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2月18日,自治區人民醫院邕武醫院臨時應急病房

集中迎來了第二批患者。39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和1名疑似患者從北海市防城港市轉運而來。其中,防城港市轉運來12名患者,其中包括1名確診重症患者、10名確診普通型患者、1名疑似患者;北海市轉運來28名確診普通型患者。

至此,自治區人民醫院邕武院區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8名,其中危重症病例4例、確診普通型50例、疑似病例22例、密切接觸者2例。當天,醫院及時增補了19名醫生、26名護士和1名保潔人員,確保患者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

啟用!廣西版“小湯山醫院”今日收治首批33名病患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醫生加班收治患者,書寫病歷。 醫療隊供圖

醫療隊總聯絡人王浜琴介紹,就算投入了這麼多醫務人員,半天時間接收安排40名患者,大家還是進行了一場苦戰、鏖戰。

每位患者在入院的時候,醫務人員要詢問病史、安排床位,每個患者至少需要20分鐘時間才能安頓好。碰上年紀大、講方言的患者,需要的時間就更久。有些患者精神壓力較大,比較躁動,醫務人員要進行安撫。

醫務人員一切以患者為中心,優先考慮患者的需求並儘量滿足,到了飯點先給患者安排飯食。穿戴著厚厚的防護裝備,行動不便,又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而醫務人員的生理承受極限一般是6個小時。儘管如此,大家卻主動延長工作時間,只為了儘快將患者收治入院。當天,醫務人員11點鐘吃了午飯進入病房,到了下午6點左右,出了幾身汗,肚子也餓了。“看到患者吃飯,我們也有點餓,但是忙著忙著就忘了,也不餓了。”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給患者送飯 醫療隊供圖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汙染區沒有地方坐,醫務人員累得蹲下休息會。醫療隊供圖

王浜琴介紹,16日收治入院的患者中,有12名確診病例、17名疑似病例已完成了咽試子核酸檢測以及常規的化驗檢查;18日對疑似病例進行CT複查,結合檢查結果和專家會診意見,評估能否對部分病人解除疑似。危重症患者接受無創呼吸機通氣以及抗病毒、抗菌治療,營養支持治療;輕症患者進行抗病毒和支持治療。

這些住進自治區人民醫院邕武醫院臨時應急病房的病患們情況究竟如何?裡面發生了哪些故事?一起來看看↓↓↓

8歲娃的“臨時媽媽”

2月16日,自治區人民醫院邕武醫院臨時負壓病房一共收治了33名患者,包括2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12名確診病例和19名疑似病例。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其中有一位疑似患者小小韋,只有8歲。按要求,疑似病例隔離期間要住單間,避免交叉感染。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剛入院的時候,小小韋特別害怕,不願意進病房。好不容易進病房了,又哭又鬧,大喊大叫,還一把扯掉了自己的口罩。醫務人員趕緊上前安慰他,可是他又踢又打,不讓人靠近。最後,正在值班的

王浜琴(首批入駐隊員、醫療管理科副科長、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進去抱住了他。一邊輕拍後背一邊耐心問他,原來孩子以為媽媽不要他了,又害怕打針,所以哭鬧。王浜琴許諾他,不給他打針,給他買好吃的和玩具,哄了半個多小時,孩子的情緒才逐漸平復下來。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非常大,每4-6個小時就要換班。換班的時候,大家也把照顧小小韋的任務傳下去,輪流做起了他的

“臨時媽媽”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愛心人士給醫務人員送來了蛋糕,大家捨不得吃,拿給小小韋吃;就算工作非常忙,醫務人員在經過小小韋的病房時,都會停下來跟他互動一下;病房外的同事瞭解到小小韋的情況,也給病房裡送去了薯片、玩偶、拼圖等小朋友喜歡的東西。聽說小小韋想喝草莓味的酸奶,同事們也想辦法買來送給他。慢慢地,孩子在病房裡變得自如,不再悶悶不樂,臉上也有了笑意。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醫護人員給小小韋送來很多好吃的

“有問題,找我!”

病房裡最小的,是還在襁褓中的3個月大的小小藍。小小藍和母親,都是疑似病例。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母親和年幼的孩子都成了疑似病例,心理會不會有負擔?照顧孩子會不會吃力?考慮到這些,當天值班的產科副護士長陳瓊特意來到他們病房窗戶前,跟患者溝通。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我是產科護士,寶寶有餵養問題,找我。請記住,我叫陳瓊。母親最偉大,加油!”擔心隔著窗戶聽不清楚聲音,陳瓊還特意寫了個紙條。沒想到,年輕的媽媽也很樂觀,大家隔著窗戶比贊,互相加油鼓勁。

很樂觀,沒問題

18日,醫務人員經過一位疑似病例窗口的時候,發現她正在跳舞。到了查房的時候,她還樂觀跟醫務人員說:“你們那麼忙,不用經常來看我,我好的很。你們很辛苦,進來還要穿防護服,又有可能接觸到病毒,不用經常來,我沒問題。”

一開始,醫務人員最擔心大家思想包袱重,精神壓力大。經過今天的查房,醫務人員發現大家精神狀態良好。在查房和溝通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會伸出大拇指給患者加油鼓勁,也會得到大家的熱烈回應。“加油,沒問題的!”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醫護人員為患者取咽拭子做病毒核酸檢測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醫護人員在護理危重症患者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醫護人員送危重症患者做檢查

17日病房一下子收治了33位患者。18日一早醫務人員就逐個查看病人,做相關的檢查,調整醫囑。王浜琴介紹,18日大多數患者狀況不錯。兩位危重症患者病情較重,外出做了CT,發現兩肺感染的較重,但是病情相對穩定,目前沒有生命危險。確診的12位患者,個別有低燒,大部分患者症狀都在慢慢好轉。疑似患者情緒很穩定,取樣做病毒核酸檢測,等待結果。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醫護人員在查房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醫護人員在查房

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在與病毒鬥爭的抗疫前線,大家互相鼓勵、互相關懷。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正是因為有愛、有關懷、有感恩,才讓大家明知困難在前,也仍心向陽光,勇敢前行。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病患與醫護人員

都需要社會大眾

給予百分百的關心與照顧

祝患者們早日治癒出院!

廣西“小湯山”病房裡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