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四中原創詩文朗誦展播《​雜言抒感》

2020年開年,一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捲祖國大地,在抗擊疫情的阻擊戰中,人人都是參與者,我們要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激發鬥志,堅定信心,共同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貢獻力量!

面對疫情,天山四中師生齊心協力。積極配合政府、教育局、社區等各部門工作,以眾志成城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全面應對,科學防控,把好戰“疫”每一關,以實際行動為這場戰鬥貢獻自己的力量。四中人堅信,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多難興邦,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阿旗加油!赤峰加油!

為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傳遞正能量,天山四中現展播一批師生和家長的優秀作品。

《聲援武漢》

聲動阿旗 聲援武漢

眾志成城戰疫情 天山四中在行動

點擊聆聽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四中原創詩文朗誦展播《​雜言抒感》

朗誦者:劉喜東

天山四中學生家長,旗金融和投資促進局副局長,旗委派駐先鋒鄉新林村第一書記。熱愛教育事業,喜歡唱歌,朗誦,廣交天下朋友!

雜言抒感

天山第四中學語文教師 蘇敏

新春,鞭炮聲偶有響起,與往常喜慶非凡的景象相比,稀稀落落的人群暗示著今年新冬的與眾不同。這個距離武漢2000公里的北方小鎮,街上的熙熙攘攘、歡聲笑鬧全因這疫情的到來悄悄隱匿起來。那空蕩蕩的街道也彷彿通了人氣,薄霧夾著冷風像是溢滿了濃重的擔憂與哀愁。

在家閉門半月,也算偷得閒日,一邊響應著國家“在家即是為國做貢獻”的號召,扎進柴米油鹽的生活,一邊時刻關注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電視不斷滾動播放的新聞,手機輕輕一刷就湧現出的大量言論信息,這每一天每一點的變化都深深牽動著我這顆小小市民的心。

也不知為何,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變得越發的感性起來。尤其是每每瀏覽新聞後,眼中時常泛起點點的酸。這酸是心酸、是心疼,其中夾雜著的還有滴滴感動。心酸的是作為一位母親,看到那麼多年輕的孩子們義無反顧的走向前線,面對被感染的風險卻依舊無私奉獻時內心泛起的疼。而感動的則是在抗戰疫情期間,我切實感受到的年輕一代的責任與擔當,感受到的祖國對人民健康的關注與投入,感受到的在災難大家團結在一起風雨同舟、共同面對的勇氣與愛。

記得有人說過,災難面前,最容易看出人性,也最容易看到人們內心深處的善良。萬千醫務工作者無所畏懼地奔赴一線、社會大眾萬眾齊心地無私捐獻、基層工作者任勞任怨排除萬難地篩查宣傳。這些普通人發出的點點微光,彙集在一起恰恰成為了此次抗擊疫情最鋒利的武器。火神山、雷神山、鍾南山,三山並俱。一省包一市,56個民族萬眾一心。捐土豆、捐白菜、捐肉捐奶捐蛋。在全國行動中,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都賜予了我們無窮的力量,增添予我們無上的勇氣。

回望過去,我們經歷過太多磨難,SARS非典、南方雪災、汶川地震,這每一樁每一件都在中國的年鑑上劃下深深的印記。儘管過程幾多風險,但我們依然平平安安地邁過了這些坎。它是我們的傷痕,也是我們的鎧甲。因為我們經歷過、戰勝過,所以我們選擇相信,相信黨、相信國家、相信人民群眾的力量。

一隻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整齊待陣同協力,破疫曙光終會現。同呼吸,共命運。烏雲不會遮住太陽,同樣也不會遮住14億中國人心中的熱和眼裡的光。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四中原創詩文朗誦展播《​雜言抒感》

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第四中學語文教師,執教多年,熱愛寫作,熱愛詩詞。願為教育事業,略盡綿薄之力,落子無悔,傾心盡力,以之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四中原創詩文朗誦展播《​雜言抒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