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今後買房需要注意三件事


三個建議

6月14日,陪一位朋友買房,在售樓部,當他簽完合同、付完首付後,如釋重負的對我說一句話:你說,前幾年我早幹嘛去了。這幾天他一直在不停的問我這個樓盤當時多少錢,那麼樓盤當時多少錢,我如數家珍,一一講給他聽。每覆盤一個小區,我聽到他心碎的聲音一次。

這裡當時8300一平,現在1.6w……

……嗯,這裡當時7000一平,現在1.8w……

路過某超級學區房,他說,這裡當時也有七八千吧。我說,這裡當時4999,現在19999……

最後,在一群神盤的周邊,購置了一間相對而言性價比略高的房產,單價1.2w。在一切落定後,他問了我那個問題。

我指著售樓部裡每一桌上的人,看著那些一雙雙略帶焦慮的眼神,以及表情裡趾高氣昂的銷售們,對他說,你看到沒有,其實這些人都跟你一樣,有同樣的問題。

為什麼?

因為前幾年,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有房、就已經是一種成功的標誌,有自己滿意的房那更好,雖然不能遇一人白首,但是擇一屋而終老就非常滿足了。然而,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限售限購佔領了各種頭條,房住不炒的口號遍佈大街小巷。當回過頭,才發現為什麼國家說房住不炒,那是因為買房真的可以賺錢,那麼我當年買車,旅遊,消費,花掉的錢不是虧大了,如果也放在房子上,是不是就賺翻了。買房可以賺錢的思路被徹底激活,所以現在人們都在後悔,前幾年沒買房,但凡手上有點錢的都絞盡腦汁的放進樓市。

朋友說,你這不是逆向思維嗎,我說這是人性的後知後覺。

所以,有錢也不買車,還是買房好,買房是投資,買車是消費,等等類似的思維逐步蔓延開來,以至於繁榮了售樓部,增長了銷售的“自信心”。但是,不得不說,一件事情先知先覺者是才是受益者,後知後覺者可能承擔風險者,不知不覺者就繼續做消費者。

雖然各方都在警示,閉眼買房的時期過了,風險加大了,不要盲目。但是整個房產市場資金依然如洪水猛獸般湧入,一些人彷彿已經進入了一個賽道,根本停不下來,也無心顧及前後左右,總之跟著人群奔跑即是。

買房真的可以賺錢嗎,我們聽說過的那些樓市神話還會發生嗎,很多人並沒有慎重思考過這些問題,就急匆匆的走進售樓部。所以今天就是要給幾個重要提示,買房之前一定先思考這幾個問題,再做決定。

01

流動性

買下一間房,真的很容易,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但是一間房的價值體現,是在賣出的時候,以多少錢賣掉,你又收益多少錢是最主要的。另外,在房產市場上,最真實反應著樓市購買力的是二手市場,接盤俠有多大能力接盤,就代表這個城市有多大購買力。所以流動性是判斷房子未來是否更具價值的硬指標。換句話說,一間房你買下來的時候,不是以你自己的滿心喜歡,有多通透,戶型多好,樓層多滿意,而且你要首先考慮到,未來會有多少人來接盤,有多少人願意出多高的價格來接盤。每一個買房的人都為自己預設一套模式,只要買下來,房子會像莊稼一樣,自己無聲無息的長大,只要我賺到了錢,自然會有人來接盤。

卻從來沒有人仔細考慮過到底什麼人,願意接盤,到底什麼樣的人願意出那麼高的價格來買你的二手房。

買房的初衷就是為了賣房,所以將來賣出時你有無資本跟接盤俠談條件,應該是你現在買房時候考慮進去的條件。我們今天不拿一線城市做比較,單從二線城市的未來判斷一間房是否具備良好流動性。有產業支撐是最好,沒有產業支撐的利好,看學區和地鐵。在交通工具裡面,地鐵的時效性極強,不存在天氣,堵車等各種因素影響,每幾分鐘一趟,一秒鐘都不差。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學區有可能變,多年後可能學校地段會重新劃分,或者教育改革帶來各種變化,但是地鐵是永遠不會變的。

跟著學區或跟著地鐵買房,相對具有較強的流動性,人們更願意購買這類的房產。

02

租金收益

前天(6月13日)郭樹清的一段話在朋友圈流傳:

當你買了房子用於投資、投機,並不出租,那麼就是一堆閒置的水泥鋼筋和磚頭。這句話另一個意思是,房住不炒,只買房投機並不出租,房子就像一堆閒置物,但是反過來,如果你買的房子,雖然很想出租,但根本租不出去,那才是真的淪為一堆水泥鋼筋和磚頭。

租金不僅是房產投資收益的一部分,更是衡量房產投資價值的一部分。租金收益高的房子,其價值也會更高,租售比低的房子,連租都沒人租,怎麼談升值?

03

安全性

已經提示過很多次,目前我國的房產市場要呈現的景象必須是,低價穩、房價穩,不能大起大落。一有增長過快就被點名,立馬引來調控和政策施壓。整體上而言,我們全國人民都在進入一個轉型期,從實質的轉型到思想的轉型。實質的轉型是各種調控政策對穩房價的要求,思想的轉型是對投資房產輕鬆賺錢這一概念的扭轉,最終讓大家明白,房產投資可以賺錢,但是你必須付出時間和耐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投資者來說,要經歷這一漫長的過程,必須考慮資金鍊安全問題。居民槓桿率在逐年攀升,賺錢重要但是安全落地更重要。不但做好買房佈局工作,更要規劃好現金流,做好資金鍊安全措施。

以上幾點,是今後買房務必注意的。

考慮到流動性、安全性、以及租金收益,降低投資風險,避免套牢。如果這些都不能確定的情況下,那麼能選籌到一處價格足夠低,性價比足夠高的房子也不失為一種優質選擇。比如所見即所得,與周邊房子存在價差,低價格是保命的最後砝碼。

總之,各種專家提示說買房投資風險加大,閉眼睛買房的時期已經不存在,選擇大於努力等等這些說法都是真的!的確旱澇保收的投資時期已經過了,選擇的重要性真的大於努力。今後買房需要謹慎再謹慎,切莫盲目跟風。更不要憑主觀判斷,或者隨意聽信一些身邊不專業人士的隨口意見,到最後你會明白那句話:一手皆浮雲,決戰在二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