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明朝以對外政策上的強硬態度著稱,與中國古代各朝代相比,現代網友們如此戲稱歷代:“強漢、盛唐、弱宋,剛明”。一個“剛”字,可謂是道盡了明代對外政策的核心特色。可是同樣是“剛”,對外擴展和被動防守自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明代初年,國家在對外政策上剛的特點是“拓地御邊”,到了明代後期,核心特點就變成了“斂兵守塞”,那麼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呢?
明代初年,朱元璋和朱棣為代表的開拓之君,一邊以大軍掃滅元朝殘部,一邊以修長城的方式“拓地御邊”,施行的是讓戰火在敵人的土地上燃燒的積極的邊疆政策
明朝初年,朱元璋在一統中原王朝後,幾齣塞外,將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打的沒有招架之力,曾經橫跨大半個歐亞版圖的蒙元朝廷被打的四分五裂,成吉思汗的後代黃金家族不再有曾經的榮光。
當此之時,明朝幾乎是沒有邊疆對外政策的,因為從海路來看,當時的大明沒有敵人,所有能看見的地方,皆是大明領土。從陸路來看,唯一北方的敵人就是元朝殘部,與大明可謂是有血海深仇,對於這樣的敵人,哪有什麼邊境?什麼時候將對方打服了,邊界線就畫在哪裡。
那麼什麼時候開始,大明有了邊疆政策的概念呢?洪武年代後期,隨著統一的蒙古殘部被朱元璋和他的兒子們打的四分五裂,遁入北方草原深處,作為傳統的農耕文明,大明朝的皇帝和將領們,也不得不面對歷史上他們的前輩們曾經面對過的那個問題。
即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來看,打下一大片草原對於大明朝來說,不管是從皇帝的角度出發,還是從普通百姓的角度出發,都沒什麼用。對於農耕文明起家的中華民族,但凡是不能耕種的土地,一律是沒有用處的土地。
再加上追擊遁入到大漠深處的元朝殘部,對於當時百廢待興的明朝政府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經濟壓力,在此基礎之上,明代積極的邊疆政策就產生了。
那麼這種積極的邊疆政策具體表現為什麼呢?表現為修長城。
偉大的農耕文明下生長起來的明朝人,想到的積極的邊疆政策,竟然是修長城。看上去這仗打贏了貌似跟打輸了也沒什麼區別,打輸了修長城好理解,是為了防備人家再打進來。那麼打贏了為什麼還要修長城呢?
其實同樣是修長城,打贏了和打輸了,修長城的方法和意義還是由很大的差別的。
從當時的一段記載來看,《明史》記載,萬曆年間:
“兵部侍郎汪道昆閱邊,成梁獻議移建孤山堡於張其哈喇甸,險山堡於寬甸,移沿江新安四堡於長甸,長嶺諸處,仍以孤山、險山二參將戍之,可拓地七、八百里,益收耕牧之利。道昆上於朝,報可。”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說,萬曆年間一位御史巡邊,發現在某段舊有的長城外面,還有一大片地方可以耕牧,於是上報將原本的長城堡壘向外挪了一段,將這七八百里的地都囊括在內。
由此可以觀之,同樣是修長城,明初乃至到了明朝中葉,整個國家在東北邊疆政策上,是屬於積極拓展的。
明朝中後期,隨著東南沿海倭寇的肆虐,和國內經濟形勢的惡化,明朝政府不得不改變邊疆政策,轉而開始執行“斂兵守塞”的保守型防禦政策
到了明朝中後期,國內土地兼併的嚴重,貪汙腐敗的盛行,資本主義萌芽所帶來的繁榮的海外走私貿易,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倭寇的威脅,都迫使明朝政府在整個北方戰線上的邊防政策趨向於保守,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斂兵守塞”。
縱觀整個中國古代歷史,除了大部分王朝的覆滅都是國內因素導致以外,對於一個王朝影響最大的外部勢力,普遍都來自於北方草原。秦漢時期的匈奴,隋唐時期的突厥,宋代以後崛起的女真和蒙古,從西到東,無一例外都是北方草原上的外敵,對中原王朝的影響最為嚴重。
在此現實基礎之上,政府對於北方邊境線看得再重要,也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明朝則更加突出,其王朝建立的基礎,就是在恢復中華的口號之上的,所以說針對北方的遊牧民族,幾乎就是大明朝的政治正確。
在此基礎之上,形成了大名北方著名“九邊十三鎮”的防禦制度。
《明史·李懷忠傳》記載:
“從淮安侯華去龍言, 自永平、薊州、密雲迄西二千餘里, 關隘百二十有九, 皆置戍守。”
而大明朝九邊十三鎮的防禦制度造成的後果之一,就是北方軍事力量的強大和南方軍力的疲弱。明朝中後期,隨著倭寇肆虐作為大明財稅重地的東南沿海,明朝政府為了穩定大後方,不得不在北方漫長的邊境線上,採取守勢。
另一方面,從東北方向主要敵人的視角來看,明朝一統天下,打敗元朝主力之後,剩餘在東北邊疆地區的,都是一些小而野的部落聚居性的勢力,其對大明的威脅,也逐漸從傾覆國家的威脅,演變成了騷擾搶劫的威脅。
這個時候,再執行積極進取的邊防政策,就是將百姓往強盜的嘴邊放了,畢竟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所以說,明朝中後期邊防政策趨向於保守的轉變,一方面是國內的現實環境決定的,另一方面也跟當時大明朝在東北邊疆問題上的主要矛盾變化有關。經過幾十年的打壓,此時的蒙古草原朝廷對大明沒有了直接的威脅,主要矛盾變成了襲擾和保民的矛盾,實行戰略防守的邊防政策,也是出於保民的需求。
當然從後世的角度上來看,這樣做無疑是放任了東北女真民族的崛起,但當時的大明朝,根本沒有將區區一個部落組織的女真或者說後金看成是威脅。
從“拓地御邊”到“斂兵守塞”,明朝東北邊疆政策的改變,其實是整個北方防線上邊防政策的寫照,反映出的是明朝內部經濟實力的惡化和對威脅的麻木
明代邊疆對方政策的轉變,看似是在國力衰弱和東南邊境遇襲之後,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實際上如果仔細研究明朝歷史,就會發現,這種政策的變化幾乎是必然的。
《明史》記載,明成祖也就是永樂大帝曾經說:
“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看上去正是現在流行的那句“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由來,聽上去自然也是蕩氣迴腸,可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剛明之所以“剛”,是因為皇族氣質的影響嗎?
當然不是,明朝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歷史上,唯二皇帝被外族搶去的國家,另一個自然就是被稱之為“靖康之恥”中的宋朝皇帝了。
一個王朝都混到被別人把自己的皇帝給搶走了的地步,還談什麼剛不剛呢?實際上任何政策的來源,都是國家現實的需要導致的。
明朝初期之所以執行積極的對外邊疆政策,實在是不得不如此。就如同三國時期偏居一隅的蜀漢為什麼總要伐魏是一樣的道理,你不打人家,人家就來打你了。實際上這種積極的對外政策,是以攻為守的手段。
明朝建立的時候,北方草原上的蒙古勢力雖然敗退,但並未徹底被打散,朱元璋定都南京的時候,蒙元朝廷兵力還是上百萬,而且多是騎兵。只是因為疆域太過廣袤,處處都是烽火,而且作為統治中樞的朝廷被打散了,沒有人統一指揮,所以才敗的那麼徹底。
換句話說,就是蒙元朝廷的勢力還在,只是暫且退居漠北。如果讓他們重新整理江山,或者再出現一個類似於成吉思汗一樣的人物,大明朝怎麼能夠安穩下去。
正是在這威脅之下,朱元璋才不得不一次次的北伐,朱棣才不得不遷都北京,以皇帝之尊統御北方九邊十三鎮的防衛工作,這不是朱家人本身就剛,是你不剛就沒有活路。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明末邊疆政策轉向保守了呢?因為明朝當時的經濟中心在南方,但為了應對威脅,不得不把統治中心放在了北方。
如此一來在古代的經濟條件下,維持這種邊防體系,本身就是巨大的經濟負擔,再加上倭寇肆虐,國內政治局勢的惡化,讓萬曆後期的明朝君臣們,去執行積極的邊疆政策,不僅是強人所難,而且毫無說服力。畢竟東南都要不保了,還談什麼東北!
說白了,大明朝沒有銀子去執行積極的對外政策了,只能趨向於保守。
結語
綜上,明代在東北的邊防政策,實際上是整個北方邊境線上,九邊十三鎮的邊防政策的寫照。從最開始的拓地擴土,到中後期的斂兵守塞,從手段上來講好像都是修長城,但從意義上來講完全不同,一個是開疆拓土的積極邊防,一個是守土安民的保守邊防。
而促成這種邊防政策轉變的原因,實際上又是相同的。即內部的政治需要和經濟實力。最初執行積極的邊防政策,是因為不這麼做大明朝就要亡,百姓就又得陷入戰亂,所以大家來緊褲腰帶也要支持政策。
但到了明朝中後期,隨著積極邊防政策的見效,很多內地百姓,包括官員皇帝在內,根本理解不了朱元璋和朱棣時代那種舉國之力打蒙元的積極性。再加上國內經濟局勢的惡化,就徹底讓積極防禦政策在國內沒有了生存的土壤。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王朝的歷史,和人的一生是很相似的,希望我們現代人,可以引以為戒。
參考文獻:
《明史》
《明史紀事本末》
閱讀更多 文史一壺茶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