人超市也開門大吉。

“無接觸”生意火了,維修門店會對無人洗車動心嗎?

據統計,僅2017年,全國無人超市累計落地超200家,無人零售貨架累計落地2.5萬個。整個2017年,無人零售領域有近130家融資,融資規模超過40億,成為新零售賽道中當之無愧的“吸金王”。

然而好景不長。無人零售公司受限於無人零售在場景和成本方面面臨的諸多瓶頸,大規模布點困難重重。截至2018年底,數十家無人貨架公司,基本倒閉或轉型。

三年的大浪淘沙,無人零售企業能夠成功上岸的寥寥無幾。

如今,由於新冠病毒存在較強的人際傳播特性,為了防控疫情,“無人”概念再度迴歸大眾視野,“無接觸”服務也成為了當前的剛性需求。

比如美團外賣優先在武漢試點的“無接觸配送”服務,用戶在下單時,可與騎手協商一個商品放置的指定位置,送達後用戶可自行取餐。

隨後,美團又將該服務進一步升級,推出“美團智能取餐櫃”,為小區、醫院用戶提供便利服務。

反觀汽車後市場,“無接觸”服務的興起,會不會讓上門保養、上門洗車等業務也迎來高速增長呢?

很多行業人士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在他們看來,即使受到疫情影響,上門保養等業務的增長也只是暫時的。而當下很多社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這塊業務門店也很難推進。

上門保養、洗車可以作為特殊時期客戶關懷的一種手段,而不是一種可以獨立存在的業態,它們不能脫離於實體店。疫情完全受控之後,車主對這塊的需求也會減弱。

所以,從後市場的角度看,與“無接觸”服務關聯度最大的莫過於無人洗車。在疫情影響之下,無人洗車企業在完善服務場景之時,是否會更傾向於向維修門店拋出橄欖枝,而門店又是否會為此而動心呢?

02無人洗車迎來春天?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疫情在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的時候,給中國的經濟增長和中小型企業的生存也帶來非常大的挑戰。

眾所周知,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催生了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電商和快遞行業都迎來了春天。但是,新冠疫情不是第二個非典,不會給太多的行業帶來春天,很多行業也很難出現結構性變革的機會。

大盒子CEO林燕告訴AC汽車,疫情與無人洗車行業的發展沒有本質關聯,一些有條件的門店或許出於降低成本的角度考慮,會加快推進無人洗車機的動作,但是一些經營一般的門店今年會更加困難,投資新項目的可能性更小。

在她看來,疫情下“無接觸”服務興起,或許能夠加速這個行業發展,但不會帶來井噴式增長。疫情之下,整個汽後市場都是受害者,無人洗車企業的供應鏈、製造也受到影響。

“今年上半年的計劃仍然是推動汽服門店場景建設,在提供洗車機和整套的硬件、軟件運營支持之外,還會為門店提供更大的金融支持。”林燕說道。

與大盒子擴張策略不同,迅風智能洗車市場部負責人陳總表示,疫情之下,迅風智能洗車可實現遠程運維,降低人工維護成本,而且洗車機24小時不停業,或許會吸引一批門店關注。雖然目前油站場景仍然是無人洗車企業搶灘的核心戰場,但除此之外的汽服門店、社區商圈也將會迎來更多洗車機投放。作為無人洗車機企業需要更開放心態,提供更多的合作模式,研發生產更多類型洗車機適應不同使用場景來滿足市場需求。

據AC汽車瞭解,目前三桶油擁有的加油站數量近12萬座,而無人洗車公司的布點不到萬座。此外,無人洗車企業利用油站的高密度分佈優勢,可以快速實現區域範圍內洗車站點的連鎖,和三桶油共享流量,未來想象的空間更大,比如可以和加油站合作油非互動。

顯然,此次疫情也會成為無人洗車行業的一個“分水嶺”。突發疫情對處於行業尾部的小企業或新創公司來說可謂雪上加霜,可能造成致命性威脅。特別是那些風險管控意識差、運營管理不善、資金流動差的企業或許會陷入經營泥潭。

而運營良好、應變能力強且現金流正常的企業,疫情過後或許會彎道超車,獲得更大的品牌聲望,提高市場佔有率,無人洗車頭部企業優勢會更加凸顯。

03門店對“無人洗車”動心?

疫情推動下,“無接觸”服務風潮是否會隨著疫情結束而隨之淡化?這是不少行業都在熱議的話題,“無人化”究竟是順勢而生的真機遇,還是曇花一現的偽需求?

從用戶角度來看,無人洗車作為疫情下的一種應急服務方式,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客戶特殊時期的洗車需求。當疫情結束後,這種服務模式或許會深得部分車主喜愛,也將會在一段時間內被追捧。

一位行業人士透露,疫情對於無人洗車行業更多起到的是市場教育的作用,讓很多人瞭解到了無人洗車服務的存在。畢竟相比歐美等國,中國的無人洗車市場份額還很小,這對無人洗車公司來說是最大的利好。

從維修門店的角度來看,就需要回歸到商業的本質,要看門店的需求。

據AC汽車瞭解,不少維修門店老闆認可無人洗車的趨勢,認為這會是未來兩年的風口。但是,他們普遍認為這和疫情沒有關聯。對於無人洗車的關注,他們主要考慮兩點:

一是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

二是洗車作為門店的流量入口。

暢途曾理認為,無人洗車解決門店的最大痛點是勞動力成本飆升問題,這還需要個過程。有條件的門店可以作為補充,本身有洗美業務的應該不會考慮。

也有一些門店給出了不一樣的觀點。他們認為有人的服務才會有價值,才能支撐門店高成本運營。無人洗車對於門店來說,設備投入成本、場地成本、回報週期都需要考慮,尤其是疫情衝擊下,門店短期不會考慮。

顯然,疫情很難為無人洗車行業帶來爆發機會,無人洗車市場的“黃金期”仍然需要一段時日。而汽服場景的開拓,一定是重要一環,不可或缺。如何讓門店動心,這會是無人洗車企業面臨的挑戰。

總之,疫情期間被積壓的洗車需求,並不能使無人洗車行業迎來大爆發。維修門店疫情之後大概率休養生息,恢復元氣,短期內不會考慮新項目。

相反,短期內激增的洗車需求對無人洗車企業的產品穩定性、供應鏈能力和服務能力都會提出極大挑戰。

疫情之後,無人洗車,仍需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