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中國可能會保持充足的流動性 以幫助緩解冠狀病毒的影響

全球最大的投資公司貝萊德(BlackRock)表示,中國在繼續應對冠狀病毒爆發的經濟影響之際,可能會尋求在國內保持“充裕”的流動性。


貝萊德:中國可能會保持充足的流動性 以幫助緩解冠狀病毒的影響


貝萊德亞洲信貸主管尼拉傑·賽斯(Neeraj Seth)週四(2月20日)在CNBC節目中表示,“我認為,從衡量指標的角度來看,我們還沒有看到所有這些。”


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已經造成2000多人死亡,74000多人感染,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它還蔓延到20多個國家,在一些金融市場引發了拋售,並促使一些國家的政府下調了它們的經濟展望。


賽斯發表此番言論之前,中國在週四早間下調了貸款優惠利率(LPR),此舉可能會降低企業的借貸成本。


中國人民銀行週四將1年期LPR下調10個基點,5年期LPR下調5個基點,這是人們普遍預期的舉措。就在幾天前,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


LPR是銀行向信用最好的客戶收取的利率。去年8月,中國央行改變了商業銀行設定貸款利率的方式。


中國爆發的冠狀病毒疫情,推遲了春節長假後工廠恢復生產的時間。它還引發了人們對其潛在經濟影響的擔憂,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本週早些時候,蘋果公司警告稱,其第二季度收入預期將無法實現,並指出iPhone在全球範圍內的供應量減少,而中國的需求也因疫情的爆發而下降。


*可以採取財政措施*


賽斯說,信貸如何流入這一系統仍然是個問題。


他補充道,對於那些感受到壓力的中小企業來說尤其如此。“很多這樣的工廠已經關閉了一個多月了,在未來的一兩個月裡,它們的利用率可能還會保持在低水平。”


除此之外,賽斯表示,預計北京方面將表現出更多的“財政衝動”。


他說:“我們確實希望看到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一起來支持經濟。在某種程度上,財政刺激將取決於下行風險有多大,鑑於我們仍處在下行風險之中,這在某種程度上仍不確定。”


當被問及中國可能採取的財政措施的潛在規模時,賽斯表示,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支出相比,中國可能會“更加謹慎”。


他表示,中國今天的經濟規模比那時大得多,並補充說,金融體系中的總債務也大幅上升。這意味著,償還這些債務的成本“在GDP中所佔的比例相當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