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社區的"110"師徒 防疫戰線的最佳拍檔

周獻平、劉豔秀是海淀公安分局青龍橋派出所騷子營社區的師徒搭檔,師傅周獻平今年59歲,徒弟劉豔秀今年51歲,由於兩人年齡相加正好110歲。所以派出所同事和社區裡熟悉他們的群眾都戲稱這個師徒搭檔為“110”組合。

守護社區的"110"師徒 防疫戰線的最佳拍檔

“親愛的們,我來了”

一聽到這個獨特的打招呼聲音,騷子營的社區志願者和警務聯絡員們就知道,社區民警劉豔秀和她師父老周,周獻平又來社區檢查防疫工作落實,和志願者們一起值看護崗來了。

2020年,農曆鼠年,面對嚴峻的疫情,一場空前的“戰疫”在全國打響。白衣天使直面戰鬥與病毒白刃相搏,民警嚴守社區陣線切斷病毒的傳播觸角。從大年三十開始,社區民警便放棄休息紛紛深入社區,與街道、社區、和群眾志願者一起堅守在社區防疫的第一線。

守護社區的"110"師徒 防疫戰線的最佳拍檔

這對年齡相加110歲的師徒也不例外,還有四個月就要退休的師傅周獻平幹勁十足,和徒弟劉豔秀一起分頭帶領社區警務團隊配合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採取分頭包片的形式,圍繞做好社區疫情隔離沒日沒夜的忙碌起來。

在頂著部分社區居民反對的壓力下,周獻平和劉豔秀將騷子營社區原有四個出入口,通過設立24小時人員登記和體溫監測崗的方式封閉為兩個口。在對社區人員嚴格出入登記、體溫監測的基礎上。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師徒兩人同居委會工作人員和樓門長、出租房房東和社區裡比較有威信的老住戶與自己家人、租戶和左鄰右舍的熟人、朋友建立微信群。廣泛收集轄區內的人員來往信息、健康情況,通過統計分析,在簽訂隔離承諾書的基礎上,對近期返京的租戶建立居家隔離機制。

守護社區的"110"師徒 防疫戰線的最佳拍檔

“同志,您理解一下,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交叉傳播,現在社區出入都有證件,如果想買東西還是到社區以外的地方去買吧”面對一位想進入社區商店買菜的非本社區人員,周獻平耐心的解釋和勸解著。

守護社區的"110"師徒 防疫戰線的最佳拍檔

“你這崗位上只帶口罩不行啊,總與出入人員接觸得帶上手套”在社區檢查防疫工作的劉豔秀髮現把守路口的一個社區大姐沒有帶手套。於是她一邊說一邊脫下自己帶著的手套塞到了把守社區入口的社區工作者手中。

守護社區的"110"師徒 防疫戰線的最佳拍檔

今年51歲的劉豔秀,1990年參加公安工作,她便一直在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總隊工作。她給人第一印象就是直率、快人快語,說話辦事透著那麼一股子利落勁兒。這可能和她從警後多年從事治安工作有一定關係。2016年劉豔秀因工作調整來到海淀公安分局青龍橋派出所成為了一名社區民警。用劉豔秀自己的話說,雖然警齡不短,但當社區民警還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幸好,我遇到了一位好師傅。

劉豔秀口中的師傅周獻平,今年59歲,再過幾個月就到了光榮退休的日子。當了一輩子警察,周師傅當過巡警隊長,當過派出所副所長。在青龍橋派出所工作的17年裡,周師傅的工作足跡更是踏遍了轄區所有的社區,社區工作經驗不是一般的豐富。這一點從徒弟劉豔秀對師父的兩個字描述上不難看出,那就是:佩服!

師徒兩人共同管理的騷子營社區轄區面積0.15平方公里,別看面積不大,但熟悉這裡的人都知道,這裡是一個典型的、地地道道的城中村。四面八方被國家機關、院校和成片的樓房家屬區包圍著。穿過這些地方才能真正進入到騷子營的轄區,才能真正看到這個由單位宿舍樓、平房、自建樓房組成,道路狹窄、人員密集的“小社會”。“小社會”住著1萬2千餘人。

守護社區的"110"師徒 防疫戰線的最佳拍檔

剛剛到社區工作時,與師父淡定、從容,渾身充滿老社區民警鎮定自若的氣場相比,劉豔秀感覺自己有點“掰不開鑷子”,甚至在獨自召開轄區房東大會時,對著桌子對面的房東們講話時連眼皮都不敢抬。在這樣的情況下,師傅周獻平拿出師傅的耐心和細心,只要一有空就帶著徒弟下社區走門串戶、檢查門店、走訪轄區單位。從摸底調查開始帶著徒弟一點一點的熟悉轄區情況,與社區居委會、物業、單位負責人和樓門長、治保積極分子逐步建立聯繫。

師傅認真的帶,徒弟認真的學。在劉豔秀手上總拿著一個小本子,本子上密密麻麻的記錄著社區各項工作的安排、進展,社區的大事小情,特殊人、突出事都記得一清二楚。如今的劉豔秀一改當初“掰不開鑷子”的“菜鳥”狀態,社區的人、地、物、事、組織都熟記於心。不僅如此,由於性格爽朗又兼具女性的細心,社區裡的東頭大媽、西頭大姐、南頭大嫂子們都把這個快言快語、熱心腸兒的女民警當成了自己無話不說、無心不談的鄰家姐妹。

當師徒兩人同時出現在社區時,畫風一定是師父背手前面走時不時用微笑和點頭和周邊人互動,而徒弟則左一個招呼、右一個拍手,“買菜去啊,慢著點啊”,“哪遛彎去了,趕緊回家做飯去吧”,一路走留下一路歡聲笑語。

這段時間,為了保證社區防疫崗位工作人員認真值守,師徒兩人身先士卒,只要一有空就到防疫崗位上親自參與值守工作。過度的疲勞讓師傅老周身體有些吃不消,但面對徒弟勸他休息的關心,老周拿出了師傅的威嚴,並一再叮囑徒弟,現在是關鍵時期,居民把我們當成家人、當成靠山,在這個需要我們的時候,不能也沒有理由不守在社區。

在海淀公安分局社區工作和防疫戰鬥的陣線上,這個110歲的師徒組合只是全區幾百名身兼社區黨組織副書記的社區民警縮影。對於民警個人他們是血肉之軀,他們也有家庭和家人,他們也會有傷痛和委屈。但面對轄區群眾,他們是堅強的靠山,是社區群眾安全的護盾,是群眾受到委屈和威脅時的主心骨。只有警民團結一心,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