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臥龍區實驗學校制定防疫阻擊戰“三步攻略”


南陽市臥龍區實驗學校制定防疫阻擊戰“三步攻略”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臥龍區實驗學校沉著應戰,“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得”。學校戰“疫”團隊通過精心策劃、周密安排,實施三步攻略,戰“疫”成績卓著。

第一步 用“九個到位”對校園防控“嚴守”

戰“疫”開局第一步,從1月24日(農曆除夕)開始,至2月9日(農曆正月十六)截止。阻擊戰“疫”打響,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實驗戰鬥團隊於1月24日上午聞令而動,立即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級響應,召開微信視頻三道會(領導班子會、中層幹部會、黨員大會),武裝頭腦,厲兵秣馬。視頻會上,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制定《臥龍區實驗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工作預案》,把兵馬全部發動起來投入戰鬥。

之後,又利用微信“發起群聊”和釘釘網“在家辦公群”和“視頻會議”的功能,召開中層幹部會、班主任會、學科組長會等各層次的會議共計13次,會議傳達上級指令28個,傳達疫情防控信息30餘條,抗疫系列報道7篇,築成“防護金盾”,達到了堅決把病毒擋在校門之外的戰“疫”目標。

一、防控措施部署到位

以“科學應對、群防群控、戰勝疫情”的策略,廣泛宣傳、排查上報、消殺防控、嚴明紀律等工作措施。在“看好自己的門、管住自己的人,看牢管住”上下大功夫,加高加固圍牆,把值班點設在門衛處值班崗,配備1面鮮豔的黨旗、1個鐘錶、1個溫馨提示牌,映照著粉刷一新的雷鋒塑像,增強值班人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爭當“防疫尖兵”。1月24日以來,確保無1人因防疫之外的原因進入校園,無1個外來車輛進入校園。

二、 防控責任明確到位

整個團隊兵強馬壯、時刻備戰。“指揮部”人員24小時手機開機,所有教師晚上10點手機暢通,隨時關注“實驗官微”。戰鬥團隊分工明晰,有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有下設的疫情防控辦公室,辦公室下設師生信息上報組、宣傳報道組和後勤保障組,另設應急分隊。所有任務絕對不打折扣,情況摸排精準,決不貽誤戰機。

三、 防控人員組織到位

精兵強將時刻準備上場。值班隊伍,每天24小時值班無斷檔,從早7點到晚7點之間,至少有1名帶班校長、1名中層和1名教師值班值守。值班中,實行“三核查、六亮相”的工作機制。所謂“三核查”,就是帶班中層詳細記錄、主管校長仔細核查、校長每天不定時抽查。所謂“六亮相”, 所謂“六亮相”,就是每天上午8:30、10:00、11.30;下午2:30、4:00、5.30這6個時間點,當天值班、消毒人員在校方“官微”上傳帶有鐘錶時間的工作照,接受監督。

四、防控信息精準到位

為保證信息精準,學校制訂《臥龍區實驗學校教師(學生)疫情防控日登記表》,內容包括人員基本情況、聯繫方式、詳細住址、同住人員,重點是師生及其家庭成員與湖北武漢的相關信息。為規範教師信息上報,新建8個大群,又依託“釘釘群”,每天上報信息,由分包領導在兩個群中公示。對於學生疫情防控日登記的監管,於每天上午9:30點前將電子檔或拍照發至班級微信群。現摸排到於2020年1月24日以來到過武漢的人員9人,接觸過來自武漢的人員、存在體溫失常師生數均為0。1月24日以來,信息均準備無誤,上報及時。

五、防控制度落實到位

從責任落實,到責任追究,共有八項防“疫”戰的工作制度,特別是認真落地“零報告”制度。報告內容,一是每日兩次測量體溫情況(08:30前,16:00前);二是師生及其家庭成員有無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情況。目前,各項制度的落實都如板上釘釘一般,落地有聲。

六、防控物資儲備到位

購置大型測溫設備3套、紅外測溫儀10套,儲備充足的84消毒液、二氧化氯消毒液以及醫用酒精,購買噴霧器、噴壺消毒設備。這些物資,已足夠支持到3月學生返校後,做到糧草充足、有備無患。

七、防控設施完善到位

防控設施主要是有“清零隱患、觀察地點、醫務儲備”的“三到位”。開展校園隱患排查,實現供水、供電、消防等安全隱患排查全覆蓋、無遺漏、無盲區。把4號樓一樓會議室和二樓接待室設為相對獨立的觀察室,用以暫時留觀身體不適的師生,優化工作流程、做好環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與衛生健康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聯繫,解決學生返校後醫務人員配備問題。

八、應急預案完善到位

戰“疫”每個階段及時完善,目前已有分別是1月24日版,2月10日版。將在上級正式開學學生返校通知下達前,再行討論修訂1次,決不漏掉1個小細節,防止螻蟻之穴潰掉千里長堤。

九、 防控風險評估到位

對臥龍區實驗學校來說,60%學生系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子弟,防疫風險很大,要重點關注其身體狀況,更要加強學習指導和心理關愛,讓他們感受到臥龍實驗大家庭的溫暖。

第二步 用“空中校園”在超長假期“攻心”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這是戰“疫”關鍵的第二步,時間節點是從2月1日做開學準備起,至正式開學之前止。在原定開學時間之後,學校能像正常開學時的樣子,把辦公教研、課堂教學、活動組織都在虛擬空間中進行,彷彿回到校園中一樣,師生在超長假期中安心工作、學習,充實地過好每一天。

一、 空中辦公教研

1、 在家辦公,遠程開學

學校把保障網絡教學作為空中校園的“重頭戲”。2月1日,學校發佈《臥龍區實驗學校疫情期間“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指導方案》,把“2月2日前籌備篩選、2月5日前籌備培訓、2月6日後全面培訓”作為一場戰鬥的三個“阻擊點”,由“教師群、學生群、家校合作群”這三支隊伍分別拿下,難啃的“硬骨頭”由“網絡教學教師專家群”和“管理群”的人員分別攻下。之後,又連續發佈《臥龍區實驗學校教學工作》1、2、3號令,對各項教學常規過程督導嚴謹細緻,老師們認真實踐“遠程開學”“在家辦公”,達到了與正式開學同樣的效果。

2、 四網齊動,名師主播

所謂“四網齊動”,是指教師校本研修依託“四個平臺”,即名師同步課堂、學而思網課、釘釘工作群、各學科鏈接等。2月10日以來,“名師同步課堂”師生共同觀看,且主管校長開啟“釘釘軟件的使用”培訓,講解怎樣用釘釘軟件發起直播,以及課件的使用、評講作業,主管主任培訓釘釘班級群實用功能的操作,教師互動樂融融。現在,老師們每天在“四個平臺”研修,忙得不亦樂乎!

所謂“名師主播”, 就是充分利用各種平臺電教資源,要求老師們整合教學資源、制定班級網絡教學計劃,語數外學科按照教研室所要求的課改模式進行備課,各科教師都認真製作了小視頻和課件,組織省市級名師和骨幹教師當“網絡主播”,錄成“微課”給老師們培訓引領,指導大家擇優發到班級微信群中,讓家長和學生觀摩學習。

3、 加強監管,建樹形象

學校明確要求,未經統一研究,教師不得隨意向家長和學生推薦任何付費的網絡學習平臺(包括軟件、APP等)。一經發現,將按照師德處罰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目前,全校教師認真按照學習要求去做,無1人違規。

二、 空中學習課堂

從2月10日開始,教導處製作課程表,教師正常上課,並且在講後必測、測後必補,幫助學生紮實有效地完成當天學習任務。南陽教育快訊專門登載了《臥龍區實驗學校讓學生像在校上課一樣學習》的通訊,對“空中課堂”中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予以讚揚。

1、 自主學習

“名師同步課堂”由河南省教育廳主推,內容好、有課表,家中有電視就可以收看。自主學習從“時間、環境、作業、反饋”4個方面入手,保證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對於學習時間安排,週一到週五按時作息、按課表上課,週六週日佈置適當作業自主完成上課;對於環境佈置,請家長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提前準備、按時上課、做好筆記;對於學生上傳的作業,要求獨立完成,教師及時關注、認真點評,針對學生出現錯誤較多地方製作成微視頻,在班級微信群集中講解;對於課堂教學的反饋,是由班主任老師每天定時統計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反饋給年級主任和分包校級領導。

2、合作學習

各班每4-5名學生,按“雙分管理分組法”組合成一個學習小組,每組建一個微信群,選出一名自制力強、學習能力棒的同學做組長,組長負責記錄每天小組成員學習的情況及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並把遇到的疑難問題及時發給任課老師。班級課代表彙總後,由教師及時詳細解答,這種合作學習方式的建立,與教室上課效果相同。

3、探究學習

要求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究與疫情相關的學習資源,在班級微信群中提出自己獨立思考的觀點,如“這場疫情防控戰中,誰是戰鬥的主角?什麼才是正確的心態?面對龐大的信息流,我們應該如何篩選,才是科學的甄別?”等。又趁熱打鐵,在班級初選的基礎上,全校開展了防疫戰的繪畫比賽、徵文比賽、詩歌比賽活動,評比出的優秀典型在學生返校後集中予以表彰。

三、空中家校聯動

建立了學校、年級、班級、家庭“四聯動”網絡機制,實現了家校同頻共振,在“共振”中重點是直播監督、體育鍛煉和心理疏導。在網上直播中,上課時學習坐姿端正,學習結束時給家長上交電腦或手機。為避免學生整晌觀看屏幕,大課間時請家長與孩子一起做眼保健操、廣播操,遠眺或進行室內運動,在做眼保健操之前洗乾淨雙手。為做好心理疏導,還向家長和學生公佈學校心理諮詢教師的微信、電話聯繫方式,心理專家教師向家長髮布電子的心理防護手冊、心理急救知識,以及在家可以做的心理放鬆法。通過努力,家校協同,學生的學習成效得到保證,心身愉悅地健康成長。

第三步:用“六個精準”為順利開學“佈防”

這是戰“疫”收官的第三步,時間從2月15日至開學後兩週之內。這一步是關鍵中的關鍵,情況可能瞬息萬變,戰機也會稍縱即逝,準確的預判、精準的施策是對指揮團隊的嚴峻考驗。2月15日,學校“指揮部”發佈《臥龍區實驗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開學前準備工作方案》,16日又發佈《臥龍區實驗學校開學當日、開學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真正做到未雨綢繆、精準施策。

一、人員掌控精準

目前,已建立教職員工和學生疫情防控“一人一案”健康臺賬。開學前一日,下發《臥龍區實驗學校教職員工及學生假期行蹤登記表》。對有疫情高發地區居住史或旅行史師生居家或在指定場所醫學觀察 14 天,達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員不得上班、上學。師生有發熱、乏力、乾咳等可疑症狀,及時報告、就醫,痊癒方可返校。

到校後,仍堅持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確保不漏一人,不留一處防控“盲區”。提前對食堂進行消毒工作,對食堂人員進行健康體檢,開展安全、新冠肺炎防疫操作培訓,體檢和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二、 護網編織精準

學校編織“兩個護網”,其一是環境方面的護網,其二是心理方面的護網,共同呵護學生健康成長。

環境護網構建:多策並舉確保教學區域環境整潔,清掃通風消毒到位。繼續實行校園衛生每天“兩打掃”,由政教處進行檢查和反饋;教室、辦公室每天定時“三通風”,由年級政教員檢查落實;對教室、圖書室、食堂、辦公室、洗手間、樓梯等公共活動區域每天“三消毒”,由後勤處安排落實。

心理護網構建:主要是掌握應對本領,戰勝恐慌情緒。由心理老師指導設立校園板報專欄、固定標語、電子屏幕,網絡設立“知心姐姐電子信箱”,解決孩子們的困惑,幫助大家戰勝恐慌,把握好疫情防控期間的信息發佈、抗疫宣傳,做好相關輿情宣傳引導工作,掌握師生中的輿情動態。利用視頻會、微信群等形式,召開全體教師會、行政值班人員會、全體中層會和班主任會,做好行政值班人員測溫儀使用培訓、學生入校時健康監測排查等各項準備工作,練就防範功夫,自然不會恐慌!

三、 防控流程精準

學校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精準安排學生,分年級、分班級、分期、分批有序返校,而且從入校、到離校,都有嚴格流程。發現本校師生與家人和進入本單位外來人員有體溫異常或發熱、乾咳等情況,立即啟動規範的上報流程。

入校時,人人持證、測溫、排隊“過三關”。開學當日,全體學生持《臥龍區實驗學校學生健康卡》和《臥龍區實驗學校學生上學放學承諾書》,錯時在校門口有序接受入校檢查,特別提示師生均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大門口設置三組檢測點,逢車必查,逢人必檢,對入校師生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正常方可入校,有異常情況的及時勸返;在校門口設置警戒線,禁止南北區域學生交叉接觸,由值班教師組織學生各站其道、排隊分南北分別入校,家長及外來人員一律不得入校。

校內,強調“口罩文化”、“洗手文化”和“排隊錯時”。 “口罩文化”是強調及時戴、不汙染。全體師生從家到學校途中、在校期間及放學途中必須佩戴口罩,口罩應規範使用:回到家中將使用過的口罩摘掉,放置有蓋垃圾桶內。“洗手文化”是強調及時、正確洗手。在規定的洗手時間,一定要使用流動水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時間 15-30 秒。用 75%酒精或消毒溼巾擦拭鑰匙、文具、水杯等隨身物品,把外套放到通風處。如果觸碰他人或者觸摸樓梯扶手等,應儘快洗手或進行手部消毒。師生傳遞作業、課本、上交紙質資料等前後均需洗手。接待外來人員時,減少握手、擁抱等肢體接觸,及時洗手。“排隊錯時”指上下樓梯、上放學路隊儘量保持距離,避免擁擠。就餐時,1—6年級各班分三批錯時用餐,班和班之間的路隊保持一定間隔。

四、 開學計劃精準

開學學生返校之前:正常開學的節奏,體現在開學的計劃籌備中。在2月10日前,老師們撰寫各類計劃:各科室有計劃,班級管理有計劃,教研活動有計劃,教學、培優輔差計劃、語言文字也各有計劃。各科室分類上報,專人整理,優秀計劃在釘釘網中展出,學習參考。在3月1日前,再發回本人,結合新情況進行補充完善。

開學學生返校之後:疫情期間,學校暫時取消大型集體活動。升旗儀式和開學典禮在教室內,利用廣播系統組織。教師例會利用釘釘軟件召開視頻會議,小型教師會議控制時間、開窗通風、佩戴口罩,人員間隔 1 米以上、結束集中消毒。體育鍛煉更要加強,組織師生上好體育課,確保課間操,增強體質,抗擊病毒。

五、 學情分析精準

正式開學恢復課堂教學後,各科老師都將精準分析學情,認真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對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分類補齊。對低年級沒有參加網上課程學習的,從頭開始實施教學;對於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孩子、孤殘兒童等,都予以特別關注。

六、 串講複習精準

對已經居家在網上學習過的課程,有重點地開展串講和複習,確保學生較好掌握已學知識內容後,再進行新的課程教學。這樣,就有效地防止了以居家學習完全代替學校課堂教學,從根本上杜絕“家庭學校兩張皮”的現象。

正是有了三步攻略的精準實施,臥龍區實驗學校戰鬥團隊攻城略地,捷報頻傳。臥龍實驗人有決心、有耐心,更有能力打好這場防疫阻擊戰,確保師生平安健康,實現順利開學的既定目標。

南陽市臥龍區實驗學校

2020年2月1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