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有哪些企業已經踏上了發展人工智能的征途?

kana11


不用疫情後了,疫情中都有企業將人工智能投入使用了。

前不久碧桂園不是將做飯機器人投入武漢使用了嘛。

在防疫期間,武漢市多家餐飲企業被迫關閉。當前湖北省國資學院隔離點(漢南)餐飲供應不足,餐飲需求迫切。

前線的醫務人員經常輪班工作,吃不上飯。碧桂園這臺機器人就能做出熱和的煲仔飯。煲仔飯,心裡更暖了。有的醫生從年前到現在一直在崗,沒有回家,這口熱乎的煲仔飯,讓她們倍感溫暖。

為了保障疫情期間隔離人員以及醫護人員、志願者生活所需。碧桂園通過國強基金會向武漢捐贈首臺煲仔飯機器人,設備於2月14日抵達湖北省國資學院隔離點。

該機器人可全天連續運行,快捷高效,無人用餐將大大減少人員接觸,降低感染風險,更好地滿足餐飲隔離點的需求。今後,根據前方的實際需要,更多的機器人將被投入到戰爭的第一線“流行病”。

據悉,機器人可同時烹飪36道砂鍋菜,1小時可完成100-120道砂鍋菜,24小時可操作;通過掃碼下單,整個烹飪過程可自動無縫連接,整個烹飪過程可與手動隔離,可降低人與人接觸引起交叉感染的風險;湯碗、餐具採用一次性包裝材料,設備由工程師定期進場消毒清洗。


攻城獅本獅


近幾年來,在人工智能提升為國家戰略目標之後,有不少的企業都開始入局機器人產業。作為地產企業的領頭羊碧桂園,更是主張人工智能的發展。在此次疫情期間,碧桂園就把自主研發的煲仔飯機器人運抵武漢。碧桂園作為一個房企,有著自身的內在邏輯,它想要的,是一套可以助力自身改革和推動行業發展的“外骨骼裝甲”,想用科技力量去滿足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在地產界,“碧桂園”之名已足夠響亮,但是對於楊國強先生來說,碧桂園作為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應該要有更大的使命感,也就是“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這是一家民營企業勇敢面對新挑戰,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堅定抱負。


喵兔子喵


目前,中國科技創新已進入井噴時代,中國高鐵、華為5G等科技水平已領先全球,而這些科技的進步正不斷衝擊著各行各業,並給人類社會生活帶來深刻的變革。

國內的機器人公司包括:包括新松機器人(300024.SZ)、埃斯頓(002747.SZ)、新時達(002527.SZ)、拓斯達(300607.SZ)、華中數控(300161.SZ)等。

業內分析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尤其是即將到來的5G商用時代,數據傳輸、精準定位技術提升將助力餐廳機器人在指令服從和精準配送等方面進一步迭代升級,機器人餐廳可能遍地開花。

近期,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9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6.8億美元。隨著停車機器人、超市機器人、餐廳機器人等新興應用場景機器人的快速發展,以及伺服電機、激光雷達、視覺攝像頭等核心部件成本降低,預計到2021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接近40億美元。

“機器人正在積蓄澎湃的力量,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想象。”楊國強在2020年集團工作會議上表示,機器人事業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更多消費者都能體驗到代表世界最先進科技水平的機器人餐廳,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品嚐到富有特色和溫度的中國味道。

據千璽集團總經理邱咪介紹稱,自2019年5月千璽集團組建以來,公司研發團隊已發展到750多人,累計投入超2億元。除了現在開業的中餐廳,千璽集團還自主研發了火鍋、快餐、煲仔飯、粉面店等多個不同產品線,並將繼續探索新的核心技術和商業模式。


七品堂主


某天刷抖音刷到一條煲仔飯機器人給醫護人員做飯的視頻。這個是集裝箱式全封閉狀,點餐人掃碼完成套餐選擇後,機器人開始烹飪菜餚。視頻裡介紹這款機器人來自碧桂園旗下的機器人餐飲公司,為全自主研發。管窺一斑,可知全豹。

個人感受,企業發展人工智能不是疫情後才踏上征途,而是早在幾年前就踏上了征途。2017年,百度提出新的發展方向“all in ai”。這幾年製造業、房地產業等企業紛紛轉型,碧桂園瞄準了建築機器人,恆大進軍新能源汽車,很多企業都在探索發展人工智能的征途上。

比如碧桂園,2018年碧桂園宣佈進軍機器人領域,隨後在餐廳機器人、建築機器人、醫療機器人上不斷髮力,隨著研發不斷深化。碧桂園在機器人領域已有部分成果。

以下來公開報道。

2019年,碧桂園提出“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的新定位。如今,圍繞持續做強的地產主業,博智林機器人、現代農業、碧優選以及機器人餐廳所組成碧桂園高科技產業版圖,初具雛形。自2018年7月博智林機器人成立以來,一年半的時間裡,博智林機器人已遞交專利申請超過1500項,在研建築機器人項目59個,其中29款進入工地測試階段。

科技的進步正不斷衝擊著各行各業,也給我們在應對公共衛生事件時帶來更多的思考。此次疫情中,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派出煲仔飯機器人馳援武漢,機器人烹飪可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接觸,減少感染。可以看見,機器人目前能夠幫助人類做繁重、危險的工作,也將幫助人類更好地應對飢餓、疾病、疫情等。


望水臨


房產狗怒答一波。

關於發展人工智能,除了原本就是科技行業以外,跨界搞科研的,在我們房地產行業還真不少。,比如恆大搞新能源汽車、碧桂園搞機器人,只是之前可能出於行業之間的壁壘,大眾很少知道這些企業在佈局上的新動作。

跨界搞人工智能的企業,真正走到全國面前可能就是這次碧桂園為抗疫一線捐贈煲仔飯機器人這個事件了吧。疫情期間,武漢市許多餐飲企業已暫停營業,為了解決醫護人員的用餐問題,碧桂園煲仔飯機器人馳援武漢。這個事被媒體大範圍報道之後,全國人民都知道碧桂園作為一家房企居然開始做人工智能了。對這個感興趣的一些人,就去翻看碧桂園之前做人工智能的記錄。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低調的碧桂園,在研究機器人上,居然已經有了不小的成就。

為了研究機器人,碧桂園集團單獨投資成立了一家專攻機器人科技的: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據博智林官網消息,截至目前,博智林已遞交申請專利將近500項,聚焦在研的建築機器人有30多種,其中已有9款進入工地現場測試。

除了專門研究建築的博智林機器人,碧桂園旗下還有研究餐飲機器人的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據碧桂園消息,2019年5月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正式成立後,立足於博智林機器人打下的堅實科技基礎,就已經掌握了核心科技,不到9個月的時間裡,千璽機器人餐廳的研發團隊至今已有750多人,累計投入超2億元,研發了70多項機器人設備,已累計提交超300餘項專利申請。

2019年隨著碧桂園旗下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的Foodom機器人中餐廳旗艦店在廣州的正式開業。表面我國餐飲業已經往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快步向前。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在各個領域,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得益於算法、算力、數據、存儲技術的突破和互聯網的普及,人工智能的開發與應用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未來將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引擎。


一般般可愛


說實話,最近看到一個新聞讓我挺意外的,講的是碧桂園研發的煲仔飯機器人已經投入使用,運往武漢給醫務人員提供免費的煲仔飯了。我沒想到,運用人工智能為這次疫情服務的,竟然有碧桂園這個房地產企業。

當然,春節前已經有運營商運用5g技術為武漢方艙醫院提供網絡服務,華為還發布公告為各大合作伙伴提供技術支持,都展現出技術為社會服務的溫暖。

從19年初碧桂園正式提出佈局機器人業務以來,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他們的決心與行動力。以這麼驚人的速度已經研發出了餐飲機器人,還有建築機器人也已經有了多項專利。而研發產品的首個應用場景竟然是防疫一線,不得不說,人工智能還是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總之,為這次疫情中默默付出的企業點贊!


未來有城見


說到關於疫情的人工智能,就不得不讓人想到碧桂園啊,前段時間,就在電視新聞裡面看到機器人做煲仔飯馳援武漢,後來才知道,那些機器人就是碧桂園支援的。

其實,碧桂園的機器人做飯一點也不讓人意外,2019年1月的時候碧桂園掌門人楊國強就已經宣佈碧桂園如今已經是一家高科技綜合性企業,對你沒看錯就是科技企業。2018年7月開始,碧桂園涉足機器人領域,它通過人才引進、打造機器人產業園、與高校合作開發核心技術等一系列動作,之後碧桂園就在科技產業內部深耕,最主要的科技方向就是機器人,其中包含這次亮相的餐飲機器人。

機器人餐廳是碧桂園機器人業務發展的一大重點,從2019年5年千璽集團成立,到今年1月12日首家對外營業的機器人餐廳開業,碧桂園在機器人餐廳板塊已投入2.4億元的研發經費。

目前為止,千璽集團已組建約750人的研發運營團隊,創造了中餐、火鍋、快餐、煲仔飯和粉面店等5個不同餐廳業態的產品線,涉及70多個設備從無到有的開發。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餐飲行業的市場規模將突破5萬億。然而,快速增長的餐飲行業也面臨著勞動力緊缺、成本上升、服務單一等困境。而這場猝不及防的疫情,意外地把行業存在的問題極端化一次性暴露,而事實證明,機器人可以達到很好的“補位”作用。所以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碧桂園已經走在前面了,疫情過後,也許會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好時機。


DUNCAN569


前幾天刷抖音,無意間刷到央視新聞發佈的小視頻,視頻中機器人正在做煲仔飯和熱乾麵,短短几分鐘70多萬的點贊。去百度後才知道是碧桂園自主研發的煲仔飯機器人,這一點都不意外。碧桂園有這個實力而且很早就涉足智能機器人領域,在這次疫情中不僅先後捐款2億元,還捐了不少物資,比如這次的智能機器人。

防疫期間,由碧桂園全自主研發的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24小時為隔離點免費提供煲仔飯配餐服務,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煲仔飯了!據說,這款集裝箱版煲仔飯機器人每15分鐘出品36份煲仔飯。“從加熱、加油、加水到出餐的整個過程都是無人、全自動化操作,能大幅降低因人員接觸而導致的交叉感染風險。”同時,機器人24小時全天候運作,醫護人員只要下單就有口熱飯吃!

更重要的是不用擔心人與人接觸交叉感染,煲仔飯機器人全程實現自動無縫銜接烹飪,整個烹飪過程與人工隔離。醫護人員點餐只需要自助掃碼取餐,不需要與其他人接觸。湯碗和餐具均使用一次性包材,設備也將由工程師定期進行消毒清潔。而且據說拆卸和組裝花費時間不超過8小時,可根據疫區防控需要,靈活安置在各場所內,及時提供配餐。

都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碧桂園在這次疫情中不僅幫助了武漢同時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真正踏上了發展人工智能的征途。


泡泡的奇妙世界


隨著今年疫情的爆發,餐飲行業無非是損失最為嚴峻的一個產業,據有關數據顯示高達70%的餐飲店春節期間損失率達100%,這也引起了人們對於餐飲行業的思考,在這樣一個疫情爆發,人與人需隔離的情況下,人工智能機器人餐廳則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可保障食物的乾淨衛生,另一方面可減少人與人間的接觸,降低傳染風險。

此次疫情中,碧桂園捐贈的煲仔飯機器人為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熱騰騰的煲仔飯,且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運作,極大地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降低傳染風險,醫護人員只需要通過掃碼免費下單便能夠在幾秒內取出一份熱騰騰的煲仔飯。碧桂園的煲仔飯機器人為醫護人員緩解用餐問題,提供了充足能量。

正是因為此次疫情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有不少企業早已踏上了人工智能的道路,例如百度、騰訊、阿里巴巴、海康威視、搜狗等企業。

最後想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說一聲:你們辛苦了!


Pss123


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將人們封閉在家裡,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節奏,隨著停工停產,給國家和個人都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在這次抗疫中我們看到了很多的亮點“科技戰疫”, 支付寶浙江健康碼迅速上線使用,正在全速開發全國推進;醫院智能機器人投入使用,引導就診分流、測體溫,減少醫務人員的工作量;廣東“製造”無人機、無人車齊上陣按制定區域高效開展立體消殺防疫工作,徹底清除消毒“盲區”;數字經濟快速補位彰顯中國經濟韌性。這些智能設備的應用大大減少人員接觸,降低感染風險。

比如碧桂園通過國強基金會捐贈的遠程超生診斷系統已經通過調試投入使用;同時碧桂園捐贈的集裝箱機器人餐廳到達武漢,全天候為醫務人員免費製作美味煲仔飯。為了確保食品安全,碧桂園還調撥食材同機器一起運往武漢,在隔離點附近的碧桂園鳳凰酒店廚房內進行食材的預處理和分裝,運送、烹飪的整個過程無人接觸食材,湯碗和餐具均使用一次性包材,設備定期進行消毒清潔。就餐人員只需要現場自助掃碼取餐,不需要與其他人接觸,看起來還是很酷。其實碧桂園早就看到未來高科技升級的發展前景,2018年做了智能機器人佈局,在這次戰疫中逐漸發揮作用,相信未來會服務更多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