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戰“疫”一線的“紅色娘子軍”

河南經濟報記者 吉娜 通訊員 朱時皓

面對家人,她們是妻子、媽媽、女兒。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她們是宣傳員、防控員、監督員,她們是廣大群眾的“貼心人”。她們帶頭衝在前幹在先,她們是戰“疫”中堅強的“戰士”,撐起了戰“疫”的“半邊天”。

宝丰县:战“疫”一线的“红色娘子军”

她們就是寶豐縣李莊鄉疫情防控一線的“紅色娘子軍”。

李莊鄉程寨溝居委會王亞萍

“王書記,你咋又來了,咱山上雪化的慢,路滑也不好走,我一定聽你的話在家做好自我隔離。”李莊鄉程寨溝居委會第一副書記王亞萍,每天都密切關注返村人員的身體情況,上門為他們測量體溫,並做好隔離人員的心理疏導,她是群眾的暖心人。

疫情防控期間,她組織退伍軍人、志願者成立疫情防控小分隊,嚴防死守每一個關卡,做到24小時防範不間斷、流動宣傳和仔細巡查,把疫情防控工作做細做實。此外,她帶領村“三委”幹部全力做好對全村人員的排查工作,逐人細緻排查、緊密追蹤,從嚴做好每戶每人管控工作,對於重點地區返村人員重點監測,分類制定精細的管理措施,堅決阻斷傳染源。

看著每日辛苦奔赴戰“疫”一線的王亞萍,丈夫便每天接送她上下班,併為她做好可口的飯菜,全力做好她堅實的後盾,她是丈夫眼中可愛的妻子,但她更是一名黨員,她舍小家為大家,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守護全村人的平安。

李莊鄉翟東村翟認芳

一個口罩、一個頭盔、一輛電車是李莊鄉翟東村第一副書記翟認芳的標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大年初二她接到鄉黨委的召喚,毫不猶豫地披上“戰袍”,戴上黨徽,直奔戰“疫”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基層黨員幹部的初心和使命。

到崗後,她充分發揮好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積極組織村幹部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一是果斷把村裡的小路口封死,只留一處有應急通道的卡點,安排人員值班,嚴防死守。二是網格管控,實行網格化排查機制,劃分村組責任區,逐戶進行排查登記,建立臺賬,嚴格執行管控措施,落實“三包一”責任,確保居家隔離到位。三是多樣宣傳,懸掛橫幅、張貼標語、村內廣播、自己錄製音頻、製作短視頻、建立微信群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充分發揮群眾作用,達到全民參與、群防群治的良好效果。四是做好後勤保障,成立志願者服務隊和民兵小分隊,代購生活必需品,做好貼心人。五是開展全村的消毒工作,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

“我驕傲,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驕傲,我在戰疫一線,可以服務於父老鄉親。”她用全心全意的奉獻,證明著她對這片土地、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2061人的赤誠之心。

李莊鄉李莊村石豔芳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李莊村第一副書記石豔芳帶領村“兩委”迅速行動,逐戶摸排返鄉人員,尤其是對湖北武漢返鄉人員進行嚴密佈控,讓其居家隔離並做好安撫工作,黨員幹部對重點人員分包到戶、責任到人,由村醫每天對其進行三次體溫測量,並登記上報。

為切實做好宣傳工作,她每天上班後總會拿著移動音箱,走一遍李莊村的大街小巷,提醒村民不外出、不走親訪友、勤洗手、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主動做好個人和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此外,防疫值班卡點24小時不間斷,杜絕外人進入本村,村中實行不進、不出、不動的最大限度管控模式,對走親訪友人員、入村車輛進行勸返。

“與疫情對抗到底,勝利必然屬於我們!”這是石豔芳及所有李莊村堅守防疫一線人員的信心和決心。

李莊鄉幸福村徐曉曼

幸福村位於寶豐縣李莊鄉南部山區,山路崎嶇村落分散,交通不便,每天需要翻山越嶺騎車十幾裡奔波在上班的路上,尤其是冬季,山上氣溫明顯低於山下氣溫,路面結冰,幾乎無法通行,但幸福村第一副書記徐曉曼依然堅持在防疫的前線,從不鬆懈。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她時刻發揮一名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她當起了“指揮員、戰鬥員、宣傳員、代購員、消毒員”,組織村“兩委”逐戶排查;對來往車輛及人員進行勸返;利用村內大喇叭走街串巷宣傳防疫知識,督促村民不外出、不串門;在村內設採購點,為群眾代購每天的必需品……她用自己瘦小的身軀和群眾一起組成了堅不可摧的堡壘。

“只要是能為群眾做的,都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是一名黨員,我要時刻守護好我們村,只要大家團結一致,沒有什麼困難是過不去的”。

巾幗風姿讓人動容,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的女副書記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堅定了戰“疫”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