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軍人槍擊案”反思:媒體報道推波助瀾,促其“畸形成名”

媒介倫理作為調節規範新聞實踐中道德標準的重要問題,近年來被廣泛討論。

美國學者克利福德·克里斯琴斯在對多個國家媒介倫理觀念進行比較之後,提出將“真實、人類尊嚴和非暴力”作為全球倫理媒介的“原生規範”,以對媒體的失範行為進行道德干預。

泰國媒體數量眾多,十分活躍,而且競爭激烈。尤其是進入網絡時代以後,為了博人眼球,增加流量和收視率,以獲得廣告商的青睞,一些媒體放棄了本應堅守的新聞報道準則,過分追求暴力犯罪、桃色事件等獵奇新聞,對一些本不應重點報道的內容過度渲染,無形之中帶偏了社會價值觀。可以說,泰國頻繁爆發槍擊案,除了槍支氾濫這一問題之外,與新聞媒體推波助瀾不無關係。

“泰國軍人槍擊案”反思:媒體報道推波助瀾,促其“畸形成名”

最明顯的例證是製造“呵叻槍擊案”的陸軍上士,從他個人社交賬號轉載的內容不難看出,他非常關注媒體報道的重大惡性殺人事件。在他的臉書記錄裡,可以看到他多次轉發1月剛剛發生在泰國中部華富里府的“校長劫金殺人案”的相關報道。1月9日該案爆發後,筆者一直關注著泰國各大媒體的反應。根據觀察,在案件發生至1月22日破案前,所有主流媒體都跟蹤著事件的進展。這些都無可厚非。但破案之後,媒體發現兇手出乎意料的竟然是一名校長,是“千載難逢”的“流量擔當”。於是乎,他們忘記了自己本應承擔的示範、引導作用,沒有去探討案件本身的警示意義,從而傳遞正確的價值取向,反而一味專注於這名兇手的私生活,連篇累牘地報道一些本不應該報道的細節。那段時間,兇手的姓名反覆被報道,一張張生活照出現在電視屏幕上,讓人產生一種錯覺:這不是對兇殺案的報道,而是對一位當紅明星生活的報道!

“泰國軍人槍擊案”反思:媒體報道推波助瀾,促其“畸形成名”

兇手校長儼然成為了網紅


“泰國軍人槍擊案”反思:媒體報道推波助瀾,促其“畸形成名”

兇手的私生活被媒體反覆報道


犯罪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模仿犯”(copy cat),是指當某個兇手犯下殘暴罪行後,會有崇拜者效仿他的舉動。

而有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處於社會邊緣,平時默默無聞,無人關注,當看到有人因為犯罪而像明星那般成為大眾關注對象後,便也會產生類似的犯罪衝動,以達到出名的目的。心理學家蘇雷特說:“哪怕是被描述成魔鬼,這樣的出名對有些人仍然很有吸引力。”可以推斷,這名上士正是在媒體的不當報道中,走上了一條畸形的“成名之路”。

他不僅模仿那名校長在商場殺人,而且還模仿國外的槍擊案罪犯。行兇過程中,他持續不斷地更新自己的臉書賬號,不僅發一些詛咒性、挑釁性的文字,而且還上傳自拍視頻,神情淡然地表示“扣扳機扣到手抽筋”。直到泰國政府和臉書公司聯繫,關閉了他的賬號。很明顯他是在模仿2019年3月新西蘭基督城清真寺慘案和2019年10月德國猶太教堂慘案,這兩起案件的兇手在行兇過程中均在網上直播。

“泰國軍人槍擊案”反思:媒體報道推波助瀾,促其“畸形成名”

呵叻槍擊案兇手不斷上傳自拍照片,直播行兇過程


上士視校長為偶像,不僅模仿校長在商場殺人,並且還“超越”偶像,成為散落在泰國社會各個陰暗角落的邊緣群體的集體偶像。犯罪學家傑弗裡·羅斯認為:“當下發生的事情具有暗示的力量。對於有某種挫折感或者是想要算什麼賬的人來說,當他們聽說別的地方發生了什麼事,這會讓他們變得大膽。”“模仿犯”理論加上這一理論,恰好可以解釋,為什麼“呵叻槍擊案”爆發後幾天之內,在差也汶府、芭堤雅等地都有人在網上揚言,要學習槍殺了29人的上士,“幹一票大的”。而且,在曼谷出現了多起槍擊事件,美容院槍殺前妻便是其中之一。

在“呵叻槍擊案”爆發後,泰國媒體對於自身承擔的社會責任進行了集體反思,因此在“呵叻槍擊案”的新聞報道中,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媒體做出了重大調整,比如儘量不提及兇手的真名,以“上士”或者“兇手”代稱,對於他的私生活也不做過多報道,為的就是儘量減少他本人的“知名度”,以免更多人效尤。


希望這一事件能夠成為泰國媒體改變行業風氣的一次契機,不要讓30名死者的血白流!


“泰國軍人槍擊案”反思:媒體報道推波助瀾,促其“畸形成名”

呵叻民眾們自發為逝者組織哀悼儀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