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這款默默無聞的產品,比電動皮卡更重要

神譯局是 36 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 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去年秋天特斯拉推出的保險計劃雖然沒有像電動皮卡一樣引起即時轟動,但從長期來看,它可能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比行業標準低20%到30%的報價,說明特斯拉對自家產品信心滿滿,也是對一些保險公司提高特斯拉汽車保費的一種“回擊”。科技巨頭試水保險,將對行業產生什麼樣的衝擊呢?本文編譯自Fast Company,作者Alex Zarifis,原文標題“Forget the Cybertruck: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Tesla product no one is talking about",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 三天,20萬訂單,發佈會“翻車“的特斯拉電動皮卡,怎麼就火了?

  • 汽車公敵特斯拉

在過去的一年裡,埃隆·馬斯克和特斯拉憑藉特斯拉電動皮卡(Tesla Cybertruck)等新奇的發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大部分特斯拉的新產品都令人非常興奮,但一項相當重要的產品卻沒有得到重視——那就是特斯拉從去年9月開始提供的汽車保險服務。相比之下,它的聲勢要小得多,也沒有被馬斯克帶到臺上展示。但是,從長遠來看,這項產品將對大多數人的生活產生重要影響——甚至可能超過特斯拉那些更加吸引眼球的創新。

目前,特斯拉保險只面向美國加州地區的特斯拉車輛提供。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逐步擴展業務範圍到美國的其他州。但是,與特斯拉電動皮卡一樣,公司想先了解這項產品是否能承受住外界帶來的各種挑戰,以及它在壓力下是否能夠運轉如常。

對於那些有資格獲得特斯拉保險的人,特斯拉公司聲稱他們的保費報價比競爭對手低20%到30%。然而,即使你身處可以享受這項保險服務的加州地區,特斯拉也不一定會承保。部分情況下,公司會把前來諮詢的客戶介紹給那些傳統保險行業的合作伙伴。可以推測,特斯拉傾向於選擇清晰度更高、風險更小的客戶,而把更復雜的情況轉交給更有經驗和意願的專業保險公司來處理。

那麼,為什麼特斯拉要開始轉行賣汽車保險呢?首先一點是,特斯拉擁有來自所有駕駛員行為和車輛技術性能的實時數據,包括攝像頭記錄和傳感器讀數,因此它可以準確地估計事故風險和維修成本。這種對自產車輛數據的依賴,很可能意味著特斯拉無法面向其他製造商的汽車司機提供保險業務。

目前,特斯拉的保費報價是通過彙總匿名數據計算得到的。在未來,它可以推出更多的定製服務,比如像一些保險公司一樣使用遠程黑匣子記錄行車數據,根據司機的實際駕駛情況給出(更便宜的)保費報價。

每當發生事故,特斯拉都能立即獲得導致事故發生的司機行為數據。其中尤其吸引人的是,特斯拉能夠評估自動駕駛儀、穩定性控制、防盜系統和防彈鋼板等技術如何降低駕駛風險。

特斯拉開始賣保險的另一個動機是,一些傳統保險公司會對特斯拉汽車收取相對較高的保費,主要原因是他們對關於電動汽車維修成本的歷史信息掌握不足。通過把保險垂直整合到汽車產品中,特斯拉大大降低了用戶的購買成本。

保險始終是特斯拉未來諸多創新的一個障礙。一旦有了保險業務,自動駕駛汽車的銷售或者(與兄弟公司SpaceX合作的)載人火星旅行將變得更有市場。和埃隆·馬斯克做的許多事情一樣,這既解決了短期問題,也符合長期戰略。這有點像特斯拉最初專注於生產豪華汽車,從而為特斯拉Model 3等中低端價位汽車的銷售渠道打下了資金基礎。

風雲變幻的保險行業

特斯拉公司試水保險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保險行業正在發生變化:根據這個時代的精神,它應被一家科技公司顛覆。我在拉夫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針對這種顛覆性做了一些研究。我評估了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全球32家保險公司,發現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和邊緣計算都在重塑保險行業——無論是實質上還是象徵意義上。

總的來說,保險公司的業務正在從本地的專業代理人手中轉向由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驅動的自動化代理。我評估的現有保險行業參與者主要分為三類。一些保險公司已經認識到,他們無法與科技巨頭競爭,因此他們專注於與客戶互動、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同時將其他一切外包給擁有相關技能的公司。

另一類保險公司則試圖在現有的業務模式中加入新技術。例如,一些公司開始使用聊天機器人與客戶溝通,這種機器人能通過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來提供實時客戶服務。另一些公司則把新技術充分運用到了更多方面,比如Vitality和Bupa等壽險公司正在鼓勵客戶使用可穿戴監控設備,為他們提供改善健康狀況和避免意外事故的指導。

除此之外,全新一代保險公司正在入局,特斯拉或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其他公司包括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就像蘋果和谷歌正在侵入銀行業和金融業一樣,這些精通技術的公司的許多現有客戶正在考慮將保險納入投資組合中。在各種情況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驅動的自動化功能都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對司機而言,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短期之內,特斯拉司機可以指望擁有一種更無縫銜接、更方便、價格更低廉的保險——尤其是那些行駛里程不多、駕駛習慣良好的司機(當然了,司機仍然應當關注其他保險公司的報價,比如Progressive和GEICO這些為特斯拉汽車提供保險的公司)。

從長遠來看,特斯拉入局保險行業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它說明保險服務——像銀行、道路稅和其他許多服務一樣——將由實時數據驅動。它可能會指導我們做出更好的行為表現:我們可能會開得更慢,吃得更健康,鍛鍊得更多——即使自由主義者會因此感到惶恐不安。

這一轉變將會挑戰我們對個人信息隱私的態度。我們中的一些人會重視公開和透明個人信息的好處,而另一些人可能會尋求不透露自身數據情況下的解決方案。對此,邊緣計算有著巨大的潛力,因為它允許個人設備完成一些數據處理,因此用戶數據不需要被髮送到中央服務器。

所以,特斯拉和埃隆·馬斯克不僅是給他們的諸多成功事業增加了另一個收入來源。他們還將從根本上推動我們與保險公司打交道方式的改變。未來,保險公司將變得更像旅途中的合作伙伴——無論我們是開車還是步行,是在地球上還是在地球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