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新冠病毒感染的檢驗人

湘潭在線2月2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尹義龍 通訊員 段斌)2月19日,湘潭市九華威盛電氣公司352名員工復工,市一醫院承擔了該廠的核酸檢測任務。上午10點,市一醫院醫學檢驗分子實驗室檢驗師韓單身著防護服、隔離衣,配戴護目鏡,“全副武裝”進入操作間。

透過玻璃隔板,記者見到韓單將標本進行層層消毒,在實驗室緩衝區與汙染區來回穿梭,幾百份標本在手中傳來傳去,進行滅活病毒、移液加樣、提取核酸,核對信息、傳輸製表,所有操作十分嚴謹。

直到下午4點多,韓單才從實驗室出來。他已經8個小時沒喝水,沒上廁所,也沒吃飯。凝集在護目鏡上的水珠,讓人看不清他的面龐。經過近20分鐘卸裝,韓單才鬆口氣。工作人員問他:“感覺怎麼樣?”韓單眨眨眼:“已經習慣了!如果說累的話,那就是來自心裡的。”

今年33歲的韓單,孩子才9個月大,因忙於工作只得辛苦父母照看。韓單每天都在與新冠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標本打交道,在進行標本容器開蓋、核酸提取震盪、離心等操作時,產生的氣溶膠可能隨著空氣從口鼻輸入導致感染。所以,韓單隻能每天進行自我隔離,以保護家人平安。

韓單的“心累”,主要來自於他的“細心”。在核酸檢測操作中,當鼻孔的熱氣進入護目鏡後,視野清晰度就會受到影響。面對檢測版96個細微小孔,韓單要進行稀釋劑和標本添加等操作,只要有一個孔沒添加到稀釋劑和標本,或者重複添加一次標本,或者添錯一個孔,整批次的結果就會“張冠李戴”,從而造成嚴重後果。因此,韓單每次操作必須全神貫注,心無雜念,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盯住自己的每一個操作步驟,全然忘記了喝水、吃飯和上廁所,高度“細心”導致了“心累”。

韓單2015年從南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入職市一醫院。今年1月31日,當市一醫院成為湖南省第二批可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醫療機構後,韓單發揮自己的才智,將試管架10孔擺放法改為8孔擺放,使之與檢測版的8孔相對應,便於核對與查錯。目前他完成的1012人次的核酸檢測,準確率得到了市疾控中心專家的高度肯定。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