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防疫物資保障線上的堅守者

丁局長,這是今天的口罩、體溫計、醫療器械。""小張,這是縣醫院急需的防護服、護目鏡、84消毒水。我們馬上搬下車,你給我們騰個地方吧。"日前,通城縣防控指揮部倉庫前的場地上醫療物資保障組正在加緊卸貨。

"每次看著物資一批批裝上醫院的車,我們覺得很有成就感,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這是通城縣財政局抽調到縣防控指揮部醫療物資保障組的杜緒國、毛雄偉、周宇喬三位同志最高興的時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2日以來,他們作為醫療物資保障組迅速行動、日夜兼程,為抗疫前線的戰士們運送物資和防護用品,讓日夜奮戰一線的醫護守護者們沒有後顧之憂。

出色的"金算盤"

2月5日,當醫療保障組把滿滿的一車物資送到縣防控指揮部時,倉庫接貨員張文告訴保障組負責人杜緒國,昨天的口罩數量不對。口罩整箱打包運送,怎麼會少呢?杜緒國趕緊一箱箱、一件件清點,查出是外包裝標註數字和箱內貨物數不一致。他立即向市指揮部後勤組報告情況,及時補充缺口,確保數據準確一致。

市防控指揮部通知可以領取一批N95口罩,杜緒國高興得不得了,非常激動。

"N95口罩可隔離更小的微粒,能有效過濾飛沫中的病毒,過濾效率達到95%以上。而且與面部貼合更緊密,不容易從周邊漏氣。"這是杜緒國參與抗疫物資運輸後學到的新知識。

現在能有一批N95口罩正解燃眉之急,他用微信聯繫市防控指揮部後勤組後仍不放心,又專門打電話確認一遍才安穩。經歷上次少口罩的事,他拿到口罩拆開包裝,一個個數起來。"1,2,3…不對,怎麼少了2個!"又算一遍後,確實少了2個,他立刻找倉管,逐筆單子核對、逐個人員問,終於查明原因,第二天立即補齊2個。杜緒國說:"N95口罩是口罩中的王者,是抗疫一線醫護戰士們迫切急需的防護品,一個都不能少!"

"老杜的年紀估計是這一塊最大的,辦起事來非常認真負責,經他手的物資數量還沒錯過。'一件也不能少,一份都不能錯'是他的口頭禪。不愧是'金算盤'。"通城縣醫保局負責人杜荷花與杜緒國打交道最多,把這位老黨員的幹事風格看在眼裡。

與時間賽跑的"星"

"你好,我們縣裡正緊缺防護服和酒精,如果貨在路上,不論多久,我們都等!"

不能因為運輸不到位影響抗疫大局,醫療保障組明白前線的醫護戰士們等不起,要和時間賽跑。特殊時期,各類物資緊缺,物資的領取地點不同,分管部門也不同,物資倉庫出入庫物資種類繁多、數據統計、核查等程序一道也不能少。剛接手這項工作,他們只能一項一項熟悉,一個電話一個電話問,一個地點一個地點跑。為了搶時間,早出晚歸,都是吃口泡麵匆匆解決。有時到達倉庫後,還要等貨到站,跑五六處才能把物資裝齊備。

"物資緊缺,各個地方都急要,但物品都是分批分次發送,所以有緊缺物資時,我們想方設法都要爭取一些。"毛雄偉和周宇喬抽調到醫療保障組後,他們很快習慣這種工作節奏。晚上九、十點才能啟程返回是常事,運輸物資的車輛行駛在冷清的杭瑞線上,穿梭在群山中,那忽閃忽閃的燈透過黑暗成為夜間與時間賽跑最亮的星。

吃得虧的"搬運工"

疫情期間很難請到工人搬運物資,駕駛室位置也不夠,所有的醫療物資和捐贈的生活物資只能由醫療保障組和司機熊師傅搬運,不論多晚到達縣防控指揮部,都要把貨物一件一件卸下來,完整無缺入庫備用。他們既是運輸者,也當搬運工。

"一車貨最少200件,最多800件。"運輸車司機熊師傅一直跟著保障組,"基本上天天往市裡跑,胡蘿蔔3000斤,牛奶300箱,蘋果1000多箱,醫療器械沉得很,那種白色桶裝的消毒水一桶有50斤,全靠我們自己搬,手掌都磨破了皮,隨便貼個創可貼接著幹。我還好,習慣了,他們三個人一個四十多歲,兩個五十多歲,幹起活來都不像幹部,非常吃得虧!"

卸完物資後,顧不得內衣早已汗溼,他們要清點數量、查看品種、查驗物資,確保入庫接收單數據準確一致;要聯繫第二天的物資,進行數據彙總,向市級報送計劃數,聯繫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搞好對接,設計最高效的行車路線節約時間。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阻擊戰中,該醫療保障組在後勤戰線上,努力為前線抗疫醫護戰士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確保抗疫物資源源不斷送達一線,確保抗疫阻擊戰早日取得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