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元的三個重要時刻

從世界水產飼料龍頭企業到世界光伏龍頭企業,從在光伏產業不為人知到被關注一舉一動,通威只用了7年時間。

同樣的產業、同樣的時刻,是不同的認知、不同的選擇,成就了今天的通威。不同的認知、不同的選擇源自劉漢元的洞見,過去7年,它表現在三個時刻。

第一個時刻是2013年的9月11日,那是合肥賽維光伏資產拍賣的日子。

被拍賣的是一件資產總額31.099億元、負債總額28.315億元的資產,又是一個當時全球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光伏加工能力。那一天,劉漢元坐鎮現場。

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天合和通威舉牌競拍,拍賣從3.3億元起,經過218輪舉牌,通威以8.7億元收購合肥賽維。

絕大多數光伏人都不會意識到那場拍賣對今天的意義,更不會想到後來發生在通威的故事。因為那時,全球光伏企業還在全行業虧損中,光伏龍頭企業的無錫尚德、賽維LDK剛剛倒在血泊中。

但是有一個人看到了那場拍賣對今天的意義,他看到了今天的通威,他準備了十個億的現金,要買下今天的通威。這個人就是劉漢元。

那時的通威,還不為大多數光伏人所知,只是一個遠離光伏重鎮、總部位於西南的主營水產飼料的龍頭企業;

那時的通威,光伏產品還只是區區3000噸硅料,而且還在虧損中;

那時的通威,2012年的營業總收入是135億元,營業利潤只有區區的8526萬元;

那時的老紅,只知道那是光伏資產價格最低的時候,並未意識到合肥賽維光伏資產能讓一個企業一戰成名;

但是那時的劉漢元,不僅看到了今天的光伏產業,還看到了今天的通威企業。

第二個時刻是2016年,光伏產業開始狂飆,光伏企業無不探討轉型。

那一時期的光伏產業,國家不多見的強大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快速越過產業低谷,一邊高速發展,一邊探討轉型。因為那一時期的中國產業,互聯網思維、輕資產平臺思維盛行,使得那一時期的大型光伏加工企業,高喊綜合能源服務的有之,高喊智慧能源的有之,高喊金融平臺的也有之,無不探討轉型輕資產。

就在那個時候,有一個企業有些不合潮流,堅定做大重資產,甚至探討要把光伏加工做到美國去。為了做大光伏加工,先是把光伏資產全部裝進上市公司,後是啟動百億投資光伏加工。這個企業就是通威,劉漢元再一次在關鍵的時刻看到了不一樣。

老紅旁觀劉漢元多年,深知他是一位眼界開闊、善於學習、與時俱進的企業家,可那一時期的通威,很少時髦的口號,更多把水產加工的精細管理移植到光伏加工的行動。記得那時,通威股份副董事長嚴虎最著急的就是劉漢元問:為什麼光伏資產裝進了上市公司,可是股票的價格卻沒上去?

那一時期,通威馬不停蹄地規模投資光伏加工,投資高純晶硅時,樂山、包頭並舉,投資太陽能電池片時,合肥、成都並舉。於是,一時間通威光伏產能“世界第一”的消息不斷;

那一時期,通威把過去三十多年的水產經驗和資源發揮到極致,全力打造了“漁光一體”商業模式,建立了別人難以超越的科學化、智能化、工業化“漁光一體”生產體系,進而成為光伏產業“漁光一體”的專業代表;

那一時期,所有大型光伏加工企業無不進軍戶用光伏市場,通威也不例外,發現結果不理想,就毫不猶豫地停止了戶用光伏市場的開發;

那一時期,不懈的努力,終於讓通威成為了今天成本最低、規模最大的高純晶硅、電池片生產商,終於在2019年前三季取得了營業收入280億元,同比增長31.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4億元,同比增長35.24%的驕人成績。這些成績,使得通威有了第三步發展的堅實基礎,也使得光伏人對通威從認識到尊重、從尊重到關注通威每一個舉動背後的意義。

在光伏產業,靠一種技術而一夜成名的企業不少,但是靠精細管理、深耕細分市場而快速奠定產業地位的卻不多,劉漢元做到了。

第三個時刻是2020年,光伏補貼取消,完全市場化開始,企業階段性終極淘汰時刻到來。

就在這個時刻,劉漢元想的好像又和別人不一樣了。

不久前劉漢元說:“我們要想清楚‘什麼是我們的長處’,‘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團隊應聚勢聚焦,揚長避短,敢於‘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突破,做大做強”。

關鍵是在光伏產業,“有所不為”不是說的那麼容易,“做大做強”不是說了就能做到的。

就在這個時刻,通威做的好像也和別人不一樣了,有一種不出手則已,出手就讓對方沒機會還擊的感覺。

當別人還在下注新一輪技術路線的時候,通威不僅在目前主流量產的 P 型 Perc 電池上具有優勢性價比,在 Perc+、Topcon、HJT 等新型產品技術領域也在重點佈局。“通威此次投資約200億元建設年產30GW,其中一期、二期15GW將以PERC/PERC+/Topcon為主,三、四期為HJT可能的到來也做好了投資準備”。

當別人還在比拼產能的時候,通威於2月11日發佈《通威股份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業務2020-2023年發展規劃》、《通威股份關於投資建設年產3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項目的公告》,於2月13日發佈《通威股份關於2020-2023年發展規劃及相關投資的補充公告》,公告提及:到2023年高純晶硅累計產能將達22-29萬噸,太陽能電池累計產能將達80-100GW,兩項合計投資472-703億元。據此分析:到2023年,通威在硅料和電池兩個領域的全球市佔率將達到30%-50%。

通威的一位高管則說:通威將打造高純硅料世界龍頭地位,與第二名拉開差距。同時,擬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電池片的世界龍頭地位。

遺憾的是,就在這一時刻,大多數光伏人只看到了前兩點,卻沒看到“企業階段性終極淘汰”的最關鍵一點,企業家還在停留在下注一種新技術、掀起一輪新擴張的認知上;大多數產業評論也還停留在“通威股份打響了光伏HJT電池技術平臺級飛躍的發令槍”、“通威再漲停,HJT概念股繼續拉漲”的認知上;

更遺憾的是,就在這一時刻,雖然少數光伏企業家看到了全部的三點,但卻發現:到了企業階段性終極淘汰的時候,許多事情不是短期努力的結果,而是長時間設計的結果。當前這場光伏企業的真正比拼,通威是從2013年就開始設計的。

人類的歷史是如何形成的?人類的歷史就是因為一些人的洞見,能在最不確定的時刻看到確定而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