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沉默,正在毀滅加拿大

這一個月都心繫國內,沒有怎麼關注加拿大。可是這兩天猛然驚覺,不關注不行啊,加拿大正在發生一些同樣關係你我的大事!容我細細道來。


深度 ¦ 沉默,正在毀滅加拿大


還記得前一段鬧得轟轟烈烈的那個父親反對孩子變性敗訴的案子嗎?一個孩子的父母離異,但是離婚時簽署了雙方對孩子的醫療都有監護權的協議。孩子13歲時想變性,母親支持,父親反對。父親認為,孩子被帶去診所後只是和醫生談了談情況,並未得到全面、適當的檢查,便匆忙地被送到兒童醫院開始了激素治療。訴諸法庭後,法院判父親敗訴,並要求父親不許稱呼孩子變性前的名字和人稱代詞,不許公開自己和孩子的名字,也不許提及學校顧問及診所醫生的名字。


深度 ¦ 沉默,正在毀滅加拿大


案件判決後,引起很大的社會反響。反對判決的人認為,這是公然剝奪家長對孩子的監護權,將孩子暴露於“被促動變性”的危險之下。加拿大法律規定未成年人不能吸菸、飲酒、用信用卡,16歲以下紋身需要父母或監護人同意,卻能允許孩子們自主決定變性,這不是太匪夷所思了嗎?加拿大的司法體系屬於判例法。這個案件的裁斷無疑是里程碑式的,直接指導了後面相關案件的裁斷。


事關重大,家長們也坐不住了。那位父親首先不顧禁令,站出來講述了這段痛苦的經歷。一些反對SOGI123的社會活動人士也紛紛聲援這位父親,如最早公佈這件事的詹·史密斯(Jenn Smith,其本身是一名未成年人變性的受害者)及在申小雨庭審現場外被“頭巾女”潑咖啡的勞拉琳(Laura-Lynn Tyler Thompson)。然而,他們也受到了法院的判罰。


深度 ¦ 沉默,正在毀滅加拿大

庭外接受採訪的Laura-Lynn(左)和Jenn(右)


法院要求詹·史密斯不能在他的公開演講中用這個案例,要求勞拉琳從她的社交媒體上撤下對這位父親的採訪。詹·史密斯和勞拉琳還要每人支付起訴方的律師費500元——對方的律師陣容相當龐大,法官看在詹·史密斯和勞拉琳屬於“無業遊民”的情形下,以惻隱之心,讓他們象徵性支付而已。說到他倆的“無業”,也與SOGI123有關。勞拉琳原本是著名電視主持,屬於“網紅”,可是從她三年前反SOGI123以後,便被扣上大帽子,各個合作方迫於某些勢力的壓力而和她解約。詹·史密斯作為LGBTQ中的一員,深知未成年人變性的危害而站出來全力以赴地反對。


視頻被社交媒體主動刪除了。然而,事情還沒有完。這件事影響太大,早已“聲名遠揚”。美國群眾看不慣了,在勞拉琳的社交媒體上留言說,想看視頻的,請點擊這個鏈接。他們把採訪視頻放到了美國網站上。這倒是一舉兩得。既滿足了大家想看視頻的願望,又宣傳了自己的網站。法院又不幹了,要求勞拉琳把這條留言刪了。這次勞拉琳不幹了——她那麼忙,哪裡有空一條條去看留言?作為公眾人物,巴不得粉絲互動活躍,怎麼好隨意刪留言呢?這不是赤裸裸地得罪粉絲、違反言論自由嗎?再說,平時罵她的留言她都沒刪,有何動力要刪這條呢?


這件事還在僵持中,等待進一步的判決。對於我們吃瓜群眾來說,採訪視頻為什麼這麼“火”,需要關注。看完之後,我又在油管上看了勞拉琳的頻道上幾段其他視頻,還真是嚇了一跳。


不僅如此,關於這個“幫忙”變性的醫生(姓名已被打碼隱去),網絡上也有不少爆料,但先後被媒體自刪了,Reddit上還“碩果僅存”一篇:


深度 ¦ 沉默,正在毀滅加拿大


這個醫生2010年開辦青少年變性診所時,從教育體系輸送來的患者只有4位,到了2019年時,僅從教育體系來的孩子已經超500位。“事情進展之快超過了我們的預期。”


進展之快的原因很複雜。


根據該醫生一場演講的視頻綜合,這位醫生本人很努力,他創作了一些相關內容的繪本,鼓勵孩子們考慮變性問題,比如告訴孩子們變性可以是一件給自己的特殊的聖誕禮物,變性後就真的和目標性別一模一樣了等等。


他還向孩子們傳授一些能讓家長同意變性的方法,比如自殺。“你知道你需要怎麼做嗎?搞些特效。自殺,他們會讓你獲得你想要的。”他還說,那些性別焦慮的孩子們“學得很快”。


另外,大環境也很“給力”。SOGI123中告訴孩子,如果有性別焦慮、考慮變性,無需告訴家長,直接和學校顧問交流。政府支付變性費用。一些學校裡還有相關俱樂部,俱樂部活動時,食物豐富。同學們中只要出現了有變性的,就有可能成為風氣。有個孩子說,她班裡有四五位變性的同學。


這位醫生的許多患者是被寄養的孩子——這也是詹·史密斯竭力反對的另一個原因。詹·史密斯從小生活在寄養家庭,他認為,寄養的孩子對性別的困惑更多是心理問題,政府應該拿出資金幫這些孩子做好心理疏導,而非變性。


眾所周知,青少年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對許多問題的判別、思考能力不夠。這也是為何未成年人需要監護人——監督保護孩子們健康成長。變性是不可逆的。一旦踏出這一步,很難走回頭路。更何況政府為青少年變性提供資金,但是如果變性人士成年後想轉換回原有性別,則需要自費。


更令人費解的是,這位醫生的患者中,最低年齡的只有3歲!對這件事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想起來之前看過的一個反對青少年變性的評論說:“不是孩子們說想成為什麼,我們就要讓他們成為什麼。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還每天都說想變成美人魚呢。感謝上帝,我的父母那時沒有聽我的。”


作者|風四海

平臺|她鄉WEEKLY

I D|chicvancouv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