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想想看,要是你和別人說自己祖宗是諸葛亮,那該有多拉風?)

有個名人當祖先當然很光榮,大家在一起吹牛逼,你來一句“鄙人先祖乃是諸葛孔明”在座的人人皆肅然起敬,自家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不過秦檜的後人肯定不這麼想,尤其是到了嶽王墳前看著別人痛罵秦檜的時候)

不過想想看如果你祖宗是秦檜......這就不是炫耀的問題了,而是想想如何避免被人戳後脊樑骨吧!秦檜後人秦大士就作詩一首“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就說秦檜做的這點子破事兒連他的後人都臊得慌,恨不得和他劃清界限。不過還有句老話叫“秦檜也有三朋友”意思就是說你這人再差勁、再無恥也總有兩三個投緣的。這也不奇怪,郭德綱不說過麼,這酒肉朋友也算是朋友啊!更何況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保不齊就王八看綠豆—對了眼。

那麼這三朋友分別是誰?有人說自然是同跪在嶽王墳前的張俊、王俊、万俟卨這三個人啦!其實也有點問題,王俊是岳飛部將,忘恩負義誣陷老領導,万俟卨則是拍秦檜馬屁,明知岳飛冤屈還將其嚴刑拷打,這樣渣滓一般的人估計連秦檜都不屑拿正眼瞧,怎麼還當得起秦檜朋友?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連施全都算是秦檜的“客”了?估計秦檜自己就有話要說)

其實秦檜還不止有三個朋友,人家有十個,這幾位在歷史上還都挺有名,號稱“秦檜十客”!好傢伙,一聽這名字就很拉風,宋人趙彥衛在《雲麓漫鈔》裡也對此給出瞭解釋:“ 王會親客,施全刺客,郭知運逐客,吳益嬌客,朱希真上客,曹泳食客,曹冠門客,康伯可狎客,又有莊客,以及詞客,湯鵬舉惡客。”

不過這個說法我覺得不怎麼正確,畢竟這“十客”中連刺客、惡客都算了進去,一個是要他小命的殺手,一個是不共戴天的政敵,算什麼客人?這麼寫無非是咱們中國人凡事喜歡湊個十的特點,再把和秦檜關係密切的人甭管關係好壞都冠上“客”字而已,並不能都算是秦檜的朋友。那麼真正能算是秦檜朋友的有誰呢?仔細數數還真不少,剛剛和大家提到的“秦府十客”中,有幾個和秦檜的關係還真不錯。其實別說朋友,願意給他當奴才的人都海了去了!其實也很正常,秦檜當年大權獨攬,朝廷就指望著他和金國人議和哪!這樣的權勢,多得是人想給他捧臭腳。

曹冠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陸游,莫名其妙成了秦檜的眼中釘,他唯一的錯誤就是文章寫得太好了)

先說說“門客曹冠”。曹冠同學是紹興二十四年的榜眼,在這一科狀元是著名大臣張孝祥,探花更是大大有名,秦檜的孫子秦壎。

秦檜很希望自己孫子高中狀元,在“鎖廳試”(考取進士的第一輪考試)前就特意叮囑主考官“照顧”自己孫子,不過考官是個直性子,毅然把陸游的試卷排在第一,把秦壎排在第二,秦檜很生氣,所以在第二年的省試時,秦檜乾脆安排自己的兩個心腹當考官,不但把秦壎列在第一位,還報復性的直接把陸游給踢出了榜單(陸游好慘!)。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宋高宗並沒有讓秦檜如意,而是提拔了張孝祥為該科狀元)

只不過秦檜千算萬算,在殿試卻摔了個大跟頭,要說按照以往的規矩,鎖廳試和省試就決定了考生的名次,秦壎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不過當殿試考官將排名呈交給皇帝時,宋高宗卻認為原本是探花的張孝祥發揮更出色,於是把兩人的名次掉了個兒,把張孝祥提拔為本科狀元,秦壎則成了探花。

好好的第一成了第三,秦檜好不掃興,不過幹這事兒的是皇帝,秦檜就算有火也沒處發。張孝祥是個堅定的主戰者,從一開始就和秦檜不在乎,自然能夠無視秦檜的怒火,不過曹冠就不同了,莫名其妙在排名上超過了秦相爺的孫子,要是他找我麻煩咋辦?這陸游就是自己的前車之鑑!

於是曹冠積極向秦檜靠攏,大有充當秦檜鷹犬的架勢,只不過這位老兄命不太好,在他迫不及待成為秦檜門人的第二年,這個遺臭萬年的老漢奸就嗝屁了,您說曹冠像不像四九年加入國民黨?更要命的是這貨還沒一點眼力見,秦檜死後大家討論怎麼給這老小子蓋棺定論,曹冠給的啥建議?“為撰諡議,稱檜‘光弼聖主,紹開中興,安宗社與阽危之中,恢太平於板蕩之後。道德先天地,勳業冠古今’”總之就是一句話,往死裡拍秦檜的馬屁,只可惜秦檜已死看不到您是怎麼諂媚,宋高宗卻看在了眼裡。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宋高宗在秦檜死後大刀闊斧的修正了他的黨羽一番,而曹冠首當其衝被罷官免職)

厚顏無恥的曹冠把宋高宗給激怒了,秦檜晚年大權獨攬,權勢直逼皇帝,但他黨羽眾多就連趙構也只能默然隱忍,不過內心卻早就看秦檜不順眼了,秦檜一死最高興的其實還得屬他趙構,這時候曹冠竟然跳出來大唱讚歌,你是要給秦檜守孝還是咋的?再說了他這麼牛逼了那我就是個窩囊廢唄。曹冠這個肉麻的提議自然被拒絕,還被宋高宗安了個科舉考試舞弊的罪名,把功名給革了。得,辛苦鑽營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食客曹泳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五千個銅錢,造就了曹泳未來的騰飛)

曹泳是秦檜的恩人,根據《齊東野語》記載,秦檜年輕時是個窮光蛋,有一次跑到某個富商家裡去借五千錢,五千錢可不是小數目,再加上秦檜穿著寒酸,富商便不肯借。這時候曹泳在富商家當教書先生,看秦檜眼巴巴站著十分可憐,於是便將自己的酬勞(兩匹絹)全都送給了他,秦檜也算很有良心,即使是飛黃騰達後仍然將曹泳視為大恩人,即使曹泳本人都已經忘記了這件事—“命於侍右書鋪物色召見之,熟視曰:‘公,檜恩家也。’泳恍然不知所答。則又曰:‘忘之邪?’泳曰:‘昏忘,實不省於何處遭遇太師?’”有了這層關係曹泳也平步青雲,這小子本來只是個小官,在秦檜的關照下最後還當上了戶部侍郎兼臨安知府(算是現在的北京市市長!)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曹泳也一心當秦檜的走狗,《齊東野語》說秦檜晚年頗有些代而自立的異志,而曹泳作為秦檜的心腹鞍前馬後奔走不休。除此以外曹泳還密切接觸了秦檜家的私事,秦檜老婆王氏是個悍婦,有一次秦檜有個小妾為他生了個兒子,王氏對著秦檜就是一通哭鬧,無奈之下秦檜只能買一送一,把這小妾嫁給了仙遊一個姓林的人家,這孩子也改名叫林一飛。終究是自家孩子,秦檜當然要照顧一番,長大後的林一飛官運亨通,一路當上了侍郎兼給事中,秦檜晚年還打算讓林一飛認祖歸宗,就靠著曹泳牽線搭橋,看看能不能勸勸王氏,只不過這事兒還沒正式開始秦檜就病重去世,此事不了了之。

秦檜一死,靠山倒了的曹泳就沒啥好日子過了,第二年就被高宗打發到海南島去曬太陽了—“二十六年正月,命移崖州編管。”,曹泳兩個兒子也不爭氣,在他去世後很快就把家產給敗了個精光,實在是該!

狎客康與之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康與之是正宗的清流出身,這小子當年曾在洛陽向陳叔易學習書法,向晁以道學習《易經》,飽受儒家學說薰陶,也算是個人才。在渡江之初,他慷慨陳詞強調氣節,並向宋高宗獻上《中興十策》贏得朝廷上下的一片讚譽,是主戰派的典型代表,活脫脫一個翻版辛棄疾嘛!(宋孝宗時期辛棄疾曾上《美芹十論》,這樣看來康與之還比辛棄疾早了幾十年)這樣發展下去他的一生似乎都會力主抗金,憂國憂民,最後在歷史上留下屬於自己光榮的一頁。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康與之可不想當屈原,既然不能改變世界,那我就隨波逐流!)

不過我們大跌眼鏡的是當秦檜等主和派獲得高宗支持並執掌國政後,“熱血青年”康與之馬上換了一副嘴臉,他搖身一變又成了秦檜的黨徒,從堅定的主戰派、熱血青年到奸相走狗,您這立場轉變也太快了吧?我們也只能說康與之是個很現實的人,曾經的他也有理想,也希望能夠振興宋室,但皇帝自己就不上心,我何苦要當這個惡人?康與之也不想學屈原“舉世皆醉我獨醒”,人生苦短,為什麼要苦哈哈的選擇和朝廷主流對著幹,升官發財,享受榮華富貴不好麼?

轉變立場之後康與之迅速和秦檜打的火熱,在秦檜的關照下他很快就當上了福建安撫司的官員,康大人升官發財的夢總算是實現了。不過秦檜一死,康與之的末日就來了。福建的官職被一擼到底,他先是被派到欽州(廣西)當了個小官,接著又被轉移到雷州(位於廣東,那時的廣西和廣東可不像現在這樣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當時兩廣地區偏僻,瘴氣叢生,很多北方的官員到嶺南都因水土不服病死,名義上是當官實際上和受罪也差不多,就是一趟死亡之旅),最後乾脆被關進了新州大獄,在陰暗惡臭的牢獄中,康與之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死之前他在想什麼?是後悔跟著秦檜助紂為虐還是死不悔改一條道走到黑,也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王會

王會是秦檜老婆王氏的堂弟,也就是秦檜的小舅子,所以把他成為秦檜的“親黨”。其實這個說法也不太準確,因為王會還有個哥哥王喚,這小子和秦檜的合作比較多,真要論親黨王喚當之無愧。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秦檜是個典型的“妻管嚴”,就算老婆生不出兒子,他也沒休妻再娶,只能認別人的兒子當兒子了)

首先是秦檜的兒子秦熺本是王喚的私生子,不過王喚也是個著名的妻管嚴,在家中一哭二鬧要把這孩子送走,此時秦檜被扣在金國,王氏又生不出孩子,於是王喚乾脆把這小子送給王氏,讓他當秦檜的兒子,秦檜從金國回來之後倒是很高興,當即承認了父子關係—“熺本喚孽子,檜妻喚妹,無子,喚妻貴而妒,檜在金國,出熺為檜後。檜還,其家以熺見,檜喜甚。”

王喚和秦檜打的火熱,本身倒也頗有能力,這小子在擔任臨安府尹時就大興文教,培養學生,倒是做出了一番政績,最後因功勞調任知平江府(今蘇州,江南地區最富庶的區域)只不過王喚沒享福的命,只幹了兩三年就病死了。

王喚死了,王氏自然要繼續提拔自己的母族,於是王喚的弟弟王會就進入了秦檜夫妻的視線中,在秦檜的關照下,王會從一個小官實現了幾連跳,只用了幾年時間也做到了知平江府,只不過王會也沒福,剛到平江府不到三個月秦檜就病死了,而知平江府的位置還沒坐熱王會便被宋高宗給趕了下來。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在影視作品中,秦熺是個沒長腦子的二世祖,不過在歷史上這位老兄也沒啥政治智商)

王會的丟官倒不怨他自己,而是侄子秦熺的鍋,紹興二十五年,秦檜病重,宋高宗早就等著他嚥氣,秦檜也不是糊塗人,知道皇帝打算卸磨殺驢,所以在宋高宗前來探望病情時一句話不說只是流淚。秦檜看透了宋高宗的想法秦熺卻還被矇在鼓裡,這小子還等著接老爸的班,父子二人皆宰相呢!於是這個貨喪心病狂的問宋高宗:“皇上,下一任宰相是誰啊?”宋高宗強忍著翻白眼的衝動直接回了一句“這不是你小子應該知道的。”

秦熺吃了個軟釘子不死心,於是又向宋高宗請求說父親病逝後要埋在建康,懇請皇上將建康的長官和王會的官職對調一下,這樣王會還能照顧一下秦家。拜託,你們秦家的靠山都倒了還分不清楚現在的狀況?還敢找老子要官?宋高宗立刻採取行動,對已死的秦檜他極盡哀榮,又是追封諡號為“忠獻”,又加封秦檜為建康郡王,讓秦熺這些人挑不到一絲一毫的毛病,但另一方面馬上加封秦熺為少師(榮譽稱號),同時致仕(也就是退休),直接剝奪了秦家人的權力,沒有權力在手的秦熺就是一隻病貓,任憑高宗怎麼揉捏了。

和秦檜做朋友會咋樣?初期爽歪歪,可惜到最後全不得好死

(這位惡客湯鵬舉不但彈劾了王會,後來還把秦檜的私生子林一飛給彈劾貶到了嶺南,算是老秦家人的剋星了)

第二波打擊接踵而至,御史湯鵬舉(對,就是秦檜十客中的“惡客”)彈劾秦熺“竊見秦熺父薨之後,陳乞數事,止有營私之心,初無憂慘之意。且如乞王會知建康,共辦父之葬可也,乃雲‘庶得相聚,照顧家屬’。建康屯駐大兵,為守臣者,一路軍民所寄,事體非輕,若止為私家相聚,朝廷何賴焉?伏乞差會自陳宮觀,與熺共集檜之葬事。臣更乞睿慈將臣之論列報行中外,使臣下鹹知尊君親上,精白以承休德,則浮言自息,公道自行。”

啥意思呢?翻譯過來就是說秦熺推薦王會就是結黨營私,他們老秦家人還“建康屯駐大兵”,如此不臣難道想造反不成!於是宋高宗順水推舟的拒絕了秦熺的要求,連帶著還把王會的職務給罷免了......

王會表示???這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這南京市長倒是沒當成,自己的官位反而還丟了,宋高宗還嫌不過癮,又是一紙調令把他貶到了海南去曬太陽,估計王會真想感慨:外甥你這也太坑人了!

您看看,給秦檜當朋友也挺危險,就算能升官發財,但天理循環,這些助紂為虐的貨們全都不得好死,真是印證了一句老話“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