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隨筆,今天都出來透氣了

疫期隨筆,今天都出來透氣了


​今天早上起來發現,手機上的疫情增長數據終於大幅度降下來了。


到這裡,大家在心裡基本上是緩了一口氣。雖然還有很多理性的聲音在提醒我們,這個時候不能掉以輕心,病毒還沒有完全被我們征服,僅僅是隔離阻斷措施,讓數據暫時緩和了。但村裡的人,已經憋不住了。


上午去羊角塘街上,車輛又開始擁堵起來了,路上的行人,有些戴了口罩,有些已經不在乎了,把口罩已經摘了。我每次出門是要戴口罩的,雖然讓這一塊小布包在臉上很不舒服,鼻子上呼出來的熱氣會在眼鏡兒上凝結成小水珠,模糊視線,行走起來很不方便。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要遵守這一規則。


不過今天在街上我就在想,這個所謂的口罩,發揮的主要作用不過是阻斷我們鼻子的呼吸,雖然嘴也能呼吸,但是於一個正常的人而言,正常情況下主要還是鼻子在呼吸。這塊布罩的是鼻子,為何不叫鼻罩叫口罩呢?


大概這個名字是根據覆蓋面積來算的吧!人類想問題,很多時候還是少數服從多數。數據形成我們判斷的標準,就像今天,新增確診病例驟降,大家鬆了一口氣。但事實上,此時此刻是一點也不輕鬆。畢竟還有上萬人躺在病床上,死亡人數也已經是兩千多人了。短視頻上,偶爾出現的那些生離死別場景,讓人黯然神傷。特別是昨天,我從抖音上刷出,湖北一個醫院的院長感染新冠去世了,他的妻子是醫院的護士長,嘶聲痛苦,在醫院門口,追著殯儀館的車跑。


於現代社會而言,有時候一場局部戰爭可能都不會死上千人。面對死亡的威脅,還是有人義無反顧,面對全人類共同的災難,還是有人豁然自己的身前身後事,用大無私精神去面對。種種事蹟,發展至今,回顧今年,確實可以用悲壯來形容。


很多細節,我相信身臨一線的人體會會更深,我們透過報道和朋友圈分享的東西,看到的只是一個局部。


於安化而言,這次疫情也是有驚無險。那天平口確診的那一例病人,讓全縣很多人的神經瞬間緊繃。跟該病例的接觸者有很多,縣政府統一將他們調集回了縣城做隔離。就在這兩天,聽說最後一批隔離者已經安全終止隔離了。我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組織復工生產的事情,瞬間成了當務之急。


疫期隨筆,今天都出來透氣了

安化山裡的荒野茶,此刻還在冬眠

這場疫情到目前為止,對安化黑茶產業的直接影響可能還是在於市場端。到目前為止,安化山裡的茶葉還沒有從冬天甦醒過來,按往常的慣例,安化本地做茶青的季節還是在靠近清明時節。


這兩天,務實的企業,忙於救市,復工尚不是重點。每到這個時候,往往就是產業分水嶺。2020年,我們都是經歷過生死劫的人了,還是務實點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