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5歲了,很懼怕死亡,怎麼辦?

用戶2479250297955


人之常情吧,畢竟世上還有你牽掛的人和物。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無人能避免,別想太多。多陪伴家人,做想做的事,別虛度光陰,每天適當運動,至少保證剩下的人生舒服點。


少年弱則國弱


等待死亡確實是一件痛苦的事,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在美國有對農場主夫婦,他們只有一個女兒,有一天來了三個大兵,由於戰爭需要在他們家住一段時間,大兵都很年輕,長的也帥,自己的女兒也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夫妻二人天天擔心女兒突然有一天會擔心,所有他們很痛苦也很苦鬧,直到有一天這種事情終於來了,他們才長長舒了口氣,以後在也不用擔心


康泰祥和華美


某天我突然想到一個場景,我忽然有緩解怕死的感覺。那就是今後自己的親朋好友,哪怕自己的子女都會跟你一塊去的,哪怕現在還是一歲的嬰兒。只是先後。還有好一些有另一個世界的影片,死後去另一個地方生活,比如龍珠二世,陰間生活也多姿多彩。幻想一下也不那麼可怕。但我個人感受是,害怕自己在父母安度晚年做的不好。這點真的難受,我還要更努力一點。


白牙叔叔


個人感覺平時生活條件好,或者曾經的苦難早已忘記,就害怕死,我從結婚到現在56歲了,沒有一天過得開心,每天體力上,精神上壓的我還是死了舒服,每當聽說有人死了,我不是替他們傷心,而是覺得他們至於可以休息了,舒服了。


隨依緣


一、怕死也正常,不必愧疚。活著多好,現在條件好了,奔小康了,城市農村都有老年活動中心,健康長壽是人人嚮往,生命只有一次,誰不怕死?二、怕死也沒用,遲早會死。這個自然規律,人人得遵循。75還年輕,臺灣有個老人80多上大學,90多研究生畢業,周遊世界,快樂活到108歲;三、很懼怕就不該,懦夫行為。畏懼也會傷身,身傷則命短,對年輕人影響也不好。應該放下心裡包袱,快樂每一天。


大米84353893


現代社會,大部分人都退出重體力勞動,飲食營養充足,且醫療技術發達,人的壽命自然而然往後延長。

75歲的人一般身體還很健康,相當於上世紀60歲左右的人。不發生意外,還會有二三十年的幸福時光。

當你老到眼晴什麼也看不清,聾到什麼也聽不見,腦子什麼也記不得,什麼地方也去不了,整天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時候,估計大限之日就不遠了。

那時候活著和死去真的區別不大,仼何人也不會存在怕死一說了。

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當那天真的到來的時候,我們會對自己說,我的人生沒有遺憾。所以說在剩下的時光裡,我們儘量快點做一直想做,還沒有時間去做的事,因為不知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祝天下朋友: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追風者一一安Q何


認識它就不怕了。不認識就恐懼


學中醫的路上


今年35歲,28歲之前從沒有怕過任何人,任何事。真的是一言不合就幹。

現在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不是怕了,而是顧慮多了,責任重了。

75歲了,就別怕了。怕什麼!!!!

兒孫都大了,沒有任何後顧之憂。該吃吃,該喝喝。自己平時喜歡做什麼?喝酒,抽菸,打牌,釣魚,,,放縱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切看淡。思想壓力小了,自然就能長命百歲。


關注唐僧看唯美電影


佛法裡講每個人只要來到這個世界上,與生俱來的就與八種苦相伴,既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增會和五陰熾盛苦,誰也逃不脫這八種苦的煎熬,但人們往往認識不到這些苦,執意這個身體為“我”,根本就看不到“他”只是一個因緣聚合的假象,就好比一所房子,磚瓦水泥加人工因緣聚合才成了房子,它蓋的再好,早晚也得壞滅,人在裡住著,房子才有意義,一但它敗毀的不能住了,人就要搬到新的地方去,而這個房子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身體就象這所房子,父精母血,加四大“地水火風”(筋骨、體液、溫度、呼吸)各種因緣聚合在某一時段成了這個身體,為了這種執著我們一生為它造作無量而去做一切事情,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在受這八種苦的煎熬,仔細的想想這個身只不過是充斥著屎尿濃血涕的臭皮囊,當它到了四大分離的時候了,幾個小時就敗壞成了臭不可聞,還有什麼值得可留戀的呢?所以要看明白這種假象,生和死都是一種表達名相的詞彙,三毛有句話說:如果人的出生是一次新的旅行,死亡難道不是另一場出發。


東明5


75歲害怕死亡很正常,每一個人都害怕死亡,比你年紀更大的也害怕死亡。因為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要快樂過好每一天,平常要多保養好自己的身體,還要多運動,比如:每天散步,跳廣場舞,等等有利益身體健康的活動。只有身體健康才能活得更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