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帶娃跟媽媽帶娃的方式有衝突了怎麼解決?

美小護的媽媽經


你好,在這之前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我的建議是:

在育兒開始之前,最好是在懷孕的時候,夫妻之間一定要進行一次交談,“想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夫妻間要達成一致意見。

<strong>


在我們家,因為發生過這樣的衝突

等雙方都冷靜下來後,我就和老公進行一次很深刻的交談,

由於老公知道我一直在學習兒童心理學、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而且對於我提出對孩子的教育以寓學於遊戲的想法,也很贊同,

所以他最終表態:如果教育方面我們之間有不同的意見,就由我來做最終的決定。


之後,在實際生活中,我會把學到的育兒經驗分享給老公,

比如孩子每個年齡階段會出現的敏感期特徵,囑咐老公在敏感期到來時,不要勉強或者打擾孩子;如果我在育兒方面有什麼困難或疑惑,也都會和老公一起商量著決定。

這樣做都是為了統一意見,避免孩子因為父母意見不一致,會感到自己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聽誰的才好。

孩子長期處於這種情況,對他安全感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


世界上沒有不疼愛自己孩子的父母,當兩人意見不統一,或者需要做重要決定的時候,夫妻之間還是要多花點時間,慢慢地交流溝通為好。

<strong>


寶寶愛自由


  •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教育方式也不同,這種情況下難免會發生衝突。但如果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家庭的和睦。而家庭的是否和睦也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品格、性情以及未來為人處事的思維方式。

所以夫妻在教育孩子之間若想出現衝突時不影響家庭,

那必須在子女教育時要有一個基本共識:“有分歧不怕,但不能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有了這個前提,無論有多大的衝突,都不會發生太嚴重的事情。

當然,萬事無絕對。因為在子女教育中經常出現有時怒不擇言的情況,例如衝孩子喊出貪得侮辱性的詞彙:“我不是你媽!就是頭豬都比你強!笨蛋,你幹什麼吃的!”如果出現這種事情,在場的另一方一定要馬上阻止教育的進行……

為了不使教育方式之間的衝突導致孩子在行為上的無所適從,父母雙方就必須在子女教育的重要問題上達成一致,久而久之,就會達成默契。以下是個人幾點建議:

1、不能互相拆臺。一方教育孩子,另外一方不能上去和稀泥。

2、如果有意見上的衝突,要等一方教育孩子結束後,下來再討論。

3、不要因為夫妻雙方之間教育理念上的衝突而互相推諉責任。

4、教育孩子要有剛有柔,互有分工,才能讓孩子知道什麼叫有所為什麼叫有所不為。

5、以樹立孩子信心、獨立自主、責任擔當等正能量行為做為雙方教育的基本原則。

子女教育任重而道遠,夫妻雙方的教育觀點和教育行為也要在溝通的過程中不斷糾正,才能找到正確的教育之路,共建幸福美滿的家庭。


墨納家長


夫妻之間的主動權問題,主要想解決可以採取協商的方式,按照和平方式一方寫出5種疑問,收集10個帶孩子常見意見問題,然後表達觀點,投票處理。

爭執不下的情況,可根據陪孩子時間的緯度來確定話語權導向,畢竟陪孩子時間長的對孩子影響更大,同樣確定主觀上雙方的問題區別,然後求同存異投票處理疑問。

如果完全無法商量,建議先別處理孩子問題,先處理一下雙方情感問題。可以解決完寫個秘密保證書之類的,儘量不要冷戰。

望採納為好的解決方案



賀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孩子的降臨是夫妻間最開心的事,這是屬於他們愛情💑的結晶。但是隨著孩子的降臨,原本的二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隨之而來的矛盾也會不斷增加,尤其是在對孩子教育態度方面,會有諸多分歧。

教育步調不一致對孩子的危害

1、敏感,沒安全感

我們都知道,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性格、情感都有很大的影響,父母的言行舉止嚴重影響著子女性格的行程。父母因為分歧展開的拉鋸戰,會給孩子心理留下陰影。

2、是非觀模糊

孩子的是非判斷標準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當父母產生分歧,孩子往往不知所措,長期下去,孩子的是非觀變得模糊不清。

3、雙重人格

孩子具有本能的自我保護意識,他們首先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方,誰對自己有利就聽誰的。情況嚴重就會變成雙重人格,媽媽面前一個樣,爸爸面前一個樣,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兩面派”。

產生分歧的原因

1、教育觀念差異化

夫妻雙方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經歷決定了他們的教育方式。

2、溝通方式缺失化

溝通,不是辯論賽!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溝通就是把對方說服。這樣一來,讓一個簡單的問題激進化,甚至演變成吵架,如果當著孩子的面,影響會更惡劣。

產生分歧怎麼辦?

1、分工明確

婚姻講究“分工合作”,教育孩子也一樣。對於一般家庭來說,都是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或全職媽媽。平時生活中,誰對孩子的教育多,首先尊重誰的意見。

2、教育步調要統一

既然教育孩子有內外之分,當遇到分歧時,應積極與主內的那位溝通,得到結論後方可實施。原則順序不能亂,思想高度統一。

3、諮詢孩子的意見(針對有判斷力的孩子)

我們必須明白一點,雖然我們在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在教育孩子,別忘了孩子也是一個有意識的主體。一家人心平氣和坐下來,把其中利弊關係擺出來,相信問題很快就會解決。

父母教育孩子的宗旨是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將來,雙方在處理問題時多一些理解,多一點包容,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才是給孩子的🎁!


小鬍子式吾空


孩子在你們身邊,你們都想叫孩子叫你們的,你們倆之間誰教育孩子正確呢?可能都一樣,都有正確或者不正確的地方!現在我向你們提個建議,誰能照顧孩子的吃飯、穿衣?孩子因為照顧的好!不生病!誰又能教育孩子學習好!尊重老師、長輩!能教育孩子的自理能力強等等……這些方面,你們哪個能做的好!孩子就給哪個管……


手機用戶55225809509


要想孩子真的優秀健康成長,一定要兩個人統一意見。發生了糾紛,兩個人關起門來解決。千萬不能當著孩子爭吵。父母是孩子的示範和模板,也是孩子唯一的依靠。你們爭吵,孩子會有恐懼,久而久之會產生不信任。教育孩子一定是劃分區域,在自己擅長的地方進行教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1ac9842f6534d549b63f61c2bd99df1\

盈媽育兒



糊塗一次挺好


爸爸遇到娃娃不聽話,常常比較嚴肅,語氣也較重;媽媽則比較溫柔,對孩子多哄勸。其實,教育孩子要剛柔並濟,但前提是愛,是激勵,並非體罰。


閒情逸致niushu


爸爸媽媽帶孩子有分歧是正常的,這就需要雙方多交流溝通,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誰對聽誰的,而不是誰強勢聽誰的,爸媽首先需要統一觀點,千萬不能一個人說左另一個人說右,這樣會使孩子失去是非觀念,長此以往,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黃橙子紅橙子


爸爸和媽媽對於育兒方式發生了衝突,不要在孩子面前吵鬧。私底下要好好溝通,主要以誰的方式為主。或者兩種方式都嘗試一下,選擇出更好的,儘量不要兩個標準,讓孩子也犯糊塗,沒有規矩,不知道該如何是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