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收到公司的降薪了嗎?談談你們是怎麼被降薪的?

灰灰大巴


面對疫情所帶來回影響,企業公司為了艱難的生存與發展,而不得各採取各種手段,降薪裁員便是很多企業的首選。不幸的是我表弟收了降薪或者裁員的通知,並且還把這個“燙手山芋”交他去完成。



表弟在成都一家公司上班。由於這次疫情的影響,很多人都無法回公司,因此公司便在2月8日通知,公司將於2月10日開始了在線上辦公。

儘管都是一些簡單的線上工作,但員工們在2月10日都準點上線了。大家除了線上工作之外,在工作群裡還多了一個疫情打卡的要求,只有打滿14天的員工,才能在復工時回公司上班。

就在大家期盼著公司能夠早日復工時,老闆突然在2月20日宣佈全體員工將降薪30%或者裁員20%,以此來度過公司的難關,並把這項具體工作交由表弟全權負責處理,要求在2月24日拿出具體解決方案來。

經過表弟這兩天超負荷的工作,與每個同事私信交流,現在形成二種不同的意見。公司100%的領導都拒絕降薪,支持裁員20%的方案;70%的員工支持公司裁員,30%的員工支持公司降薪。

如果採取裁員20%的方案,這意味著公司將會有60名員工,將會在疫情結束之後便失去工作,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讓人於心不忍。

若是採取降薪30%的方案,必然會遭到公司領導層的斷然拒絕,也會遭遇大多數員工的反對,推行的難度非常巨大,失敗的風險性極高,弄不好還會讓自已在公司陷入不利的境地。

現在表弟已陷入到了焦慮之中,眼看老闆交待的期限快到了,自已還在猶豫不決之中煎熬。

如果真採取裁員20%的方案,那又該如何來裁員呢?是直接合並一些部門來實現裁減人員,還是按每個部門20%裁員,或者是由各部門負責人來確定裁員名單?……

如果按公司KPI績效考核來裁員,應該是最公平公正的方案,執行起來最有效,可是這樣做真的就正確嗎?那將失去工作的60名同事該怎麼辦呢?

……

這是表弟在焦慮中,向我傾訴了內心的困惑與無奈。我只能寬慰他儘可能公平公正的按照KPI績效來裁員,一則是公平,可以減少裁員的阻力;二則有利公司發展,可以留下更強幹的員工,至於被裁員工給其做好經濟補償,也算是仁至義盡。



回到題主這個問題上來,其實我們應該理性的分析這個問題。

1、公司降薪其實也是屬於無奈之舉。

如果從法理上來說,公司單方面要求降薪,其實是不合法的,這種行為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如果勞動者不願意接受公司降薪的做法,那麼也是有理由的,但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之下,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應該理性的看待此問題,並不能夠將法律作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途徑與手段。

如果不願意接受公司的降薪,那麼公司可能會採取裁員的手段,但是在這種情形之下,公司也必將為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

這對於公司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若是因為這樣並讓公司倒閉破產,那麼最終傷害的還是我們員工的利益。

“同舟共濟”,彼此理性的分析當前的經濟形勢,或許將更有利於公司和員工的生存與發展,獲得雙贏的局面。

2、此時一份穩定的副業,將是我們最有力的保障。

很多職場人可能習慣於盯住自己眼前的這份工作,認為只要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便可以做到萬事無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意外事情隨時都有可能在我們生活中出現,這是誰也無法避免的都可能會遇到。

所以這份突如其來的疫情,徹底打亂了很多職場的正常家庭生活,甚至讓一些人陷入到經濟的窘迫之中。

擴大我們自身的收入渠道,將是我們很多職場人,在此次疫情之下最深的體會和感悟。因此生活中除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之外,還應該有一份自己的副業。

3、提升個人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將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對於職場人來說,面對著失業的風險是無處不在的。要想讓自己在危機之中平安度過,唯有努力提升我們的個人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

因此我們的業餘時間並不是我們休息娛樂的,而是給我們自己努力提升和成長的機會。所以很多職場人都很清楚的明白這樣一句話:職場工作的提升與發展並不在工作本身,而在於我們工作之後的休息之中。

要想讓自己在這場工作中一直處於不敗的地位,那麼我們就應該充分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來努力不斷的提升自己。

如果我們忽視了對自己業餘時間的學習充電,那麼我們終將被職場所淘汰,被生活所淹沒。

生活沒有假如,生活也沒有眼淚,生活需要的是實力。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表弟公司原來通知2月10日復工,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又推遲至2月17日到崗上班,其中2月10日至2月17日在家辦公,薪資減半。其實公司也沒佈置什麼任務,而是讓大家學習,然後寫寫心得,所以大家對薪資減半也表示理解。
只是2月17早上去復工後,結果中午過後就回來了。家人不理解他為啥只上了個半天的班,表弟就如實說,上午領導召集大家開會,因為疫情公司業務影響很大,只能降薪或者裁員,對於裁員的同事,無論工齡多少,一律補償一個月工資,留在公司的同事半年之內,領一半的薪資。
家人很不解,明明表弟在公司表現的挺好,也矜矜業業上班,怎麼被裁的是他呢?表弟說公司很多同事都已經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未婚還年輕,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等疫情過後再出去找工作也沒啥問題。

家人中有說他傻的,幹了那麼久,幾年經驗白白積累了,賠償也算比較少,不過也有人誇他自信,還重情重義,能夠在困難時期理解公司的難處。對於家人的意見,表弟還是有自己的想法,他覺得可以趁這段大把的空閒時間好好學習,升級自己,這樣即使出去找工作,也能提高籌碼。

表弟的經歷,只是現在疫情期間很多公司無奈做出選擇的一個縮影。
疫情當前,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受困於房租、人力成本及貸款壓力,為了自保,都會通過一些手段讓企業繼續活下去,目的很明確,就是在沒有收入的前提下,減少支出。

給員工降薪就是減少支出的一個比較直接的手段,具體如何降薪,不同企業方式略有不同:

1.員工薪資減半,核心高管零薪資。有很多企業,為了所有員工和公司一起患難與共,公司領導帶頭無薪資堅守上班,而其他員工減一半,這樣對於很多人力支出比較高的企業,能夠暫時渡過難關。
2.所有員工統一發放生活費。有的公司,為了展示在公司危難時刻,能夠一律保持公平,所以統一發放2000~3000元生活費。統一發放薪資,可以讓很多沒有更多意見,更加心無旁騖把重心落在工作上。
3.所有員工在幾個月之內沒有收入。一般來說,這種方式比較少,一些中小企業這樣操作的概率會比較大,因為人員少,甚至很多人都是和老闆一起創業打拼過來的,老闆溝通起來更方便,很多員工也會毫無怨言執行。
總之,疫情期間,因為業務受到很大的影響,企業沒有任何收入,但支出依然很大,很多企業為了在疫情期間能夠保命,只能選擇降薪,但是大部分企業也都承諾只要疫情過後,企業恢復生產,一旦收入恢復後,薪資會照常補回。疫情當前,企業不易,老闆很難,一起共渡難關,企業贏,員工才有更好的機會發展。希望疫情儘快過去,一切恢復生產!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我沒有被降薪,但我也不同情被降薪的,因為我已經失業了。

我也不是頭次失業,7年前懷孕,懷孕前是提拔對象,懷孕後就成了我帶的人的下屬,然後等我生完孩子回來,部門沒有了。

後來我就去了家創業公司,然而不到一年公司倒了,那會我都混到高層了。

後來我又去了家P2P,結果絲毫不意外,去年11月底,週六,公司被公安封了,沒有敢在上班的時候封,算是對員工最後的仁慈了。

公司封了,勞動關係並未解封,一直到年前大家不停地去社保中心鬧才給解封。然後我打算過完年好好找工作的,然後就趕上疫情了。

過了35歲的中年人,有老有小有房貸,我還在扛著,所以降薪怕啥,同志們,畢竟你還有份薪水啊!




韭菜故事匯


我大年初六就開始上班了,我們公司是互聯網企業,去年發展的還不錯,營業額利潤創了新高。按理說受這次疫情的影響不大,沒想到仍然遭遇了裁員。

我們部門是核心研發部門,沒有影響,隔壁的線下團隊裁員一半,補償給的是正常離職的補償。我個人覺得即使沒有疫情,這個部門也會被裁員,因為他們的貢獻以及考核經常在公司墊底,據說領導早就有了裁去的打算,正好藉著疫情,把事情解決了!

我們這個月工資足額髮放,互聯網公司側重線上業務,整體受影響比較小。我所有從事互聯網行業的朋友情況跟我差不多,只有極個別的人工資收入減少。不過我的一個朋友運氣就不怎麼樣了。

他所處的旅遊行業行業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本身春節這幾天是旅遊旺季,出行的人比較多,如今各大景點基本上沒人光顧。我的朋友擔心這次要被裁員了,結果真的被其言中。因為不知道旅遊市場何時恢復生機,老闆把大部分員工全部裁掉了,但是給了個機會,一旦業務正常恢復後都可以回來,不用擔心找不到下家!這種做法等於幾個月不發薪水,最後大家協商讓老闆收回裁員的方式,大家共度難關,薪水不發,共同等待開工,沒想到老闆同意了,還額外發了生活費。

我朋友算是保住了工作,最近兩天因為當地零確診,他特別高興,直言這疫情要過去了,最早3月份,最晚4月份一切都會恢復。中間一個多月,得想辦法做點兼職,太閒了真的受不了!


沐雲成長日記


我們公司2月10號復工,上了一天班,第二天中午開會通知所有人回家,2月份都在家辦公,由於疫情影響,不能出去跑業務,待在公司也沒事,更何況有的人擔心上下班路上被感染,所以在家辦公到3月2號再復工。

我們公司創業型小企業,本來沒什麼收益,一月份放假早,加上疫情影響,老闆更加艱難,於是告訴大家二月份按上海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工資2480元,希望大家和公司一起渡過難關。

雖然知道這個結果已經不錯了,也理解老闆的難處,只是,有個上海本地員工跟老闆說他二月份工資不用發了,把老闆感動壞了,其他人都沒吭聲,因為他是設計師,平時工資比所有人高三倍,而且家裡好幾套房,不愁吃喝的那種,對於他來說2千多可有可無,但是對於我這樣的員工來說不行,我要交房租,吃飯,要解決溫飽問題。

雖然很想灑脫地為老闆減輕壓力,可是沒那個資本,所以沉默了,心裡難過了兩天才緩過來。

真希望疫情儘快結束,大家恢復正常生活,要不然一部分人都等不起,企業老闆也好,上班族也好,尤其線下企業,生存下去很艱難。我們公司實用面積3000平米,裝修特別高大上那種,每個月房租水電費都讓老闆吃不消,年前老闆都是自己賣房支撐著公司開支,就算這樣也從來沒有拖欠工資,日常對大家很好,因此,患難與共是所有人的選擇,也相信老闆今後會更好的對大家。

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降薪對大部分人來說生活影響很大,但是相比裁員,還是有工作的心裡踏實,省吃儉用熬過去,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魚和熊掌的生活


本來計劃年後離職回家陪讀,結果發生疫情就沒好意思和領導提離職的事情,因為此時離職,招不到合適的人,很多工作新人沒辦法在這個時間熟練的操作與應對,延長春節和延後復工期間,本著站好最後一班崗的心情,一直在家處理工作與疫情防控相關事項的處理,2月10日我們部分人員開始復工,到了公司,領導找我談話,加薪15%,糾結……我只是在疫情時做了我的本質工作,沒想到領導會給我加薪,回想疫情期間,在於各部門對接工作和與員工對接工作時,有些人拿疫情當作福利,到今天為止都不願意返回南京來做自我隔離,總是找各式各樣的理由延後復工,關鍵時期看清一個人,此時對於企業,對於我們打工者都是一樣的。自己的格局決定你的價值,除非你的企業倒閉,否則是人才或可用之人,領導都不會輕易降薪或減員。


大謙小涵


朋友小李,前幾天跟我吐槽他們公司的通知。

小李是做銷售的,平時工資不高,但是績效很高。疫情期間,小李公司一直停工。那天,小李收到了公司的正式通知:鑑於目前的疫情,公司都沒有接到復工的通知,請所有員工在家,繼續等待公司的上班通知。此期間,公司只給每位員工發放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各種補貼津貼一律停發。自上班之日起,恢復績效和補貼津貼的發放。

看到這個通知,小李哭笑不得。他是銷售員,平時收入主要是依靠績效和各種補貼津貼,基本工資很低,只有2400元。這個通知,無疑是讓他的收入暴跌。小李很痛苦。一天不上班,他的工資就沒法恢復。可是, 房貸還是得繼續還,日常生活還得繼續進行。

唯一的希望就是期盼疫情趕緊結束。

受疫情影響,企業的日子非常難過,這也導致員工非常痛苦。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時候。

作為員工,該如何面對企業的裁員或者降薪呢?

一是坦然接受。在這種特殊困難時期,企業不開工,壓力確實很大,各項開支非常大,成本很高。企業是經濟利益主體,不是慈善家。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也是為了維護大多數員工的利益,往往會採取裁員或者降薪的方法。一是將幹活差的員工剔除出去,另一方面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坦然接受,勇敢的面對。

二是同甘共苦。特殊時期,特殊情況,就需要特殊的辦法。作為員工, 這個時候,要主動的與企業站在一起,為企業著想,為企業的發展建言獻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不要糾結於降薪,也不要糾結於被辭退。

三是提高自己。在疫情面前,企業為了利益,對員工採取措施。但是,針對的往往是那些能力差的員工。如果你是公司的頂樑柱,公司是不給你降薪,更不會辭退你。因此,趁著疫情不能上班,員工應當多拿出時間來學習,彌補自己的弱勢,提高自己。

綜上所述,面對疫情,企業採取這種裁員或者降薪等方式來渡過難過,是情有可原的。作為員工,要理解,要支持,更要與企業共患難。


職場百靈鳥


先說說我和我單位的情況吧!

我在一家餐飲公司工作,依照慣例,年前年後,是我們餐飲業最為紅火的時候,基本上是整個正月不休班,還要天天加班。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讓餐飲業遭受沉重打擊。年前我們公司就接到通知,要求所有門店全部停業,客戶交付的定金,不得不全部退回。

公司為節前節後的紅火生意,已經準備下大量的青菜、魚、海鮮、雞蛋、肉等。魚肉可以冷凍,可是青菜很快就會變質腐爛。所有人員也全部放假回家。

到今天仍然沒有接到復工的通知!2月工工資應該是泡湯了。

我現在祈求的不是降薪,而是我們公司還能活下去,到時我還有上班的地方。

降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上班的地方都沒有了!

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放假在家,我竟然靠副業掙的一筆外快,比月工資還多,真正做到降薪不降收入!

做社區團購!

抗疫期間,大家都宅在家裡,直接崔火了一項生意,就是社區團購。各個小區的微信群,在整個假期就沒有消停過。柴米油鹽,蔬菜水果,衛生紙、牙膏,各種商品,只要是大家需要的,大家都在組群團購,足不出戶的購買各種商品。

我看準時機,利用在餐飲公司工作的便利關係,聯繫供貨商,專門供應蔬菜水果。要求供貨商分類打包,消毒處理,保證產品質量,價格公道合理,送到小區門口,到貨後,通知居民分批出來拿貨。

整個假期,利用社區微信群,組織居民團購,差不多兩三天,就能忙的不亦樂乎。為居民提供服務同時,我也賺了個豐厚的收入。

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試試,相信疫情過後,社區團購肯定還會繼續紅火。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

1. 誠信經營。做社區團購,服務對象是同一小區的居民,都是街坊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所以,一定要誠信經營,必須保證商品質量,不得提供三無產品。要是團購青菜水果,還要保證產品新鮮,不要出現腐爛現象,讓鄰居們吃的放心,用的舒心。

2. 利潤合理。做社區團購,產品都是居民的日常用品,價格比較透明,大家也比較瞭解,所以,團購價格不可太貴。價格太貴,很可能就會讓團購活動失敗。

總之,在當前的大形勢下,降薪是普遍現象,不管你有沒的接到通知,降薪是個大概率事件!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去應對降薪。

END!


歡迎【關注】長鹿生,專注解答職場類問題,歡迎您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咱們共同探討。謝謝,如果喜歡的回答,麻煩點贊、轉發、評論。謝謝!


長鹿生


我一好友昨天就和我說她收到公司通知公司管理層要降薪,不過她只是降薪10% ,關鍵是去年的年終獎本來春節前要發放的,結果疫情一出來,就被公司總部暫停發放,到現在乾脆去年的年終獎也不發了,並且寫明希望員工能與公司共克時艱,一起度過這個艱難的時刻,承諾等度過這個難關,公司財務狀況好轉後,會把年終獎和暫降的工資補發給各位員工。朋友是公司中層管理,年終獎也有幾萬,這樣說沒就沒了,雖然公司承諾財務狀態好轉後會補發,但是何時才能好轉,誰也不知道。


她們公司是服裝品牌公司,現在門員已經在逐步恢復營業中,但是開業了,沒有流客,在這個特殊情況下,營業額自然是不可能有良好表現,很多店鋪整日都是0銷售。作為管理人員,她也著急,因為門店的銷售運營也直接和她的績效掛鉤,就盼著疫情早點結束。


可能有人說不發就跳槽嘛,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下又有哪家公司能好到哪去呢?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各行各業都面臨著自己的困難,一些中小型企業能否熬得過去都說不好。


朋友他們中層管理只是降薪,而他們門店上直接裁員,以前一個熱門的門店可能要四五個員工看著才行,至少也要三個,現在一個門店就2個員工足夠,剩下的只有全部裁掉。什麼時候恢復之前的營業情況什麼時候再招人了。


而還有個朋友開餐廳的,之前的生意非常火爆,之前不敢開業,現在情勢好轉一點,嘗試著開業,但沒有顧客來光顧。以前她的店員、廚師、配菜員工都是15-20人,現在才剛開業,沒有到店客戶,主要以美團無接觸配送為主,員工也減為3人就足夠了。而且美團生意也一般,很多人還是願意自己在家做了吃。什麼時候能夠恢復以往的火爆,她心中也沒底,只能是盡力勉強維持,畢竟還有房租、貸款要還,暫時撐著看了。


很多公司是降薪與裁員同步進行,能收到降薪通知,而非裁員,說明你在公司的能力也是得到老闆肯定的,否則裁的就是你了。這種時候也只能收起抱怨,和公司一起熬過去吧,因為降薪裁員並不止一個人的事,而且可能是普遍的事情。對於一些本想年後找工作的人來說,工作也沒那麼好找了。


在這種特殊時期,企業、公司、個體工商戶大家都在熬著,企業、公司沒賺錢,員工自然收入也會受到影響,不可能企業都沒錢賺了,員工還能拿著工資,因為也沒錢發啊。所以這個影響是波及到我們每個人,只希望這些疫情快點過去,讓一切恢復正常,公司賺錢,員工漲工資,靜待春暖花開的時刻。


奈奈姐姐


我現在還不知道我2月份的薪水是多少,因為我2月份的薪水是到3月份才發的。

但是我是初期回到上海,當時跟我一起上來的話,是9個人中間因為疫情的原因。領導叫了4個人回老家。屬於帶薪休假,按上海的最低工資計算。

當時我看到這個月營業額非常少,到時候如果領導跟我說也是按上海的最低工資的話,我覺得我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做大老闆也不是很容易。我們作為打工者更應該為老闆想一想,很多東西賣不出去,如果有保質日期的話,過期的那將是一筆巨大的損失。這次疫情應該讓我們看到做人應該將心比心。他真幫助我,我幫助他。不是他比我更有錢,而是他比我更加能承受這大風大浪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