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癌症患者,化療該不該做?

不再是我哈



鴻運當頭的兔子


我做為一個癌症患者的親戚,我爸2018年5月份的時候,檢查是肺癌中期,做了手術,當時做手術時我們沒有告訴他本人病情是癌症,當時我們家屬是瞞著他,希望我爸沒有思想負擔,這樣對開刀非復有好處,手術非復25天后,醫生健議做4個療程化療,後來我們家人小心意意的把病情叢輕告訴我爸,說什麼不要緊,做一個化療,家人勸說的情況下,我爸消愁的答應做,第一次化療我爸感覺人很為難,我們都很擔心,他又不想吃,免強化療結束,回家療養,療養過了十幾天人才稍微好點,我們又勸他再做一個化療,他說不做,我們安慰他一切都會好的,我父親心裡負擔重,好像他來日不多就叫我們稍微叮囑一下後事,我們當時心裡非常難過,但表面不能表露出來,好言安慰!其實說心裡話我們也不知道我爸當時是否熬的過,心裡沒底,只有心痛,我父母親辛苦一輩孑沒有享過福,感到非常難過,我爸免強答應再做一次化療2018年7月份又反醫院做化療,化療過程中我爸一直人難受,不想吃,有副作用,我們看著心痛,又很無助,病人化療折磨難受,這是我們做家屬的心非常沉重,二次化療結束,回家休養,慢慢的我爸身體好點,也能吃點。就這樣過了半個月,我們跟我爸說,主任醫生的話,讓他做4個療程化療,我爸說不做,我們家屬勸說,他不同意!我們家人只好尊重病人心願,讓他在家好好療養,就這樣慢慢的好起來,過了3個月,我們跟我爸講,去醫院複查一次,不做化療,去醫院複查,一切結果醫生說還可l以,開了一些抗癌藥回家,這次我爸心情稍微好點,回家後更加有信心,非復得也很好,2019年元月份又去複查,這次結果比上次又好點,我爸非常開心,我們家人心情也好點,2019年4`月份,又去複查,結果蠻好,開了點藥回家,這次我爸更有信心,回家更加心情好,2019年7月份,複查結果更好,我們非常高興,我爸更開心,11月份我們叫我爸去複查,我爸說他好了不去,我們勸他無果,只有隨他的心,一直到現在,今年大概5月份我爸可能會去醫院複查,祝福我爸健康平安的生活!我們家人現在隨我爸的願,讓他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祝福天下的病人患者早日健康快樂!


手機1387925李世勇


您好,您說的問題太冷統。對於化療,不同系統的癌症有不同的要求。同時與癌症分期早晚,病人體質強弱都有很大的關係。

例如同為消化道腫瘤,如胃癌和腸癌,病理一般為腺癌,對化療是敏感的,但如果是原位癌,或者很早期的癌,手術後是不需要化療的。

另外,同為以上消化道癌,雖然中晚期,需要術後化療,但如果病人年齡大,體質差,不能耐受化療副作用的話,還是不要化療,因為化療就是通過化學藥物殺死腫瘤細胞,但是化學藥物是分不清敵我的,因而除了殺腫瘤細胞,也會殺死正常細胞,本身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這也是為什麼化療副作用那麼大。

所以醫學上治療沒有絕對的事情,不同病人,不同治療方案,因人而異。


肝膽外科李醫生


我身邊就有真實的案例:2018年,在我的家鄉有個阿姨被診斷為身患乳腺癌,他的子女們都勸說讓她進行化療,可是她卻不答應。為什麼呢?因為她家並不寬裕,手頭並不充足,因此,到最後並沒有去進行化療。但是,她心態很好,並沒有因此疾病而萎靡不振,得過且過。反而她積極面對疾病,而且心態很樂觀,到現在身體都很好。當然了。我想說的建議就是:

第一:如果家庭情況非常富裕,many足夠多,那可以自行選擇化療,或者不選擇化療。

第二:如果家庭手頭並不寬裕,沒有足夠的錢的話,那麼我不建議大家選擇化療。

第三:個人建議:不管是大病還是小並,難治還是不難治,首先得自己積極樂觀地面對,心態要好,要有一種‘打不死的小強’的思想來面對現實。好了,我就分享到這麼多,覺得我分享的有用的,給個贊👍,謝謝!


深漂小G


什麼癌?怎麼得的?目前什麼症狀反應?


中醫健康管理師


癌症病人,化療最關鍵治療程序,如果不化療,可以說完全沒有點希望的,期間一到多一天都留不住的。

所以說,癌症病人一定靜心積極配合醫生化療,癌症病人還有再生希望,如果說,醫生不建議化療,說明病人完全無救治了。

所有癌症病人務必做到冷靜配合化療,就能獲得康復。


蛇盤兔72263


不是說有很多治療癌症的新技術新方法了嗎?怎麼還在討論化療?

我注意癌症研究的新突破已經很久了,每次都欣喜若狂。怎麼到現在還討論古典的化療?證明那些新突破根本沒有用於臨床,甚至是沒影的事。

不能接受化療,哪怕明知道它可以延壽一段時間。那麼艱難存世,不亞於提前離世,有什麼意思呢?


落地的果子


患者是否需要做化療,要結合多種因素,病種,癌症分期,適用方案等等。手術、放療、化療仍然是目前治療癌症的三大傳統方式。眾所周知,化療有嚴重的副作用,化療方案如何,化療劑量的多少都是在消滅腫瘤與減少副作用之間的博弈。

有些病種如肺癌可以直接適用於PD-1療法,有些則需要放化療。因此不能因為是癌症就需要化療,而是要結合病情來分析。


美國腫瘤醫生


首先要看患者的年紀。超過65歲以上做化療,身體狀態不一定吃得消,很有可能最後人財兩空;

其次要看家庭條件。化療是需要多個療程才能起到效果的,如果因為經濟問題導致後續無法繼續化療,那麼也會影響到最終的治療效果。

最後要看患者意願。化療是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有很多人最後是因為受不了化療的痛苦而放棄了化療,如果患者不想做,那麼沒有必要強制要求他去做。


抗癌研究所


應該區別對待

癌症患者有老有小,其病情也有重有輕,對病的想法態度也不一樣,申之,有的病人對自己的患上癌症都被家屬隱瞞,不知情。

面對這種複雜的局面,複雜的感情,在一個人的生死關頭,該怎麼辦。

我認為應該具體問題,區別對待.因人而異 ,不搞一刀切。就總體來說,應該讓患者知道病情。一是由自己來決定是否化療。二是對於已經擴散屬於後期,無法挽救的,應做過細工作。三是,對於不知情的,已經晚期,作化療只能遭罪 ,那也只好糊塗著,別再告訴了。四是,如果能採用中醫,針灸等法進行治療,也可以不化療。

總之 ,化不化療,應立足於知情,救治,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